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武汉社区的“非常”与“日常”

2020-03-26 06:19: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武汉社区的“非常”与“日常”

  3月7日,武汉市硚口区一小区门前,社区志愿者和下沉干部在发放价值10元的“爱心菜”套餐时,一位居民在阳台探身询问。社区封闭后,市民的生活必需品大都需要社区工作人员代为采购,对于不擅长网购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3月12日晚,武汉市武昌区得胜桥附近一小区内的居民。不远处是灯火辉煌的黄鹤楼。当天,武汉市对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已一个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3月24日,武汉市江汉区汉来广场附近的小区内,几名做批发零售的住户。随着疫情相关数据好转,武汉无疫情小区的居民允许在小区内有序活动,小区内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店、药店、小菜场等也陆续开张营业。“非常”时期长达一个多月的社区封闭式管理,逐渐回归“日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3月24日,武汉市江汉区汉来广场附近的小区内,一名外地租户在帮邻居理发。这附近是武汉规模较大的一家建材市场,聚集了许多外地商户、租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3月14日,武汉市得胜桥附近的一小区,黄村显老人吃完晚饭,坐在院子中刷抖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3月24日,武汉市江汉区,一家开在居民楼内的菜店又有了顾客。封闭期间,居民购买蔬菜主要靠社区团购,一些有子女帮忙的老人也从互联网平台上订购蔬菜,但居民们更习惯在家门口的菜店买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3月24日,武汉市大董社区,一名下沉干部骑着共享单车穿行在小区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3月24日,武汉市大董社区一小区楼梯拐角处,居民养的花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3月19日,武汉市营房社区,一处蔬菜零售店面。该店面月租金4000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3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封城”两个多月的武汉,终于迎来了“解封”的讯号。近几天当地媒体报道,武汉市无疫情小区占比超90%、无疫情社区内商业设施限时开放、人员恢复社区内活动等,“非常”时期长达一个多月的社区封闭式管理,似乎也逐渐回归“日常”。

  2月11日凌晨,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武汉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有的小区门口拉起了警戒线,或是堆满由各色共享单车搭成的临时路障。一些社区则规定每户每3天可派一人出门采购。

  此后,武汉社区封闭管理多次升级。

  2月16日,在武昌区民生社区,趁着雪后的阳光,居民们来到社区内的露天菜市,选购7元一斤的黄瓜、8元一斤的西红柿、或者两三元一斤的大白菜、藜蒿。隔壁街上,由市属事业单位下沉干部组成的小队全副武装,穿着白色的防护服,对街道的墙面、地面进行定时消杀。没过几天,黄色的塑料围挡被运进社区,在各家商铺门前一路排开,居民购物的渠道变少了。此后,市内所有社区都被金属或塑料的防疫围栏重重包围,再后来,围栏外缠上了铁丝,社区只留一个出入口,人员出入一律测温、登记,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

  一些居民站出来,成了走街串巷的志愿者。51岁的余大姐当上社区志愿者后,把她租住的小区比作“幼儿园”。这里老年居民占六成,还有不少独居、孤寡老人。无法出门的日子里,他们不像年轻人一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娱乐和物资,对商品价格也更敏感。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要像幼儿园老师,一次次耐心提醒他们戴上不习惯戴的口罩、不要在院子里扎堆聊天;也要像亲人一样,耐心回应他们不分时段用座机打来的咨询电话,帮忙争取数量有限的“爱心菜”、低于市价的储备肉,还要在超市半空的货架上找到居民指定的柴米油盐。有志愿者说,借着给老人买菜的机会,她第一次分清了茼蒿和藜蒿。

  封闭带来的压力也在堆积。“再不解封,火神山、雷神山都得改成精神病医院。”一位老年居民打趣道。不能出门的一个月里,外面发生了很多事。家住江汉区的曹大爷,从电话里才得知身在武昌的哥哥因新冠肺炎去世、全家或住院或隔离的消息。

  武汉的气温逐渐爬升到20摄氏度,梅花、迎春花和樱花陆续开放。随着疫情相关数据好转,无疫情小区的居民可以下楼散步了,小区内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店、药店、小菜场等也陆续开张营业。堵在路口的围挡被人悄悄挪开一道口子,可供一人侧身通过。黄色的塑料围挡上写满了商贩们的电话,方便有需要的市民,也尽力挽救受疫情影响的生意。

  在江汉区大董社区,90岁的黄奶奶前两天从社区分到了活鱼,打算做成鱼干。刚把切好的鱼块摆好,她就开始织毛衣。黄奶奶和聋哑的女儿住在一起,她腿脚不灵便,小区封闭后哪里也没去,每天坐在家门口织毛衣,已经给女儿织了一件,手上的这件也完成了大半。黄奶奶说,毛衣织完的那天,说不定大家就可以走出社区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李峥苨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广东公路检疫站已全部撤销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丹阳、通讯员粤交综报道:25日晚,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消息称,全省公路检疫站已全部撤销。广东交通运输系统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在科学精准防控的同时,积...

    时间:03-26
  • 广西柳州市回赠日本友好城市4万只口罩

      中新网柳州3月26日电(林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紧缺。此前,柳州市在日本待签约的友好城市茨城县阿见町为柳州筹集2万只口罩,26日柳州市政府筹集4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翻倍回赠阿见町。   当...

    时间:03-26
  • 官方:中国抗疫经验已分享至18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

      (抗击新冠肺炎)官方:中国抗疫经验已分享至18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26日在北京表示,中方根据不同国家需求,汇编...

    时间:03-26
  • 官方: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官方: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此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

    时间:03-26
  • 罗照辉回应中美疫情“争论”:望共同抗击疫情

      (抗击新冠肺炎)罗照辉回应中美疫情“争论”:望共同抗击疫情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国外...

    时间:03-26
  • 外交部:G20将举行历史首次视频峰会 携手抗击疫情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介绍中国关于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情况。   ...

    时间:03-26
  • 外交部谈留学生回国问题:避免仓促回国引起交叉感染

      (抗击新冠肺炎)外交部谈留学生回国问题:避免仓促回国引起交叉感染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26日在北京谈及疫情期间留学生回国问题时表示,在中国目前输入确诊病例...

    时间:03-26
  • 中国政府如何确定向哪些国家提供援助?官方回应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中国政府如何确定向哪些国家提供援助?官方回应   3月2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关于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情况。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表示,中国的对外援助,...

    时间:03-26
  • 北京拟立法:医务人员受暴力威胁可回避诊疗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陈杭)《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规定草案)提出,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暴力威胁时,可以采取避险保护措施,回避对就诊人员的诊疗;在不危及就诊人员生命安全的...

    时间:03-26
  • 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一审 拟全面禁止食用性利用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陈杭)《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出,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列入名录的水生野生动物及以上述野生动物为原材料制作的食品等行为。  ...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