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口粮绝对安全、百姓米面无忧 关于当前粮食市场供应问题的对话

2020-03-28 19:33:10

来源:新华网

  口粮绝对安全、百姓米面无忧——关于当前粮食市场供应问题的对话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题:口粮绝对安全、百姓米面无忧——关于当前粮食市场供应问题的对话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粮食出口国传出限制出口的信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我们的口粮绝对安全

  问: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的话,对我国老百姓米袋子有影响吗?

  答: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布暂停大米出口。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万吨左右,大体占世界贸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会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部分粮食出口国为保障国内供给也可能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当然,通常应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2019年我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事实是,2016年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曾几次出现“过山车”式的粮价大幅波动,但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保障有力,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我国谷物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较为坚实。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同比增加594万吨,增长0.9%。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大国粮仓”库存充足

  问:我国粮食储备状况及当前市场粮价总体水平如何?

  答: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在中央储备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从2014年开始,国家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要求,重新核定并增加了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各地已全部落实到位,而且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储备。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品种结构中,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

  除上述政府储备外,2004年以来,我国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情况每年收购了一定数量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这部分粮食主要通过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向市场投放,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市场价格。多元市场主体也建立了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商业库存。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完全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保供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粮食物流运输通畅,粮油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国内粮油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疫情前期,群众居家不外出多购买储存一些粮食,由于超市、卖场等零售市场货源充足,短暂的群体性集中购买也得到了基本满足。目前居民采购米面油心理稳定,受餐饮业等消费需求减少影响,国内米面油消费总体偏弱。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3月23日全国加工企业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进厂价格比春节前增长0.1%、下降0.2%、增长0.4%、增长1.3%。面粉、早籼米、中晚籼米、粳米出厂价格比春节前下降0.4%、增长0.6%、增长0.5%、增长1.3%。

  百姓米面“两无忧”

  问:一日三餐离不开米和面,我国稻谷、小麦情况怎样?

  答:我国稻谷供给充裕,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同比减少252万吨,食用消费1.58亿吨,同比减少50万吨,尽管稻谷饲用和工业用粮有所增加,预计年度结余1430万吨,已连续多年结余,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主产区早稻面积将会增加。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合理安排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2月10日开始每周向湖北地区增加投放中晚稻80万吨,成交率仅0.28%,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

  小麦供求平衡有余,连续多年产大于需。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4亿吨,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在1.3亿吨以上。由于消费结构升级,面粉消费下降,国内食用消费总体平稳,但饲用和工业消费有所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小麦消费1.235亿吨,同比减少532万吨,年度结余1400万吨,同比增加870万吨,已连续7年产大于需。

  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长势良好,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3%、77%,北方冬小麦苗情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有较好基础。国家稳定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2020年以来成交率不足4%,加之政府储备小麦陆续轮换出库,小麦价格走势总体偏弱。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有利于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减轻国内部分粮食品种库存压力。

  • 相关阅读
  • 云南抓好防控主动作为 重大工程项目全面复工

      云南抓好防控主动作为  重大工程项目全面复工(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3月14日至3月20日,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云南组实地了解云南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听取各方对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意见。 ...

    时间:03-29
  • 海南出台多项举措 支持企业恢复生产

      海南出台多项举措  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去年2月,我们标准箱装卸量是1.8万多个。今年2月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标准箱装卸量却达到3.2万多个,强劲逆势增长。”洋浦港口...

    时间:03-29
  • 河南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 患者曾与无症状感染者一同就餐

      中新网3月29日电 据河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0年3月28日0时—24时,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1例,患者为漯河市王某某。   王某某,女,59岁,漯河市图书馆保洁人员,住漯河市源汇区恒大名都...

    时间:03-29
  • 北京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累计160例 来源国扩至18个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累计160例 来源国扩至18个   中新社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杜燕)3月28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其中美国、西班牙、比利时、泰国各...

    时间:03-29
  • 傅志阳:仙桃战“疫”保供的“硬核军代表”

      新华社武汉3月28日电 题:傅志阳:仙桃战“疫”保供的“硬核军代表”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黎云  “2月8日,仙桃市圆满完成了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的日供3万件医用防护服‘军令状’任务。”傅志阳...

    时间:03-29
  • 不负生命之托——记甘肃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蔡辉

      新华社兰州3月28日电 题:不负生命之托——记甘肃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蔡辉  新华社记者梁军、崔翰超  从武汉回到兰州的第一个晚上,蔡辉酣然入梦。  没有了半夜为患者诊疗的紧急电话,也没有...

    时间:03-29
  • 农资供应足 春耕有保障(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优供给 促生产 畅运销  农资供应足 春耕有保障(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眼下春耕正忙,咱农资企业必须开足马力!”在江苏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的健谷化工有限公司厂房里,公司总经理陆敬...

    时间:03-29
  • 习近平致敬的战“疫”英雄|争分夺秒与病魔较量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他们,争分夺秒与病魔较量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病毒“摸底”、药物和疫苗研发、防控策略优化……在抗击疫情的另一条战线上,千千万万科技工作...

    时间:03-29
  • 首列外省终到武汉列车抵达 湖北省委书记接站

      3月28日下午,武汉火车站1号站台,从广州南发出的G1112次列车抵达终点站,乘客陆续走出。该趟列车是武汉恢复各火车站到达业务后的首列外省终到武汉列车,车上共有258名乘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时间:03-29
  • 加强政策协同 提振市场信心

      加强政策协同 提振市场信心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 特别峰会重要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中...

    时间:03-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