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坚守与新生——西藏农奴制社会经历者说

2020-03-28 20:23: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 题:坚守与新生——西藏农奴制社会经历者说

  新华社记者刘洪明

  窗外微风习习,阳光透过玻璃撒满二楼阳台。90岁的边巴仓决老人,每天早上吃过糌粑后都坐在沙发上晒太阳,她看着满屋子的鲜花盛开。她29岁那年经历了人生巨变。

  1959年3月28日,西藏民主改革,从此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人民由此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61年来,社会制度的变更给百万农奴带来了人生蜕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同样吃糌粑,分量和心情截然不同

  3月,坐落在半山腰的日喀则市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生机勃勃,农牧民忙着翻耕农田,羊群从路边跑过,春天的气息十足。

  喝着酥油茶,66岁的白玛老人抱着重外孙哄他入睡,孙子孙女正在看书学习。看着他们,白玛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

  “父母都是恰鲁庄园的农奴,养了5个孩子,两人一天只能挣两勺子糌粑。”白玛从厨房里拿出一个木质糌粑勺,这样的勺子是西藏老百姓从古至今盛糌粑的器具。

  白玛说:“以前父母每天都要拼死拼活地干,但全家人还是吃不饱。现在家里的糌粑多得吃不完。”1959年民主改革时,白玛家分到了11亩田地,从此一天能吃上三顿饭。

  位于日喀则市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江热乡班觉伦布村,帕拉庄园坐落于此,全称帕觉拉康,曾是旧西藏十二大贵族庄园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贵族庄园。68岁的班觉伦布村村民多布杰对于糌粑有着独特的情感。

  多布杰家比白玛家当时的处境稍好一点,他的父母、爷爷是帕拉庄园的差巴,可以从庄园租赁田地耕种,年底上缴一定的粮食和钱财。

  “以前种地要向农奴主缴税,现在种粮食,政府还给补贴。小时候水果都没见过,现在不仅主食丰富了,一年四季还能吃上蔬菜、水果。”多布杰黝黑的脸庞泛起笑容。

  多布杰还对产量的提高满心欢喜。“现在跟以前比,真是想都不敢想,那时候青稞产量很低。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青稞品种已更新换代七八个品种,产量也从每亩150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他说,今年政府正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后耕作更方便,产量还能提高。

  同样的手工艺,如今共同致富

  以前,白玛的父亲尼玛常年赶着毛驴从中尼边境运送生活物资到庄园,母亲做着编织卡垫等手工活,日复一日地艰辛劳作,却改善不了他们的贫穷生活。

  如今,桑巴村建立了编织卡垫和氆氇的合作社,这是白玛的女儿卓嘎发展起来的。47岁的卓嘎闯荡打拼多年,生意日渐红火。

  2007年,卓嘎带着村里2个人去日喀则市区租了一间门店,手工编织、销售卡垫,销路还不错。卓嘎说:“积累了一些经营经验,2015年就回到村里和两位老同事一起干,一来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二来能给村民们找点挣钱的活。”

  2019年,政府提供了30万元扶持资金,这对卓嘎来说可谓锦上添花,她们把这笔钱作为村集体投资入股,成立合作社,每年给村民分红。“现在有65人在合作社打工,其中3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年收入3万多元。”卓嘎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民主改革砸碎了侵犯农奴生存、婚嫁、流动、居住、劳动等权利的制度枷锁,百万农奴实现了真正的人身解放。

  同样的豆蔻年华,住房和教育天壤之别

  “小时候全家7口人住着15平方米大小的黑房子,睡在地上,没有被子,只能盖破烂的羊皮。”白玛扯着自己的藏装说,“现在我和老伴每年都有新衣服穿,孩子们都穿棉质衣服。”

  90岁的边巴仓决在旧西藏曾经历过举步维艰的生活。“奶奶经常给我们讲过去的艰苦日子,教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边巴仓决的孙子南木加说,“她常讲‘就算有100粒青稞也见不到白色,磨不出多少糌粑’。”

  儿孙满堂,已是四世同堂的边巴仓决无忧无虑。“我拿了好几年的寿星老人健康补贴,今年我90岁了,每年能拿到500元补贴。”她说:“现在政府对老年人的福利太好了,我要享福多活几年。”

  “以前,全家一直跟牛羊混住,没想到现在老了还能住上两层楼房。”边巴仓决说,2012年政府安居工程使她家住上了新房,“吃饭的时候再也闻不到牛粪的臭味了。”

  边巴仓决想起她的姐姐,在13岁时,她的姐姐身上和脸上长满麻疹瘙痒难耐,只能用绳子绑起来,最后还是在痛苦中死去。而边巴仓决自2009年因腹泻住院外,最近10年都没生过病。

  除了医疗条件大幅改善,教育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时代在发展,教育环境也一天比一天好。边巴仓决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他最小的儿子去天津读内地西藏班,大学毕业后成为日喀则一名人民警察,过上了城市生活。

  正午时分,阳光明媚,室内芳香四溢,边巴仓决老人脸上的笑容十分慈祥。

  • 相关阅读
  • 别让胃中“幽灵”幽门螺旋杆菌横行——“餐桌革命”迫在眉睫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别让胃中“幽灵”幽门螺旋杆菌横行——“餐桌革命”迫在眉睫  新华社记者  疫情当前,分餐制再度成为热词。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伴随此次新冠...

    时间:03-29
  • 没业委会咋建?聚焦北京物业管理条例五大看点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没业委会咋建?物业被“炒”后不走咋办?小区车位紧咋分?——聚焦北京物业管理条例五大看点   新华社记者涂铭、邰思聪、李嘉瑞   业委会成立太难、被炒的老物业耍赖不交...

    时间:03-29
  • 海报时评:劳动教育让青少年的明天更有希望

      【地评线】海报时评:劳动教育让青少年的明天更有希望  海报评论员 朱延鲁  劳动,为成长洒下阳光,给生活带来希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时间:03-29
  • 【地评线】长白时评:高质量走好消费扶贫的每一步

      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消费扶贫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

    时间:03-29
  • 山西分类处置疫情期间环境违法问题

      新华社太原3月29日电(记者吕梦琦)记者29日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山西省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疫情期间发生的环境违法问题将实行分类处置。  对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主观恶意偷...

    时间:03-29
  • 马晓伟:完善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策略

      3月29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在武汉组织召开疾控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座谈会,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会上表示,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全面筑牢社区防控网底,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完善从境外...

    时间:03-29
  • 民政部发文:做好滞留本地外地困难人员救助工作

      中新网3月29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28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工作秩序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要持续抓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恢复救助管理机...

    时间:03-29
  • 岗位平凡 贡献非凡

      全国医疗洗涤企业日均洗涤超过4000吨纺织品  岗位平凡 贡献非凡  “你们的工作服湿了就尽管换,我都来收!”自春节开始,奇异鸟公共纺织品服务(荆州)有限公司员工郑秀梅就一头扎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

    时间:03-29
  • 山东:旅游景区全面开放 鼓励公众餐饮消费

      3月28日,山东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要求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保持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的同时,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

    时间:03-29
  • 山西:出实招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

      新华社太原3月28日电(记者魏飚 张磊)“减免两个月房租共计4万多元,真的是救了我和我的超市。”最近,山西运城河津市的“90后”创业者原辉受益于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的扶持政策,渡过了难关。  房租减免...

    时间:03-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