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德国留学生回国记:魔幻而难忘的32小时

2020-03-31 15:18:00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徐蔓宁

  3月26日,结束了在酒店为期14天的隔离,接受了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我终于能安心和家人团聚。

  德国政府规定检测试剂只免费给有接触史的人检测,这让许多疑似新冠的病患无法得知自己是否患病。如果担心,可以花150欧元自行购买检测套装检测。

  这种情况下,身边一个人的咳嗽,都会引起周围人极大恐慌。

  回国准备:口罩戴不戴?

  在德国读书的第二个学期,刚开学一个月,我便订好了2月下旬回国的机票。从那时起,每一天都期盼着和家人团聚,见一见在国内各地的朋友。谁知,一切计划都被这场疫情打乱。

  1月下旬国内疫情暴发,我每天刷着新闻,看着上涨的人数,感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德国买些口罩,寄给国内的家人。

  由于许多华人采购口罩寄回国内,我们当地的药店口罩全部断货,店员告诉我,短期内都没办法补货。我在亚马逊上订购了N95和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但迟迟不发货。幸运的是,酒精和消毒液还可以买到,我买了一些准备回国时带给家人朋友。

  没想到,这些防疫用品居然自己先用上了。1月28日,德国发现了首例确诊患者,不久,多个往来中国的航班被取消了,我的航班也在其中。

  由于每天关注国内新闻,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之强,我减少了出门次数,但仍旧觉得只有回家才安心,和家人商讨后,重新订了三月回国的机票。

  接下来的一个月,虽然德国确诊病例数逐渐增长,但人们对病毒并未重视。2月底,德国最大的科隆狂欢节如期举行,超过一万人参与了狂欢节游行,我的朋友圈里也有几个中国人参加了狂欢节,并拍视频晒出了当时人挤人的盛况。

  疫情发生后,没有人戴口罩。德国人普遍认为,健康人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只有患病的人才需要佩戴口罩。虽然无人佩戴,但在2月的德国,药店里也仍旧买不到口罩,价格也一直在涨,直至2月底意大利疫情暴发,亚马逊上口罩的价格已经翻了十倍。

  德国媒体的宣传,让许多当地人不但不重视疫情的严重性,反而对于戴口罩的亚洲人都产生了歧视心理。我一个越南同学的父母在当地开亚洲餐厅,由于部分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餐厅的生意也变差了许多。

  回国前,虽然德国已经有上百病例,但人们的生活如常。周五的超市里,仍然有许多外国人携家带口去采购,学校的餐厅也仍旧在午餐时坐满了人,意大利病例的增加并没有让德国乃至其他欧盟国家的人引起重视。

法兰克福火车站人来人往,没有人戴口罩

  见到同胞:我终于不是异类了

  终于到了回国的日子。提前一天准备好各种防护用品,当地时间3月10日6点,我早早地出了门,坐火车去法兰克福机场。为避免路上被感染,我戴好护目镜、N95口罩,并用围巾和帽子把头包裹得严严实实,防止被歧视。尽管如此,还是会收到一些惊讶的目光。

  法兰克福火车站人来人往,没有一个人戴着口罩,人们亲吻拥抱一如往常。

  直至抵达机场航站楼,准备办理登机手续,看到长长的中国人队伍,大家都戴着口罩有序排队,也尽量和周围人保持距离,我想:终于,我不是异类了。

  托运行李排队时,一位工作人员举着二维码叫我们扫描,在微信小程序里填写出境信息申报。

在微信小程序填写出境信息申报

  在托运行李处测量了一次体温,接着出境边检,测体温,再排队过安检。到登机口,工作人员用额温枪再次给我们测量了体温。三次体温检测无碍后,才可以登机,踏上回祖国的路。

  因为选择了国内的航空公司,所以飞机上大部分乘客都是中国人,几乎所有人都戴了口罩,有一家外国人全家也佩戴了口罩。近十个小时的航程,北京时间3月11日早上7点,飞机终于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

  到机场以后,因为飞机要整体消毒,所有人被通知在原座位等待,空姐给我们一一测量体温。一个小时之后,一部分被叫到名字的旅客先下机检疫,空姐告知我们,他们是来自疫情较重的地区。又过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可以按座位顺序下飞机。

  穿过到达大厅,在路的尽头,一群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引导大家扫描二维码,填写电子入境申报,之后,大家拿着生成的健康码,中国人和外国人被分成了两条队伍。在检疫的大厅里,黑色隔断把整个空间分成了若干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坐着穿好防护服的工作人员。

  我们依次一对一地坐进格子里,检查体温,并填写纸质版的入境申报信息。和我沟通的工作人员是一位年轻男性,知道我从德国回来,问我德国戴口罩的人多不多。由于需要接触一些外国人,他还问我怎么用英文问别人来自哪个省份,像是在和一位亲切的大哥哥聊天一样,旅途中十几个小时的疲劳和紧绷的心情也在这时得到了缓解。

  检疫完毕,带着健康码,再通过一次边检,顺利出关。从降落到取行李,大约用了三个小时。因为座位号比较靠前,出发地也相对安全,我等待的时间没有很久。飞机上几百人,一切有序而高效地进行。

  之后这段国内转机的行程,我更能明显感受到国内防疫的严格认真,不同于法兰克福飞上海的拥挤程度,整架飞机上乘客不到三十个人,人们都隔着坐。到达长春以后,由于在回国前一周,父母已经将我回国的信息上报给社区,一出机场,我便直接被工作人员用120救护车拉回到我老家的宾馆隔离。

  

  隔离房间里备好了医用外科口罩、水银温度计和相关宣传资料

  隔离14天: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一段历经了32个小时的行程,跨越亚欧大陆,穿越七个时区,搭乘了出租车、火车、飞机和120急救车。测了超过7次体温,电子体温计测过额温、手腕温度,还有红外线测温。回想全程,都觉得是一次魔幻而难忘的经历。

  回到酒店,我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医生在我的房间里备好了一个医用外科口罩、矿泉水和水银温度计。隔离人员与医护人员有统一的微信群,每天在群里登记两次体温,三餐都由医生护士送到房间门口。

  我的房间外面是城市的主干道,回来当晚,看着熟悉的夜景,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现在变得分外冷清。亲眼看到国家采取的一切防疫措施,以及国内确诊人数逐渐降低,我越来越觉得,祖国真的是我们强大的后盾。

  虽然在到达酒店那晚,见到父母却不能靠近,我忍不住眼眶湿润。但后来,爸爸连续两天都到酒店楼下来看我,隔着6层楼,一边在窗户外面摆手,一边打电话问我怎么样。又过了几天,不仅爸妈,我的外公外婆和表姐都来到酒店楼下看我,酒店仿佛变成了旅游景区一般,我既想哭又觉得好笑。

爸爸连续几天到酒店外看徐蔓宁

  近期,德国疫情日趋严重。德国飞国内的机票,价格从原本的往返4000涨到了单程1万左右。碍于仍有考试,并考虑到回国时间短暂,且需要隔离14天,我身边许多同学都在纠结是否有必要买机票回国。3月13日,学校终于发了邮件决定推迟新学期的开学时间,从原本的4月6日延期到5月4日。

  自从德国政府宣布关闭学校和幼儿园,人们仿佛终于意识到疫情的严重,超市的意大利面和厕纸都被买空。但Facebook上德国各地仍有自发组织的“corona party”活动,许多德国年轻人庆祝新冠病毒导致的学校停课和意外得来的假期。

  3月16日以后,德国终于采取了关闭边境的措施,也下令限制人们出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电视上对全国人民讲话,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面临的最难的困境。”

  按照计划,5月份我将回德国继续上学,无论疫情能否得到控制,我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路上也会做好防护,回去自我隔离14天。

  3月26日,德国确诊人数超过三万,我留守在德国的朋友已经尽量不再出门,他们说超市里几乎见不到中国人了,外国人仍然不戴口罩,可能现在也买不到了。

  整理:郎朗

  

  • 相关阅读
  • 李克强同阿尔及利亚总理通电话:愿向阿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抗击新冠肺炎)李克强同阿尔及利亚总理通电话:愿向阿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1日下午应约同阿尔及利亚总理杰拉德通电话。   李克强表示,中阿传统...

    时间:03-31
  • 全国首例疫情期间销售伪劣口罩民事公益诉讼宣判

      正义网杭州3月31日电(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余检)今天上午,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提起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首例销售伪劣口罩民事公益诉讼案暨全国首例保护公共卫生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案,杭州互联网...

    时间:03-31
  • 推动复工复产要“精准用力”

      加强与劳动力集中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企业对接联系,动态调整运力增开专列;按照“一日一图、一车一案”原则,精细制定专列开行方案……近段时间以来,为解决复工返程难问题,长三角铁路部门在“精准”...

    时间:03-31
  • 让高质党建成为脱贫攻坚强大“动力引擎”

      【地评线】大河网评:让高质党建成为脱贫攻坚强大“动力引擎”  中央组织部3月30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

    时间:03-31
  • 【地评线】荔枝网评:梨花风起正清明,“云”寄哀思正当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过去的清明节里,人们或是传承习俗,带着崇敬和思念之情扫墓祭祖,缅怀先烈、感恩先人,或是珍惜春光,走进大自然去踏青赏春、嬉戏游玩。但是今...

    时间:03-31
  • 【地评线】南方网评:高考延期体现“以生为本”

      【地评线】南方网评:高考延期体现“以生为本”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

    时间:03-31
  • 【地评线】紫金e评:为复工复产装上“智慧大脑”

      3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制造业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目前,全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98.6%。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工业大省已基本全部开工。...

    时间:03-31
  • 在华美国人的疫情经历:从“让家人担心”到“担心家人”

      原标题:一位在华美国人的疫情经历:从“让家人担心”到“担心家人”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7日发表了题为《在中国的费城人分享疫情期间的经验教训》的文章,介绍了一位费城...

    时间:03-31
  • 英媒:西方正在封锁中,而中国正在慢慢回归正轨

      英媒:西方正在封锁中,而中国正在慢慢回归正轨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西方处于封锁状态之际,中国正在慢慢回归正轨。”当地时间3月30日,英国《卫报》以此为题刊文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

    时间:03-31
  • 读懂“三十五天”的中国速度

      3月29日,作为我国应对疫情、保障物资供应的重要项目之一,中国石化仪征化纤首条熔喷布生产线顺利投产。这条用短短35天就建成的生产线,凝结了几百名建设者的心血,像是又一个“火神山”,演绎了“中国...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