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粮食危机”来了?专家:中国主粮充足

2020-04-02 00:49:25

来源:新京报

  “粮食危机”来了?专家:中国主粮充足  近期6国宣布禁止粮食出口;专家表示,全球粮食生产、供给问题不大,中国水稻、小麦等主粮充足

  随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近期已有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埃及、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6国相继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全球粮食危机来了吗?在多位专家看来,疫情不会对全球粮食的生产和供给带来太大的影响,但会对全球粮食供给链条带来较大的影响。有专家提醒,疫情之下,全球粮食问题的核心在非洲。“一旦疫情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的危机。”

  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国在采取措施遏制疫情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防止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粮食危机。

  中国是否将面临粮食危机?在多位专家看来,从数量上看,中国的水稻、小麦等主粮的数量是足够的。不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预计大豆的供给问题会是今年中国粮食的一个“坎”。

  “中国水稻、小麦等主粮数量充足”

  部分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全球粮食供应链不畅,这引发了很多人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

  其中,股票市场首先闻风而动。截至4月1日收盘,金健米业过去8个交易日内6天涨停,农发种业过去5个交易日内3天涨停,京粮控股过去5个交易日内3天涨停,惠发食品连续2天涨停。

  “目前粮食的生产端和供给端并未出现问题,但在多个国家封国封城的背景下,部分粮食供应链暂时中断。作为应急物资的粮食和食品最容易引起恐慌,而恐慌本身会加剧粮食的囤积,也容易带来资本市场的炒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说。

  在刘守英看来,目前中国粮食的问题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从数量上看,中国的水稻、小麦等主粮的数量是足够的。”

  数据显示,中国小麦的产量在1.3亿至1.4亿吨,已经保持了多年,作为调剂品的进口量在500万吨左右;2019年中国稻谷及大米总进口量255万吨,占当年国内消费量的1.28%。中国的玉米需求也主要依靠国内供给,2019年玉米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比重为1.72%。

  “中国进口的主粮并不多,主要是工业用粮、种子用粮、饲料用粮等。中国有比较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库存的量非常大,可以应对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

  而在近期,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表示,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

  “大豆会是今年中国粮食的一个‘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小麦、稻谷、玉米不同,中国大豆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2019年大豆进口总量8551.1万吨,为历史第二高峰。其中,巴西、美国、阿根廷是中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

  “虽然美国、巴西、阿根廷地区疫情对大豆出口的影响还需要评估,但在短期内中国无法把这部分短缺补上,中国大豆市场的供应量都会受到影响。进一步来看,如果经济活动之间的畅通不能及时恢复,大豆进口难的压力就会传导到价格上,价格会上涨。”刘守英说,疫情对中国粮食的总量供给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会加剧结构性矛盾,大豆的供给问题会是今年中国粮食的一个“坎”。

  党国英也表示,大豆等饲料进口受影响,会给猪企或者养猪场带来压力。“非洲猪瘟至今,今年养猪的数量明显增加,对豆粕等饲料需求也相应地增加了。在当前粮食的供给中,饲料粮食的供给会比较短缺。”

  目前看,巴西、阿根廷的疫情形势严峻。截至当地时间3月30日18时,巴西全国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579例。巴西政府宣布3月30日起,所有不持有巴西身份证的外国公民均不得搭乘飞机入境巴西。作为全球第一大豆粕和豆油出口国的阿根廷,目前已有820例新冠肺炎病例,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3月29日表示,将把全国强制隔离期延长至4月中旬。

  “全球粮食问题的核心在非洲”

  疫情是否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党国英认为,全球粮食生产并未因疫情而出现明显减产,主要是国际流动不畅带来的国际贸易受阻问题,疫情不会带来严重的问题。“而且一般国家都会有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储备粮食,以应对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

  刘守英持有类似的看法。在刘守英看来,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和供给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会对全球粮食供给链条带来较大的影响。

  “疫情的主要发生地在大城市,对粮食生产地的农村影响不会太大,因此不会对全球的粮食生产和供给量带来太大的问题。”刘守英同时表示,疫情的传染性太快,每个国家都必须在生命至上和经济损失之间做出平衡,全球多个国家不得已实施战疫体制,严格限制境外人流和物流入境,切断了全球经济活动的正常流通,这也同时切断了粮食在全球的供给链条。

  刘守英特别提醒,讨论全球是否会出现粮食危机,应特别关注疫情在非洲的蔓延情况。“一旦疫情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会加剧全球粮食的危机,全球粮食问题的核心在非洲。”

  “非洲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本来就不够,非洲地区的医疗防疫体系非常不完善,医疗资源更是不足。一旦疫情在非洲大规模蔓延,有大量的人群需要救助——既需要医疗方面的救助,也需要食品粮食方面的救助。”刘守英说,疫情冲击之下,全球各个国家必须参与到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救助中去,这会给全球的粮食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的供给压力。“我现在最担心,也是我目前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一旦在非洲蔓延,势必会加重全球更大人群的健康、生命和全球粮食食品的安全问题。”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 相关阅读
  • 山西修订宗教事务条例 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中新网太原4月2日电 (杨杰英)4月1日,记者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新修订的《山西省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7月1...

    时间:04-02
  • 中国驻瑞士大使:华侨华人和留学生随时可以找中国外交机构

      新华社日内瓦4月1日电 专访:华侨华人和留学生“随时可以找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外交机构”——访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   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杜洋   “在瑞华侨华人遇到困难时,随时可以找飘扬着...

    时间:04-02
  • 日本单日确诊人数创新高 医师会宣布医疗危机状态

      新华社东京4月2日电(记者华义)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统计,截至2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9时30分),日本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同期增加277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创疫情发生以来新高。 ...

    时间:04-02
  • 海外疫情蔓延多少留学生确诊?是否建议回国?官方释疑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日电 2日上午,国新办就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问题举行发布会,外交部、教育部、卫健委、民航局四部门对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截至3月底中国在外留学生共36名确诊   教...

    时间:04-02
  • 外交部:正向中国留学生集中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

      (抗击新冠肺炎)外交部:正向中国留学生集中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2日在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外交部正向中国留学生比...

    时间:04-02
  • 在泰中国留学生:建立三道抗疫防线保安全

      (抗击新冠肺炎)在泰中国留学生:建立三道抗疫防线保安全   中新社曼谷4月2日电 题:在泰中国留学生:建立三道抗疫防线保安全   中新社记者 王国安   “疫情之下,在泰中国留学生并没有感到恐慌...

    时间:04-02
  • 吴凡:“任何传染病防控都没有局外人”

      (抗击新冠肺炎)吴凡:“任何传染病防控都没有局外人”   中新网上海4月2日电 (记者 许婧)她是上海防疫系列新闻发布会的“常客”,她讲授的“新冠肺炎防控课”已成为沪上高校全体学生线上学习第一课,...

    时间:04-02
  • 他们用东北人的幽默守护雷神山!

    讲笑话、扭秧歌、东北话教学…… 在雷神山医院奋战50多天 辽宁医疗队的队员们 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 帮患者放松心情 战“疫”告一段落 这些白衣战士终于可以摘下口罩 让大家看到他们可爱的笑脸 辽宁...

    时间:04-02
  • 隔离×3!网友:每次见面赠送14天假期

      近日,一则小视频火了   山东一小伙   “买一送二”的隔离经历   引发网友热议   在视频里   该小伙分享了自己最近   接连三次被隔离的“特别经历”   据其介绍   自己是2月6日...

    时间:04-02
  • 海外中国留学生想回国怎么办?外交部重磅回应

      31日,在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当前,全球疫情多点暴发、持续扩散,一些海外中国留学生希望返回中国。请问你是否了解中国政府目前对海外留学生回国问题有何考虑?”  党中央高度重视...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