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库布其沙漠深处藏着一个“深呼吸”小镇

2020-04-02 01:33:09

来源:科技日报

  库布其沙漠深处藏着一个“深呼吸”小镇  ——内蒙古恩格贝生态治理启示

  每年的春季,内蒙古都会出现大风天气。同样,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库布其沙漠里,当地群众、志愿者们都会顶着大风走进大漠,或植树,或采集数据,或播种,几十年来从未间断。今年库布其沙漠恩格贝生态示范区里的治沙热情不减反增。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北靠黄河,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库布其沙漠中段北缘,总面积约30万亩。40年来,这里从寸草不生的大漠,变成了植被覆盖率78%、森林覆盖率达到41%的沙漠绿洲。

  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的环境优良天数逐年增加,去年达到了340天以上。空气质量逐年提高,荣获了“天然氧吧”的称号,被评为全国“深呼吸”小镇。

  “恩格贝境界”,治沙精神撑起生态治理

  “今天的恩格贝绿洲,不是这一代治沙人造就的,而是几代治沙人初心不改、持之以恒的结果,而恩格贝的治沙精神将会永存。”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志忠说。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的沙漠治理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75年春天,鄂尔多斯市(时称伊克昭盟)核定了28万元的治沙专项资金,恩格贝区域得到了4万元,及10多名科技干部的进驻。就是这点钱和这几个人,拉开了当地的治沙大幕。

  彼时的沙漠治理仅仅是朴素自然的植树造林,还没有像现在提升到了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的理念。实际上,沙漠生态治理是一个群体意识和时代共识,而这种共识是一步步提升出来的。梳理恩格贝40年的沙漠治理历程,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第一代拓荒治沙志愿者砥砺前行,才唤起了民众的生态治理意识。

  1989年,作为恩格贝第一代的治沙志愿者,时任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常务副总裁的王明海带领着第一批志愿者,开始摸索“以洪治沙、以洪淤地、化害为利”的科学治沙之路。

  此后几十年,恩格贝的生态建设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大力支持,每年都会有20多个国家近千名外国志愿者来这里植树。

  日本治沙专家远山正锳也来到恩格贝,与王明海二人携手,在沙漠里一干就是几十年,被后代治沙人传为佳话,大家称这种治沙精神为“恩格贝境界”。

  1995年,恩格贝已经种植白杨树100万棵,1998年达200万棵,2001年达300万棵,荒无人烟的恩格贝已经形成一个300多人居住的村落。沙漠治理由此也进入了良性循环。

  来恩格贝旅游的人们,都要来看看中国人寿的青年林、国家税务的中国税务林、中组部的青年林、全国铁路系统各部门的青年林、夕阳红林、延安精神林、蒙古国志愿者林、华夏基金林等以及许多个人捐赠建设的林区。

  如今的恩格贝已成了“沙漠绿洲”,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恩格贝沙区初步形成带、网、片,乔、灌、草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为保护黄河编织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科学创新,让昔日的沙漠变绿洲

  科技创新为恩格贝带来了既要“大发展”又要“生态美”的底气和成果。

  据王明海介绍,示范区不断践行着钱学森的沙产业发展理念,本着“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12字方针,推动沙产业区块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阳光资源,科学节约用水,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实现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绿色效益的最大化。

  “多采光,就是集中太阳能在温室内进行农业生产;少用水是采用中科院设计的滴灌技术,实现节水越60%;新技术和高效益体现在我们实现每亩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超过大田农业的9倍左右。”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农业技术员刘雪芹告诉记者。

  杨志忠说,生态示范区将创新的思想用在了治沙的方方面面。今年来,管理团队大力开发景观树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保证树种成活的同时,还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栽培一些像胡杨一样的景观树种。既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又能成为景观供游客观赏。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各类树种,有效提供了动植物的生存生长环境,加强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018年示范区还引进了30余个航天果蔬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取得初步试验比对报告。结合精准脱贫工作,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了3次新作物培育园新品种现场观摩会,积极推广试验示范成果,带动了农牧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

  今年,示范区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以环境友好、和谐共存、绿色协调、政府主导、科技引领、市场运作为发展原则,以生态示范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突破、以新能源新科技为支撑,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产品创新,打造“生态示范、科普教育、循环经济、旅游观光、医疗养生、新能源新科技”六位一体的示范区。

  • 相关阅读
  • 复工复产,用“精准落实”做推动力

      阳春三月,之江大地繁花似锦、草木葱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赴浙江考察,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

    时间:04-02
  • 山西修订宗教事务条例 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中新网太原4月2日电 (杨杰英)4月1日,记者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新修订的《山西省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7月1...

    时间:04-02
  • 中国驻瑞士大使:华侨华人和留学生随时可以找中国外交机构

      新华社日内瓦4月1日电 专访:华侨华人和留学生“随时可以找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外交机构”——访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   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杜洋   “在瑞华侨华人遇到困难时,随时可以找飘扬着...

    时间:04-02
  • 日本单日确诊人数创新高 医师会宣布医疗危机状态

      新华社东京4月2日电(记者华义)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统计,截至2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9时30分),日本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同期增加277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创疫情发生以来新高。 ...

    时间:04-02
  • 海外疫情蔓延多少留学生确诊?是否建议回国?官方释疑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日电 2日上午,国新办就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问题举行发布会,外交部、教育部、卫健委、民航局四部门对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截至3月底中国在外留学生共36名确诊   教...

    时间:04-02
  • 外交部:正向中国留学生集中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

      (抗击新冠肺炎)外交部:正向中国留学生集中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2日在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外交部正向中国留学生比...

    时间:04-02
  • 在泰中国留学生:建立三道抗疫防线保安全

      (抗击新冠肺炎)在泰中国留学生:建立三道抗疫防线保安全   中新社曼谷4月2日电 题:在泰中国留学生:建立三道抗疫防线保安全   中新社记者 王国安   “疫情之下,在泰中国留学生并没有感到恐慌...

    时间:04-02
  • 吴凡:“任何传染病防控都没有局外人”

      (抗击新冠肺炎)吴凡:“任何传染病防控都没有局外人”   中新网上海4月2日电 (记者 许婧)她是上海防疫系列新闻发布会的“常客”,她讲授的“新冠肺炎防控课”已成为沪上高校全体学生线上学习第一课,...

    时间:04-02
  • 他们用东北人的幽默守护雷神山!

    讲笑话、扭秧歌、东北话教学…… 在雷神山医院奋战50多天 辽宁医疗队的队员们 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 帮患者放松心情 战“疫”告一段落 这些白衣战士终于可以摘下口罩 让大家看到他们可爱的笑脸 辽宁...

    时间:04-02
  • 隔离×3!网友:每次见面赠送14天假期

      近日,一则小视频火了   山东一小伙   “买一送二”的隔离经历   引发网友热议   在视频里   该小伙分享了自己最近   接连三次被隔离的“特别经历”   据其介绍   自己是2月6日...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