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2020-04-02 08:54:24

来源: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许多共同挑战。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对于人类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具有重大意义,彰显中国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冲突对抗没有赢家,和平合作才能共赢。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倡导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各国应对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契合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倡导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多边层面,中国一直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坚定支持者。在区域层面,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具有开放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中国已连续举办两届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开发和共享中国市场,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创造“借船出海”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是各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进展和成果超出预期,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历史,是不断创造创新文明的历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融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和谐、建设大同世界的理想。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继承和弘扬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文化传统,努力推动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增进了解,增加共识,促成合作,使不同文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维护人类世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需要超越“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通过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探索解决全球工业化阶段积累的问题、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解决好能源供应、消费和管理问题,应对地球资源和环境日益严峻的难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事关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中国积极推动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在国内,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在国际上,中国积极服务全球能源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定支持和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将有力推动全球能源发展、经济增长,开启全球能源合作新时代,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携手赢得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经验,就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稳定世界经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中国积极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采取的实实在在的举措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提振市场信心注入了重要动力。

  (作者程志强 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相关阅读
  • 北京现场祭扫人员同比下降90% 选择网上祭扫、代祭扫者增多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陈杭)从3月21日至4月1日,北京市各殡葬服务机构接待祭扫人员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0%。选择网上祭扫和代为祭扫服务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多。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二级巡视...

    时间:04-02
  • 第二批中国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13人回到浙江

      (抗击新冠肺炎)第二批中国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13人回到浙江   中新网温州4月2日电(张煜欢)4月2日14时30分许,受国家派遣、主要由浙江省组建的第二批中国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13人乘坐包机,...

    时间:04-02
  • 甘肃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 医疗质量和行为将被全程监管

      中新网兰州4月2日电 (记者 徐雪)2日,甘肃省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仪式在兰州举行,该省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同步全面启用,对互联网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行为进行全时段、全过程监管。   当日,甘肃省妇...

    时间:04-02
  • 重庆向6个国家捐赠一批医疗防疫物资

      (抗击新冠肺炎)重庆向6个国家捐赠一批医疗防疫物资   中新网重庆4月2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政府2日向印度、巴基斯坦、越南、亚美尼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捐赠一批医疗防疫物资,支援这些国家抗击...

    时间:04-02
  • 交通运输部:清明假期对拥堵缓行路段加大疏导力度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消息,4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节假期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要求,清明节假期,对拥堵缓行路段和收费站,要配合公...

    时间:04-02
  • 荷兰媒体称中国口罩不合格?商务部回应

      中新网4月2日电 针对“荷兰媒体称中国口罩不合格”的报道,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2日表示,经核实,荷兰公司向中国相关企业采购的这批口罩为个人防护用的非医疗用口罩。有关企业出口时也做了说明...

    时间:04-02
  • 从数据变化看疫情:中国26省份报告境外输入病例 全球病例破93万

      (抗击新冠肺炎)从数据变化看疫情:中国26省份报告境外输入病例 全球病例破93万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郭超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中国有26个省份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时间:04-02
  • 我国构建起鸟类共同保护新机制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胡璐)我国有鸟类1445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六分之一。近年来我国已构建起主管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合作、共同保护的鸟类保护新机制,保护成效显著。  这是记者2日从国家...

    时间:04-02
  • 疫情下的殡葬改革凸显“文明”——河北移风易俗一线观察

      新华社石家庄4月2日电 题:疫情下的殡葬改革凸显“文明”——河北移风易俗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昆  疫情防控期间,河北各地加大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深化文明乡风建设,着力推进殡葬改革。同时,倡导...

    时间:04-02
  • 江西南昌:“云共祭”“云祭扫”成主流

      新华社南昌4月2日电(记者袁慧晶)今年清明节期间,江西南昌市暂停瀛上墓区(含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历史埋葬点)、全市其他经营性公墓、大型公益性公墓及封闭式骨灰堂的现场祭扫活动。原本小众的“云共...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