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2020-04-07 10:49:22

来源:光明日报

  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医生是牵系千家万户健康幸福的职业,医疗卫生事业是重大民生问题,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

  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几个基本判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笔者对中国医学教育有几个基本认识:

  我国医学教育的高校布局与国家医疗卫生机构是相适应的。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大致有三类,中央、省级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县(市)举办县级医院、乡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举办的公立医院。国家医学教育目前也有三类,“双一流”高校、地方重点大学、地方普通大学及专科学校。这三类大学的人才流向与医疗机构相吻合。

  医学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模,基本适应国家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我国医学院校有“双一流”学校、地方重点大学与普通地方院校及专科,每年招生与毕业医学生比例大致呈“金字塔”结构,与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与市级城市医院、县域一体化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比例相匹配。

  医学人才培养的认证标准日趋成熟,有力推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由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启动并推动了中国医学生规范化培养。认证标准涵盖对医学生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等10个领域,44个亚领域的内容。医学生培养质量与人民健康需求相一致。那么,新时代怎样培养一名合格医生,怎么培养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是给医学教育出的一道考题。

  努力培养人民满意的医学生

  中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既有苏联模式下的5年制本科教育体系的影响,也借鉴了美国医学教育模式4+4的有益经验。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普及化阶段,医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明显提升,中国医学教育越来越具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医学人才培养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卓越医生计划,“新医科”改革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健康中国战略面前,作为医学院校要超前识变医学发展趋势,积极应变医学模式变化,从而在医学教育改革中主动求变。尤其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到,医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的几方面素质。

  要更加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德”,树立正确人生导向。疫情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让我们重新认识青年,他们在一线英勇奋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疫情发生以来,无数个无畏生死,勇于奉献,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医者,成了最美逆行者。作为大国医者,钟南山84岁仍旧奋战在对抗病毒的第一线。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勇往直前的医者大爱,以及无数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都值得我们深深致敬。医学院校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医德教育体系,在培养体系上挖掘特色、在育人项目上创新模式,在理论教学上发掘案例,在实践环节上情景体验,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让青年一代医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让自己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端正、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要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培养新型复合人才。医学院校要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新医科”发展,用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新评估、新认证加快医学专业变轨超车。促进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建设。主动应对国际医学竞争,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新领域,开展“医学+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培养多学科背景、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未来学术型领军人才。及时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医学领域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更新到教学体系中。

  要更加注重全科医学,做人民的健康守门人。现代医学教育趋势正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全科医学人才等“健康守门人”匮乏的突出问题。健康守门人既是维护健康的始发者,也是临门一脚的处理者,更是迎战疾病的守护者。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主要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临床医学生等方式培养。健康守门人要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中发挥角色,要加大培养力度,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水平,建立本、硕、博不同层次的具有临床医学知识、预防医学思维的全科医学专业培养体系。

  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正处于深刻的根本性变革之中,医学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置、布局、规划需要新的思考,医学学科的设置也需要有新的思考。作为医学院校,要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积极应对,主动求变,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理念,贯彻“以本为本”,确保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持续稳固本科教学秩序,落实“四个回归”,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持续强化教学内涵建设,深化“医教协同”,提升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持续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推进“新医科”,树立本科教育的前沿地位。把培养人民满意的好医生作为天大的事业,努力写好医学教育改革的“奋进之笔”。

  (作者:李思进,系山西医科大学校长)

  • 相关阅读
  • 157个项目获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

      中新网南宁4月7日电(记者 杨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7日在南宁举行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了2019年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广西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其中获得2019年度广...

    时间:04-07
  • 广东率先出台“全链条”遏制违法用地措施

      中新网广州4月7日电 (唐贵江 冯建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7日透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严起来”的工作要求,切实扭转违法用地多发高发局面,该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链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着力...

    时间:04-07
  • 国家卫健委回应援鄂护师张静静去世:永远感激和铭记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

      卫健委回应援鄂护师张静静去世:永远感激和铭记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   中新网客户端4月7日电(任思雨)4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

    时间:04-07
  • 中国驻美使馆:四类人员暂不列入搭乘临时航班范围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消息,中国驻美使馆于4月5日发布“关于就搭乘临时包机意愿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后,正认真收集报名信息,并抓紧与国内主管部门及航空公司等对接,配合做好组织临...

    时间:04-07
  • 火星、木星、土星10日晨年内第三次“等距”排列

      火星、木星、土星10日晨年内第三次“等距”排列 此景再现要等20年   新华社天津4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专家介绍,继今年3月5日和3月27日之后,火星、木星、土星这三颗地外行星将在4月10日晨再次上...

    时间:04-07
  • 北京某区教委初步确认9月1日前不开学?官方辟谣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近日,部分家长微信群流传“北京某区教委接到通知,确认9月1日前不会复学”“网课就这么一直上下去”等信息,引发关注。对此,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

    时间:04-07
  • 教育部:敦促台当局立即改变针对陆生的不合理限制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港澳台办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教育部高度重视在大陆就读台湾学生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台生的合法权益。对于因台湾方面原...

    时间:04-07
  • 北京大兴:一逃亡十年男子因疫情投案自首

      “投案后心里感觉很踏实,我认罪认罚” 北京大兴:一逃亡十年男子因疫情投案自首  “在外东躲西藏了十年,一直不敢使用身份证,至今没能成家,这下终于解放了,心里感觉特别踏实,我认罪认罚。”因盗...

    时间:04-07
  • 拒绝隔离还伤害民警 陕西留坝:一女子因妨害公务获刑八个月

      拒绝隔离还伤害民警 陕西留坝:一女子因妨害公务获刑八个月  本报讯(记者倪建军)已经出现发热等症状,却无视法律,拒绝隔离待察,故意吵闹,抓伤、咬伤警务人员。近日,一起备受社会关注的涉疫情防控妨...

    时间:04-07
  • 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后续:黑龙江全面开展河道清污工作

      中新网哈尔滨4月7日电(吴殿峰 姜辉)7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按照黑龙江省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为加快清理絮凝沉降后的污泥,鹿鸣矿业与伊春市、绥化市三方联动,采取专业化、机械化和人工清除相...

    时间:04-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