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两山理念”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020-04-08 13:50:21

来源:光明日报

  【智库声音】

  作者:楼俊超(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调研余村9天之后,习近平同志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短评,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图景跃然而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看,这一理念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科学阐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中国特色生态环境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价值看,这一理念是新时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遵循,对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部署建设农村“美丽家园”。这一要求,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守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必要前提。当前,以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必须重点把握如下三点:

  第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没有树立牢固的理念,就没有坚定行动的决心。对于“两山理念”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呈现出矛盾状态,只要经济,不要生态;第二阶段,虽意识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但为了小利益而不顾大环境;第三阶段,真正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自觉行动。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担当表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让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的意识入脑入心、生根发芽。

  第二,保持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乡村与城市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保持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就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助力。由于乡村振兴目标多样化,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必须把保持绿水青山放在前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绝对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首先,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其次,对于已遭损坏的生态环境,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整体修复、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再次,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依靠制度和法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做好环境资源保护;最后,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三,用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从总体原则看,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循序渐进,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从具体方向看,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合理规划乡村空间结构。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实行不同开发策略,对主要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对主要提供农产品的农产品主产区实行限制开发和优化开发,对主要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实行优化开发和禁止开发;二是合理开发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产品和资源产品。从生态产品看,要推动建设生态功能区,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从资源产品看,要优先开发可再生资源产品,合理开发非可再生资源产品;三是依托绿水青山的先发优势,发展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人文习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相关生态产业,为乡村居民创造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四是统筹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对乡村振兴实行全面统筹安排,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让绿水青山顺畅地转变为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才能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7日 07版)

  • 相关阅读
  • 英国中国商会向英国捐赠一批抗疫物资

      英国中国商会向英国捐赠一批抗疫物资  新华社伦敦4月8日电(记者于佳欣 梁希之)英国中国商会8日向英方正式捐赠了第一批抗疫医疗物资,包括呼吸机、一次性医用口罩、护目镜、医用防护服等。   英国中...

    时间:04-09
  • 中国驻英使馆:敦促英国议会下院外委会停止污蔑中国

      中新网4月9日电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消息,英国议会下院外交委员会4月6日发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报告,罔顾中国为世界抗疫所做巨大努力、牺牲和贡献,无端污蔑中方隐瞒疫情、散布不实信息,还毫无根据...

    时间:04-09
  • 多地气温经历“过山车” 华北迎今年首场大范围春雨

      中新网北京4月9日电 随着一股冷空气的到来,中东部部分地区的晴暖天气将被暂停,人们将在气候宜人的春天体验到气温“过山车式”变化,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在10℃以上。同时,华北黄淮地区也会迎来今年首场...

    时间:04-09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于2小时内网络直报

      (抗击新冠肺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于2小时内网络直报   中新社北京4月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8日晚发布的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印发《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规定...

    时间:04-08
  • 中国与孟加拉国医卫专家首次在线交流抗疫经验

      中国与孟加拉国医卫专家首次在线交流抗疫经验  新华社达卡4月8日电(记者刘春涛)在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的推动下,中国和孟加拉国的医疗卫生专家8日首次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就新冠疫情的防控和诊疗等交...

    时间:04-08
  • “同气连枝,花开可期”——记中国在马来西亚留学生领取“健康包”

      新华社吉隆坡4月8日电 通讯:“同气连枝,花开可期”——记中国在马来西亚留学生领取“健康包”  新华社记者林昊 郁玮  8日上午,吉隆坡市郊的马来亚大学国际学生宿舍院子里人渐渐多起来,中国留学生...

    时间:04-08
  • 武汉“解封”,后续焦点问题如何应对?

      武汉“解封”,后续焦点问题如何应对?  新华社武汉4月8日电 题:武汉“解封”,后续焦点问题如何应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秦交锋、廖君、刘宏宇   距1月23日暂时关闭离汉通道76天后,武汉...

    时间:04-08
  • 中国专家向在菲中国留学生和汉语教师传授疫情防控知识

      中国专家向在菲中国留学生和汉语教师传授疫情防控知识  新华社马尼拉4月8日电(记者袁梦晨 郑昕)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8日通过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组织的视频连线,向在菲中国留学生和汉语教师传授了新冠...

    时间:04-08
  • 武汉重启,不负春天——写在武汉“解封”之际

      新华社武汉4月8日电 题:武汉重启,不负春天——写在武汉“解封”之际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廖君、胡喆、乐文婉   4月7日晚上11点,27岁的灯光调试员温瑞又检查了一遍武汉长江二桥的灯光线路,在...

    时间:04-08
  • 《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解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题:公开、透明、负责任——《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解读   新华社记者白洁、郑明达、田晓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