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2020-04-13 16:40:38

来源:新华网

  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贵州晴隆县扶贫一线工作见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贵州晴隆县扶贫一线工作见闻

石漠化严重的晴隆县茶马镇大力种植花椒(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施钱贵 摄

  新华社贵阳4月13日电题: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贵州晴隆县扶贫一线工作见闻

  新华社记者施钱贵、郑明鸿

  贵州省晴隆县是著名的“二十四道拐”所在地,也是目前贵州9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4月初,记者来到晴隆县,见证这里的贫困阻击战。

  第一站的目的地是茶马镇。从晴隆县城到茶马镇,需要绕行西泌河沿岸的两座大山,路陡弯急,坡还没爬完,同事已然晕车,只得停车稍做休整。同行的当地干部调侃道:“习惯后就不晕车了,你们要多来。”

  茶马镇位于晴隆县西北部,大多是高山深谷,石漠化严重,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这样的地理环境,限制了茶马的发展。“过去茶马镇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种植玉米等廉价农作物。”茶马镇党委书记田志敬说,脱贫攻坚以来,茶马镇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田志敬介绍,茶马镇作为晴隆较大的乡镇,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2014年,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651人,贫困发生率在33%以上,全镇12个村(社区)有7个是贫困村。截至2019年底,茶马镇仍有3500余人未脱贫。“脱贫攻坚时间紧,压力很大。”田志敬坦言。

  为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全镇把工作聚焦到重点、难点,组建了产业、饮水、住房、教育、易地扶贫搬迁五个“攻坚战队”。

  以产业发展为例,结合茶马镇石漠化严重、无主导产业的特点,当地决定大力种植花椒,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花椒耐旱,适合在荒山、石山多的茶马镇种植。”茶马镇副镇长张德福告诉记者,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茶马镇规划种植花椒2.2万亩,目前已种下1.6万亩左右。

  记者来到茶马镇董箐村时,村民周守花和几个邻居正在地里挖坑、培土,准备种植花椒苗。在这里务工,她每天有80元的收入。习惯于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的她,对种植花椒还有些担心,但也承认种植花椒要更划算。

  在青山村、董箐村,随着春天气温的回升,去年年底种下的花椒已经长出了嫩芽。“每亩土地流转费240元,花椒挂果后参与分红,保底收益每亩240元。”董箐村支书龙群峰说,初步估算,花椒的亩产值在1500元左右,加上务工收入,后期收益比较可观。

  近期以来,龙群峰的主要工作是排查、解决全村“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我们逐项逐户排查,找到问题后马上进行整改。”他介绍,由县直机关、乡镇干部和村支两委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为消灭绝对贫困而战。

  距茶马镇四十分钟车程的光照镇,是晴隆县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在镇政府不远处有一个1400余亩的山间坝子——东方红坝区。光照镇镇长杨昌益介绍,此前村民在坝子上种植中药材、百香果等,“由于没有统一规划,产业小、散、乱、弱,不能形成规模”。

  2019年10月,以产业扶贫和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东方红坝区的土地被流转出来,交由一家贵阳的企业统一种植蔬菜。坝区经过重新规划、平整后,修建了机耕道、灌溉管网等设施,更加适合规模化种植蔬菜。在这里,土地流转费达到一亩800元。

  每天有数十人在坝区务工,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贵阳等地的市场。“刨除成本,企业的利润会分给光照镇尚未脱贫的262户687人,确保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杨昌益说。

  像茶马镇、光照镇这样的乡镇,晴隆县还有不少。截至2019年底,晴隆县尚有贫困人口11000余人,根据工作安排,剩余贫困人口将在今年6月底前达到脱贫标准。今年初,贵州省启动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挂牌督战工作,大批干部下沉到脱贫攻坚一线,既“督”又“帮”,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贵州晴隆县扶贫一线工作见闻

这是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坝区种植的蔬菜(3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施钱贵 摄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3)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贵州晴隆县扶贫一线工作见闻

  在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坝区,工人在给蔬菜浇水(3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4)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贵州晴隆县扶贫一线工作见闻

晴隆县茶马镇种植的花椒(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5)逐项逐户排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贵州晴隆县扶贫一线工作见闻

晴隆县内山高谷深,乡村公路坡急弯多(3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施钱贵 摄

  • 相关阅读
  • 追忆周俊院士:一双慧眼洞见植物化学的奥秘

      追忆周俊院士:一双慧眼洞见植物化学的奥秘  留声机   仲春时节,云南昆明黑龙潭,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外百花盛放,沿路连片的白色蔷薇素雅含露,散发馨香,像是在怀念曾经呵护它们的老所长周俊院...

    时间:04-14
  • 最高检:疫情防控期间12309热线“不打烊”“不掉线”

      疫情防控期间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不打烊”“不掉线”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就12309检察服务中心依法及时处理涉疫典型案(事)例答记者问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2309检察服务中心...

    时间:04-14
  • 最高检发布12309检察服务中心依法处理涉疫典型案例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14日上午,最高检发布12309检察服务中心依法处理涉疫典型案例。   2020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以来信、网络和电话接...

    时间:04-14
  • 美国在月球上演“圈地运动”?国际社会应高度警惕

      警惕美在月球上演“圈地运动”   兰顺正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名为《太空资源开采和使用的国际支持保障》的命令,确立了美国开采、利用月球和小行星等太空资源的政策,并认为月球和其...

    时间:04-14
  • 4月14日雷神山医院患者清零

      今天, 雷神山患者清零!   4月14日上午, 雷神山最后一批患者转院。从2月8日开始收治转院病人至今,历时67天,雷神山医院患者将于今日清零。据记者了解, 雷神山明日关闭备用。(人民日报记者张意轩...

    时间:04-14
  • 新突破!中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新突破!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记者14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获悉,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二期合并的临床试验许可,成为首批获得临床研究批...

    时间:04-14
  • 湖北治愈3600多位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

      湖北治愈3600多位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  敬佑生命 用心用情  4月9日,春光明媚,87岁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王欣唱着歌,走出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我爸爸能有今天,多亏了医护人员的照顾和治疗...

    时间:04-14
  • 牡丹江绥芬河两地三院全力救治境外输入患者

      牡绥两地三院全力救治境外输入患者   □本报记者孙昊杜怀宇   面对境外疫情输入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牡丹江市按照省委赴绥芬河市疫情防控工作组医疗救治组指定的两座城市(牡丹江、绥芬河)3家医院...

    时间:04-14
  • 走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

      3月,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印发了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第三层级355份监督执法程序。这进一步规范了现场监督检查执法的模式和尺度,推进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取得新进展。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

    时间:04-14
  •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