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战“疫”每日观察丨风雨不小 信心不倒 谋变要早

2020-04-15 22:56:4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谈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4月17日,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国经济面临困难加大的情况下,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至关重要。

  风雨不小:坚持底线思维 直面风险挑战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目前面对的困难不小。

  首先,即便没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本来也不是面对着顺风顺水的坦途。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判断:从国际看,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从国内看,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其次,疫情发生后,中国经济一度在供给端遇到较大难题。主要表现在春节假期后的复工复产压力。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复工复产推进较快,复市复学等也在有序推进。来自供给端的压力,正逐步缓解。

  最后,自疫情在全球加剧蔓延以来,很多国家按下经济社会生活“暂停键”,中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部分,在需求端遇到新的难题。一些地方、一些企业遇到了已能复工、却无订单可产的困难;国内很多公众的消费行为,受常态化防控所限,也尚未完全恢复。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无论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中国经济都遇到了较多的难题。一方面,对这个局面不必大惊小怪。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在风雨中前进的。当前全球经济都受到疫情重击,中国即便在疫情防控上较为成功,但从经济角度看,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另一方面,对这个局面也要高度重视。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直面风险挑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信心不倒:长期向好未变 韧性潜力都在

  世界,总是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往前走。疫情给全球带来了“黑天鹅”式的突变,但用长远眼光看中国经济,趋势、底色,并没有改变。

  从近期情况看,受疫情影响,我国工业生产出现了一定下滑,但基础工业品和主要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供给,总体稳定;传统服务业受冲击明显,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服务业持续增长;从投资看,前两个月受到抑制,而卫生防疫等重点工程建设在加速,重大项目复工在3月底前已基本实现。

  在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被“憋”住了很多,但生活必需品相关消费有所增长,网上销售增温,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压力确实上升,但国家及时出台的诸多政策避免了企业大规模减员裁员,支持就业的很多动作已在展开;传统消费和产业虽遇到新难题,但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展现出比疫情发生前更强劲的生命力。

  看中国经济,一定要看全局、看长期。在中国经济肌体内,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是一块不可忽视的压舱石。抗疫中口罩产能的巨变,就是鲜明体现。我国接近100万亿元的经济规模,加上完整的产业链基础,意味着在冲击面前,进行调整修复的能力很强。14亿人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可能因疫情影响而暂时受限,但它的空间与潜力,本质上并未消失,仍稳稳地在前方等着我们。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力日益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保持着持续活力。抗疫斗争中,中央按既定步调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大改革,体现出改革创新对内在活力的激发。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进程里,都埋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广,这些特性,显然,并没有随着疫情到来而改变。我们实事求是地直面眼前难题,当然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长期趋势,把握住我们信心不倒的内在原因。

  谋变要早:识变应变求变 主动化危为机

  抗疫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时,他特别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有信心、有底气,不等于在风雨袭来时,可以故步自封,可以简单地以不变应万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不断地应势而动,在科学主动的变化中,发展自己,巩固自己,解决难题,跨过险滩。

  过去的两个多月里,积极变化,已在我们身边呈现。兜底式的公共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得以加强,尤其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群、企业;而致力于激发内在动力、活力的发展政策、改革任务,也在加快部署、落实。确实有一些企业,被疫情带来的突变,冲击得“有些懵”,但更多的企业在积极尝试各种变化——变中求生存、变中求机遇、变中求发展。

  在全球大疫带来一波暴风骤雨之时,天上只会下更多的雹子,而不会掉下馅饼来。无论是求生存还是谋发展,都得坚定信心、开动脑筋、迈开双腿。

  (文丨特约评论员 杨禹)

  (编辑 张慧彬)

  • 相关阅读
  • 全国“本土病例”三周报告64例 近4天达35例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国家卫健委今天通报,4月15日,各地共报告新增“本土病例”12例。这是3月26日国家卫健委首次在疫情通报中使用“本土病例”概念以来,单日报告的最高值。   过去三周,“本土...

    时间:04-16
  • 4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中新网4月16日电 生态环境部16日在官方微博公布4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结果显示,4月下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总体一般,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资料图:生态环境部。 中新社记...

    时间:04-16
  • 王毅同墨西哥外长埃布拉德通电话

      2020年4月1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墨西哥外长埃布拉德通电话。   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日前同洛佩斯总统通电话,就加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合作和提升双边关系水平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同墨方加...

    时间:04-16
  • 北京前3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6人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前3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6人。   为掌握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北京市纪委监委建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

    时间:04-16
  • 王毅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电话

      2020年4月1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伊是全面战略伙伴,双方一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抗疫斗争中,中伊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谱写了携手抗疫的...

    时间:04-16
  • 中国驻意大使:所谓“中方隐瞒疫情”指责是包藏祸心、另有所图

      中国驻意大使李军华:所谓“中方隐瞒疫情”指责是包藏祸心、另有所图   当地时间4月15日,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就新冠肺炎疫情有关问题接受意大利《共和国报》专访。全文如下:   问题一:李大...

    时间:04-16
  • 中国立法机关已组建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改工作专班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立法机关已组建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改工作专班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据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近日召开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改专题研究落实会议,...

    时间:04-16
  • 特殊时期最宝贵的人权保护

      特殊时期最宝贵的人权保护(和音)   ——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与共,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各国共同的责任,亟须共同的担当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时间:04-16
  • 最高检:今年前三个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4151人

      中国最高检:今年前三个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4151人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4151人...

    时间:04-16
  • 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近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时刻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亲自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