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防”与“守”——国门“疫”线工作人员群像

2020-04-16 15:53: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4月16日电 题:“防”与“守”——国门“疫”线工作人员群像

  新华社记者于力、高爽、丁非白

  体温测量、人员查验、物资保障……疫情期间,在天空与陆地交界,辽宁沈阳的民警、机场工作人员用忠诚担当在国门前筑起一道“防疫”堤坝。

  “第一次”和“很多次”

  “有一名旅客刚刚低烧,目前体温正常,可以放行。请做好查验准备。”回想起1月28日第一次听到对讲机里的情况通报,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李明澳仍记得自己当时心跳加速。

  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同海关检疫联合,对特殊旅客进行查验。科学、高效、严格的工作使旅客分流、隔离管控周期缩短6小时以上。

  “旅客健康状况不明,大家对病毒传染性也只有初步了解,冲上去很需要勇气。”教导员柳向荣回忆,他短暂犹豫由谁承担第一次查验任务时,耳边传来李明澳的声音。

  “我是党员,我来!”

  说着,李明澳快步走到休息室门口,利落地穿上防护服。“等待时会胡思乱想,当看到旅客走来,我立刻冷静,脑中只有一步步工作流程。”

  完成查验后,站在消毒雾气中的李明澳松了一口气,这时才注意到汗珠多到使他头皮发痒,护目镜也布满水汽。

  从那次起,李明澳多次承担特殊旅客查验工作。“和我一样,大家都是有了第一次,就有了后边很多次。”

  “自防控境外疫情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筛查出入境数据13万余条,向海关、卫健委、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推送重点关注对象信息2万余条。”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处处长朱孟军说。

  “日”和“夜”

  4月14日12时,随着舱门缓缓打开,辽宁机场集团沈阳机场应急救援中心急救站站长孟境穿戴整套防护用具,走进机舱为入境旅客测温。

  1月22日至今,应急救援中心承担着桃仙机场航班登机检测、进出港旅客测温排查等工作,累计登机测温980多次,排查9500余人。

  登机、测温、下机——近3个月,他们的工作不分昼夜。

  “最多的一天,登机42次。”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张惠钧说,3月27日共有42架飞机576人接受排查,测温从9时开始到子夜结束。信息录入完成时已近次日凌晨4时。

  高强度防控工作背后,无人抱怨,只有争先恐后:“我是医生,这是职责”“国企员工,该有担当”……

  据统计,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应急救援中心急救站工作人员累计进港测温53万余人次,出港测温126万余人次;在航站楼设15个测温点,执勤4763人次。

  “冲在先、守在前,护卫辽沈出入关口,是机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应急救援中心党总支书记张道宽说。

  “守候”和“被守候”

  “大家放心,卫生物资储备充足,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下勤别忘了洗手!”4月15日,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们刚刚抵达执勤现场,负责物资保障的民警李小可一边搬卸口罩和酒精洗手液,一边大声叮嘱。

  作为机关党员服务队一员,保障执勤一线卫生物资是李小可的任务。“同事们上一线保障口岸安全,我就在身后守候他们。”

  消毒液配制比例正不正确,重点部位定点消杀合不合格,同事每天体温正不正常,防护用具佩戴正不正确……工作琐碎而繁重,李小可总想把工作做得再细些。

  “我在和疫情赛跑,只有比病毒先一步,防护措施才有效,同事健康才有保证。”两个多月间,李小可在厂家、药房之间奔波了近800公里。“能为大家提供多一层防护,跑再远的路都值得。”

  从前期资源紧张到现在保障充分,把好民警健康关是李小可心中一直紧绷的弦。“经常有群体个人捐献卫生物资给我们。我们守护国门,他们守护我们,社会各界对一线民警的关爱让我们倍感温暖。”

  检查过现场消杀工作,李小可匆匆赶回站里。“又有一批捐赠物资正在路上,我要提前做好交接准备工作。”

  • 相关阅读
  • 黑龙江省长:深刻汲取哈尔滨聚集性疫情反弹教训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例会   深刻汲取哈尔滨聚集性疫情反弹教训   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坚决防范院内感染   16日晚,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

    时间:04-17
  • 武汉“解封”了,经济还好吗?重启有多难?

      武汉经济重启之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贺斌   发于2020.4.20总第944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封城”76天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武汉4月8日正式“解封”,按下重启键。   政...

    时间:04-17
  • 7月1日起,北京这431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街道乡镇

      4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向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下放部分行政执法职权并实行综合执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首都之窗发布。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

    时间:04-17
  • 中国援助抗疫物资运抵尼日利亚

      当地时间4月16日,中国政府援助尼日利亚政府的第二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抵达尼日利亚阿布贾。援助的医疗物资包含医用防护服、KN95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手套、鞋套和红外体温计等抗疫急需物资...

    时间:04-17
  •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布基纳法索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布基纳法索  新华社洛美4月16日电(记者肖玖阳)瓦加杜古消息:应布基纳法索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派遣的抗疫医疗专家组16日下午抵达布基纳法索,将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新冠防疫...

    时间:04-17
  • 外媒质疑中国病亡率低 焦雅辉:征调资源体现制度优势

      焦雅辉回应外媒质疑中国病亡率低:征调最优资源体现制度优势   4月16日下午,一场面向中外媒体的记者见面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谈及老年新冠患者医治成效并回...

    时间:04-17
  •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领导作用

      中新社联合国4月16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6日致函第74届联大主席班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重申中国始终坚定支持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协调国际社会合作...

    时间:04-17
  • 钟南山院士:上游预防策略极为重要

      向全球万名医生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钟南山院士:上游预防策略极为重要  “中国对抗新冠肺炎最成功的经验是上游的预防策略,这是最重要的。”4月16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

    时间:04-17
  • 中方向黎巴嫩交付抗疫物资援助

      当地时间4月16日,中国政府援助黎巴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交接仪式在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举行。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俭与黎巴嫩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交接证书。此...

    时间:04-17
  •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本报记者 俞慧友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