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扎牢疫情防控网

2020-04-16 15:53:5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 题:“打有准备的仗 做好每个细节”——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扎牢疫情防控网

  新华社记者吴宇、杨恺

  近日,一架入境上海航班,其中66名旅客先后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引起公众的目光投向浦东国际机场“国门”。面对新华社记者专访,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员这样回答:“打有准备的仗,做好每个细节,上海空港口岸外防疫情输入的闭环管理越来越严密。”

  打有准备的仗

  据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副处长张澍介绍,早在“重点”航班入境前,海关已根据数据情报进行了风险布控,将机上旅客进行风险分类,“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仗”。

  以4月10日从莫斯科入境的SU208次航班为例,经提前综合研判,上海海关将其定为“重点”航班,调配精锐人员,在“国门”一线严阵以待。特别是经过专业深入的风险分析,提前将这架航班上的30余名人员确定为“高风险人员”。

  当天上午,在上海海关以及海关总署设在上海的风险防控机构的指挥提示下,浦东国际机场海关首先派出双倍数量的关员登临检疫,对这架航班上的重点旅客进行检查,对航班所有人员一一排查。

  经现场通道测温、健康申明卡审核,海关现场检疫团队调查发现不少旅客存在症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马上强化,在184名旅客和机组人员中,共排查发现具有集贸市场等风险场所接触史的人员多达124人。

  按照规定,海关关员一旦发现旅客有发热、咳嗽、气喘、乏力症状,并经医学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符合疑似病例特征,会立即启动“120模式”,将重点旅客从机舱直接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采样及诊疗,现场采集的样本及时送至海关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在浦东国际机场靠近航站楼的露天区域,停泊着七辆大巴。从3月31日起,所有入境人员都在这里采集鼻咽拭子,进行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从3月28日起,上海还对所有入境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后经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4月10日入境的SU208次航班,相继有66人确诊。相关确诊病例均已及时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同机其他旅客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据了解,经过最近三个月的实践摸索,依托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开发出的数据分析工具,并结合航空公司实时舱单数据以及边检等联防联控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上海海关不仅能对“重点”航班“打有准备的仗”,还能够针对经非重点国家以非联程方式转机入境的重点人员开展识别,筛查出有近期重点国家旅居史的高风险旅客予以重点布防和检疫,对境外疫情的正面拦截能力持续提升。

  做好每个细节

  走访浦东国际机场“国门”一线,入境客运航班已明显减少,但海关关员普遍反映压力并没有减轻,“外防疫情输入的压力始终存在,需要把工作做得更细”。

  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四科科长陈宇炯告诉记者,疫情之前,四科共有41人,近期不断补充支援力量,人员已增至83人。由于进境旅客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要求更加严谨细致、增强针对性。例如,留学生和生意人同样身处海外,但其社会接触面、卫生防护意识、个人信息填报心理截然不同,“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时刻提高警惕,才能真正将来自海外的疫情风险找出来、管起来”。

  除了面向入境旅客的疫情防控,近期浦东国际机场入境货运航班的数量不断增长,近期日均数量已超百个。其中,不少来自疫情高发国家,肩负着来中国抢运医疗防控物资的“特殊使命”。按照规定,对这些入境货运航班上的机组人员进行“全覆盖检疫” ,已成为海关关员的重要工作,及时保护了这一入境人群的身体健康。

  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值机处关员李晨阳告诉记者,相比客机,货机很多是“红眼航班”,且入境时间经常变化,停机位距离航站楼也很远。“但不管多晚抵达、距离多远,我们同样要实施登临检疫,为‘国门’守好第一道防线”。

  为保障入境浦东国际机场的机组及时返回,海关设立了专用通道和区域,实行集中办理、快速通关的政策,优先安排机组检疫通关,避免机组与旅客聚集接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上海海关驻空港区域办事处卫生监督一科科长曾浩提供的一组数据,或许能够反映浦东国际机场“国门”一线的“细节”管理:这里的两座候机楼,每天共需进行72次环境空间消毒处理,共消耗消毒液近200千克;海关关员每天产生的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帽子、鞋套在内的医用废弃物420公斤,均严格按规定集中装运并进行专业处理。

  • 相关阅读
  • 黑龙江省长:深刻汲取哈尔滨聚集性疫情反弹教训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例会   深刻汲取哈尔滨聚集性疫情反弹教训   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坚决防范院内感染   16日晚,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

    时间:04-17
  • 武汉“解封”了,经济还好吗?重启有多难?

      武汉经济重启之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贺斌   发于2020.4.20总第944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封城”76天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武汉4月8日正式“解封”,按下重启键。   政...

    时间:04-17
  • 7月1日起,北京这431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街道乡镇

      4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向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下放部分行政执法职权并实行综合执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首都之窗发布。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

    时间:04-17
  • 中国援助抗疫物资运抵尼日利亚

      当地时间4月16日,中国政府援助尼日利亚政府的第二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抵达尼日利亚阿布贾。援助的医疗物资包含医用防护服、KN95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手套、鞋套和红外体温计等抗疫急需物资...

    时间:04-17
  •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布基纳法索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布基纳法索  新华社洛美4月16日电(记者肖玖阳)瓦加杜古消息:应布基纳法索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派遣的抗疫医疗专家组16日下午抵达布基纳法索,将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新冠防疫...

    时间:04-17
  • 外媒质疑中国病亡率低 焦雅辉:征调资源体现制度优势

      焦雅辉回应外媒质疑中国病亡率低:征调最优资源体现制度优势   4月16日下午,一场面向中外媒体的记者见面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谈及老年新冠患者医治成效并回...

    时间:04-17
  •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领导作用

      中新社联合国4月16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6日致函第74届联大主席班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重申中国始终坚定支持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协调国际社会合作...

    时间:04-17
  • 钟南山院士:上游预防策略极为重要

      向全球万名医生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钟南山院士:上游预防策略极为重要  “中国对抗新冠肺炎最成功的经验是上游的预防策略,这是最重要的。”4月16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

    时间:04-17
  • 中方向黎巴嫩交付抗疫物资援助

      当地时间4月16日,中国政府援助黎巴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交接仪式在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举行。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俭与黎巴嫩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交接证书。此...

    时间:04-17
  •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本报记者 俞慧友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