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山东菏泽: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0-04-19 13:17:24

来源:光明日报

  “大家间隔1米,排好队,按顺序一个个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山东省在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一号村台上,工人们测温登记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上百台工程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目前,菏泽市28个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村台已经全部复工。

  黄河滩区边塔吊起落、扶贫车间里热火朝天、产业基地内生机盎然……一派繁忙景象,菏泽干部群众正与春天同行,齐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行曲。

  菏泽作为山东脱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累计减贫170.15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迁建:搬出滩区路子宽

  “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把新冠肺炎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让黄河滩区群众早日搬进幸福家园。”中建三局一公司东明黄河滩区迁建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周继说,焦园乡一号村台是黄河滩区迁建最南端的村台,涉及焦园乡南张庄、甘东、甘西等7个自然村,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住房1612套,建成后将安置6709名滩区群众。

  “力争整个一号村台6月底主体全部完工,7月底竣工验收,让群众按期搬入新居,圆百姓安居之梦。”东明县副县长、焦园一号村台县级指挥长李嵩说。

  黄河滩区的迁建是菏泽市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曾经,黄河泛滥让滩区人民饱受艰辛。“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是滩区群众的真实写照。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在其境内长185公里,流域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现居住人口14.7万人。

  “菏泽市黄河滩区迁建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托,寄托着滩区群众的‘安居梦’‘致富梦’,绝不能让滩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这是菏泽市决策者形成的共识,也是他们庄严的承诺。

  与东明县焦园乡相距100公里左右的鄄城县董口镇,也是黄河滩区乡镇。过去,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房屋简陋、交通不便,常年饱受洪灾困扰。今年春节前夕,董口镇所辖6个自然村的1116户村民,彻底告别黄河滩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搬出黄河滩,开启新生活。“出了门就有学校、医院和集市,还有假发加工企业,村民在小区里就可以务工挣钱。”董口镇鱼骨村村民李克印说,搬进社区,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解决了,大家的路子更宽了。

  产业扶贫:脱贫之本产业先

  几根长长的塑料藤条不断在指尖跳跃,一把精美的藤椅慢慢成形——这是鄄城县箕山镇箕山村扶贫车间里的场景。

  今年46岁的孙想格,之前是箕山村的贫困户,因自幼残疾,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家照看孩子,养家的重担全都落在了丈夫一人身上。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孙想格被介绍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有了这份工资,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孙想格高兴地说。2018年年底,她通过自己的双手彻底摆脱了贫困。

  近年来,鄄城依托企业外协加工点,利用村小学旧址、原村级活动场所和闲置民宅等,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点,首创在家门口兴建“扶贫车间”的模式,使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脱贫。目前,扶贫车间已在鄄城遍地开花。

  扶贫车间作为地方产业扶贫的探索,为帮助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稳定脱贫提供了新思路。截至目前,菏泽市已建成运营的扶贫车间3606个,累计安置和带动30.5万名群众家门口就业,9.7万名群众稳定脱贫。当前,全市正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努力把扶贫车间转化成“发展车间”“致富车间”。

  脱贫攻坚中,菏泽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选优建好扶贫项目,盘活用好扶贫资产,不断增强扶贫产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深入开展消费扶贫,积极拓展营销渠道,解决好扶贫产品卖难问题。

  曹县大集镇是中国首批“淘宝镇”、山东省唯一一个淘宝村全覆盖的乡镇。全国最大的表演服加工销售基地——大集镇淘宝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服装,有序而繁忙。近年来,该镇立足表演服饰产业,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拉动网络创业,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以电商带动脱贫的“大集模式”。

  电商扶贫是菏泽产业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市共有307个淘宝村,占全省的68.2%、全国的7.1%,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47个淘宝镇,占全省的54%、全国的4.2%,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

  在产业扶贫项目方面,2016年以来,菏泽市投入资金26.04亿元,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473个,已形成经营性扶贫资产26.85亿元,累计收益2.63亿元,其中分配贫困户1.9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6.62万户,年户均增收0.29万元。

  党建引领:“头雁”领航“雁”齐飞

  “村民富不富,先看党支部;‘头雁’来领航,支部自然强。”摘掉“贫困村”帽子之后,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宋庄村村民,最感激的人就是村党支部书记马冠军。

  宋庄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此前村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出村马路,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主要因素。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33岁的马冠军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不久,他就破解了村里的第一道难题——把年久失修的村路修成了水泥路。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马冠军组织村民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发展葡萄种植30余亩,葡萄棚里套种蔬菜、西瓜,年亩净收益6000元,又引进了投资80多万元的家具厂一处,有效带动劳动力就业30余人,实现村贫困人口整体全部脱贫。村里葡萄种植户马文华说:“现在,大货车可以进村了,村里的农产品也可以出村了,我致富的信心很足。”

  宋庄村的脱胎换骨,是菏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的缩影。近年来,菏泽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把建设过硬农村党支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他们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推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积极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以“头雁效应”带动脱贫致富。

  为强化党建引领,菏泽还加强驻村帮扶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汇聚磅礴力量。目前,省、市、县三级第一书记派驻共涉及155个乡镇,1724个村,共派出第一书记1724人(其中省派163人、市派366人、县派1195人)。在此基础上,菏泽制定下发《关于做好贫困户帮扶责任人选派工作的通知》,确保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全市共派出帮扶责任人71095人,与320244户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进行了对接。今年,菏泽市委组织部又将市选派的第四轮第一书记、“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队员、“四进”攻坚行动组成员共计909名,作为市级层面帮扶责任人,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决战决胜,计在于春。当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倒计时的钟声敲得愈加急迫,疫情无法阻挡菏泽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脚步,同样阻挡不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 相关阅读
  •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追授个人(共33人)

    王烁   男,汉族,198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生前为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主管医师。他始终奋战在广东公共卫生工作一线,作为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荆州防控队队员、国家援荆...

    时间:04-20
  •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抗疫类,30人)

    丁仁彧   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从甲流到H7N9,从爆炸伤员救治到洪水救灾,他责无旁贷。曾...

    时间:04-20
  •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常规类,30人)

    丁良浩   男,汉族,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方家营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三级消防长。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他20年苦练专业技能,在汶川...

    时间:04-20
  • 绥芬河疫情期间实行有奖举报:属实线索每条2000元

      中新网4月20日电 据绥芬河市政府网站消息,绥芬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日前发布第二十五号通告。通告称,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有奖举报,举报线索查证属实的,每条线索给予人民...

    时间:04-20
  • 江西召开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整治推进视频会

      江西召开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整治推进视频会   本报讯 记者黄辉 4月17日,江西召开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整治推进视频会。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分别就深入推进专项斗争行业整治...

    时间:04-20
  • 爱卫运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

      爱卫运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开栏语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群众性运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推...

    时间:04-20
  • 从“封锁城门”转向“守住家门”

      从“封锁城门”转向“守住家门”社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武汉见闻   开栏语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再次肯定城乡广大社区工作者在...

    时间:04-20
  • 筑起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严实防线

      筑起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严实防线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再次吹响战“疫”集结号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李远平 冯国梁   “措施有力,行动迅速。这是加强边境管控防输入的关...

    时间:04-20
  • 法治乡村建设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法治乡村建设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扫黑除恶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提速   □ 本报记者  杜 晓   □ 本报实习生 黄佳钰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时间:04-20
  • 复工复产要系好“安全带”

      复工复产要系好“安全带”(金台视线)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

    时间:04-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