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最高检:依法惩治涉窨井盖犯罪 维护民众脚底下安全

2020-04-22 10:15:01

来源:最高检网站

  依法惩治涉窨井盖犯罪 维护人民群众“脚底下安全”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万春就《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依法惩治盗窃、破坏窨井盖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失职渎职犯罪相关法律适用作出明确规定。制定《意见》基于怎样的考虑?《意见》又有哪些亮点和创新之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万春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问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联合下发《意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窨井盖虽小,但关系到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干系重大。近年来窨井“吃人、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仅2017至2019年新闻媒体报道的窨井“吃人、伤人”事件就有70余件。涉窨井盖相关犯罪,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反映强烈,司法机关应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担当,加强对涉窨井盖相关犯罪的打击,进一步严密法网,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及制定经过。

  一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肩负着重要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检察机关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在依法办理各类案件的同时,积极延伸司法办案效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贡献检察力量。制定出台《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窨井盖老大难问题的治理,同时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体现司法机关应有的责任担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意义重大。

  二是制定《意见》由最高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2019年11月,相关媒体报道引起了最高检主要领导的关注,要求最高检有关部门牵头研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文件,指导司法机关依法惩治盗窃、破坏窨井盖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失职渎职等犯罪行为,推动完善窨井盖问题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最高检组成了司法解释调研起草组,开展了深入的调研。调研发现,近年来窨井“吃人”事件时有发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事件背后涉嫌的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少,司法打击不够精准、不够有力。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破坏窨井盖等犯罪,一些案件罪名适用不准确,罪责刑不相适应,处罚过于宽缓。窨井“吃人”与窨井管理部门疏于、怠于履行监管职责或者履职不当有重要关系,但长期以来相关失职渎职等行为未被追究。面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文件,增强司法打击质效。

  四是最高检加强与最高法、公安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共同推动《意见》出台。在起草过程中,“两高一部”就《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先后2次征求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监察委、住建部和刑法学专家意见,《意见》内容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2020年2月19日,最高检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意见》。3月16日,最高检与最高法、公安部正式会签《意见》,印发实施。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意见》的亮点内容。

  答:《意见》针对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司法实践反映的问题,依照刑法等法律规定,对相关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作了明确。全文共12条,主要包括依法惩治盗窃、破坏窨井盖等普通刑事犯罪和涉窨井盖相关失职渎职犯罪等内容。大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四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定了盗窃、破坏窨井盖类犯罪的法律适用原则。《意见》第一条至第四条规制的都是盗窃、破坏窨井盖行为,根据窨井盖所处的位置和行为方式分别认定为破坏交通设施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同时还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过失犯罪。《意见》第七条还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严厉打击窨井盖销赃环节的犯罪。

  二是规定了涉窨井盖责任事故类、伪劣产品类犯罪的法律适用原则。责任事故类犯罪和伪劣产品类犯罪是涉窨井盖相关犯罪中较为常见的犯罪类型。为此,《意见》规定了涉及窨井盖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法律适用原则。

  三是规定了涉窨井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类犯罪的法律适用原则。依法惩治窨井盖管理人员的职务犯罪,是《意见》的重要内容。《意见》规定了负有决定、管理、监督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窨井盖采购、施工、验收、使用、检查过程中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以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对于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窨井盖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窨井盖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对窨井盖负有管理职责的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相关犯罪的,根据其行为性质依法定罪处罚。另外,《意见》还规定了行为人同时构成受贿罪和渎职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四是明确了本文件所称“窨井盖”的范围。将城市、城乡结合部和乡村等地的窨井盖以及其他井盖纳入其中,相关犯罪行为均可适用《意见》的规定。

  问:对于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办理,《意见》有什么创新之处?

  答:《意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意见》,是首次就办理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作出系统规定。《意见》出台后,司法机关将更有针对性地打击涉窨井盖的各类犯罪行为,纠正以往对这一类犯罪打击不够有力、罪名适用不够准确等问题。

  二是突出保护公共安全法益,从严惩处涉窨井盖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盗窃、破坏公共场所尤其是人流、车流密集场所的窨井盖,其侵犯的法益本质上是公共安全,而不仅仅是公共财物所有权。对于此类犯罪行为,不能简单地以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来认定,而应当适用危害公共安全方面的罪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意见》按照法益优先保护顺序,将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放在首位,对于盗窃、破坏窨井盖的行为,根据窨井盖所处的位置和行为方式分别认定是否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在排除适用上述罪名外,将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作为兜底性罪名作出规定。

  三是突出打击涉窨井盖职务类犯罪与普通刑事犯罪并重。窨井“吃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窨井盖遭盗窃、破坏,另一方面也与窨井盖管理部门疏于管理、怠于履职有重要关系。但长期以来,司法机关更多地打击盗窃、破坏窨井盖等普通刑事犯罪,对窨井盖管理人员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打击不力。为此,《意见》给相关管理者敲响警钟,明确坚决打击相关职务犯罪,将负有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均纳入进来,构成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明确了指导意见所称“窨井盖”的范围。窨井一般是指城市建设管道到地面出口的那一段,也就是说窨井盖属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范畴。但考虑到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中的窨井盖以及其他井盖,如果遭到盗窃、破坏,相关职能部门怠于履行管理职责,很多情形下同样危害公共安全。有的甚至因井盖所在区域相比城市要偏僻,更容易遭盗窃、破坏,相关职能部门更疏于管理,群众反映强烈。因此《意见》对“窨井盖”作广义理解,对相关犯罪均可适用,从而依法予以打击。

  问:对于根治窨井“吃人”这一难题,检察机关还需要加强哪些工作?

  答:下一步,检察机关将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密切配合,将《意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形成办理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合力。检察机关要对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及时批捕、起诉,加强诉讼监督,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要依法监督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查,对裁判确有错误的要依法及时提出抗诉,确保办案效果。在办案中发现公职人员涉窨井盖职务犯罪线索,要及时移送监察机关依法查处。

  二是要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完善涉窨井盖相关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涉窨井盖相关职责时,发现涉嫌犯罪线索,应当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发现行政执法机关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应当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检察意见,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及时移送。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及时将相关材料移送同级行政执法机关。

  三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理念,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分析,对于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和社会治理漏洞,要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提出意见,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要加强法治宣传,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预防涉窨井盖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进源头治理。

  四是除发挥刑事检察职能外,还要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协调推动窨井盖问题治理,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体现检察担当。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发布第三批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2日发布第三批13个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典型案例,集中反映人民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灵活采取强制执...

    时间:04-22
  • “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公布首批省级绿色矿山

      新华社长沙4月22日电(记者白田田)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22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并公布了第一批67家省级绿色矿山,向部分企业代表现场授牌。据了解,到2025年,湖南将全面建成绿...

    时间:04-22
  • 美检察长因疫情起诉中国 中方:毫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抗击新冠肺炎)美检察长因疫情起诉中国 中方回应:毫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黄钰钦)针对美国密苏里州总检察长近日就新冠肺炎疫情对中方提起诉讼,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22日外交...

    时间:04-22
  • 4月25日起全国分两批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 张子扬) 为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提升“互联网+交管服务”水平,公安部在16个城市试点基础上,决定全国分两批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

    时间:04-22
  • 提前拨付补助 武汉出台12条政策支持民办教育

      提前拨付补助 减免房屋租金  武汉出台12条政策支持民办教育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邹永宁)4月21日,武汉市教育局联合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国资委、房管局、医保局、金融局、税务局等九部...

    时间:04-22
  • 国家卫健委:武汉现有确诊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下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4月21日,武汉现有确诊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下,连续7日无新增死亡病例。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病例23例,主要来自与我国接壤国家。要关口...

    时间:04-22
  • 国家卫健委:关口前移做好边境地区和口岸城市疫情防控

      中新网4月22日电(谢艺观)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21日,武汉现有确诊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下,连续7日无新增死亡病例。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病例23例,主要来...

    时间:04-22
  • 中国地方和企业向周边国家捐赠抗疫物资

      新华社香港4月2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亚太地区记者报道:连日来,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团体通过捐赠抗疫物资等方式,积极帮助柬埔寨、老挝、尼泊尔等国抗击新冠疫情。   4月21日,中国上海市向...

    时间:04-22
  • 最高法发布第三批全国法院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典型案例

      中新网4月22日电 据最高法网站消息,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三批13个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典型案例。这批发布的典型案例,集中反映人民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坚...

    时间:04-22
  • 陕西今年将启动秦岭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新华社西安4月22日电(记者姜辰蓉)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陕西省今年将启动秦岭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开展秦岭生态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价及秦岭北麓面源污染遥感监测。   据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

    时间:04-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