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黑龙江新增病例行动轨迹为何有时发布较晚 流调专家回应

2020-04-24 10:21:21

来源:东北网

  新增病例行动轨迹为何有时发布较晚?我省流调专家释疑调查过程回应关切

  东北网4月23日讯(记者 周秘)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是群众了解涉疫场所、排查自身传染风险的重要信息,但近几日黑龙江新增病例行动轨迹发布的时间都比较晚,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在焦急等待。23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应对疫情第48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传染病应急队队员、省疾控中心流调专家高飞给出了解释。

  高飞表示,为了确保所发布的病例行动轨迹真实和全面,在此之前需要开展大量细致的流调工作。目前新冠肺炎流调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疾控中心接到信息后,流调人员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询问病例的暴露史、发病史、就医情况、既往活动轨迹和密切接触者等内容,然后还要与医院和相关人员进行部分信息核对,当遇到不配合的被调查人员,还需要公安等部门的配合,排查其活动轨迹,把这些所有资料收集全,并进行梳理后,才能完成流调报告的撰写工作。各级疾控中心的流调队伍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经常流调到很晚,有时需要通宵达旦地工作。

  高飞举例子说,近期流调的某个病例时候,流调时发现他发病前经常出门,乘坐公交、出入超市、商场、菜店等公共场所,后来到医院就诊,去了好几个科室做检查,然后才入院治疗。流调人员为了排查密切接触者和危险场所,需要到他所去过的所有地点进行访谈,采集龙江健康码和电子消费记录,有时甚至需要调取监控视频,查看在商场超市内活动轨迹和所接触的人员。对医院内需要核对他所去过的所有检查科室涉及的医护人员和前后候检患者,还有住院区域所接触的医护人员、患者和陪护等,只有掌握和核对好这些资料,才能进行行动轨迹公布。有的单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就超过200人,调查和核对工作非常繁重。加之近期病例出现较为集中,部分被调查者不配合,只能通过公安等部门,利用大数据信息进行行动轨迹排查。

  高飞向广大群众发出倡议,积极配合流调工作,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详细信息,使可能的感染者和风险点尽快得到排查和管控,这是防止疫情蔓延的关键。对于个别人员隐瞒行动轨迹和病情的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治疗,而且对疫情防控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瞒报谎报还将触犯法律。所以,请大家积极配合流调工作,尽到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 相关阅读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行

      四月的三秦大地,到处春意盎然。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今年第六次国内考察。   4月20日,在商洛市柞水县,他深入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前往小岭镇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

    时间:04-24
  • 时隔五年再赴西安 读懂习近平的三个“关心”

      【编者按】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总书记4月22日在西安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秩序恢复等情况。   西安古称长安...

    时间:04-24
  • 建设航天强国,习近平擘画蓝图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在第五个“中国...

    时间:04-24
  • 澳大利亚最早期病例可能来自美国?中方回应

      (抗击新冠肺炎)澳大利亚最早期病例可能来自美国?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4日在北京表示,新冠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应当交由科学家...

    时间:04-24
  • 中方:针对抗疫机构的网络攻击应受到全世界人民同声谴责

      (抗击新冠肺炎)中方:针对抗疫机构的网络攻击应受到全世界人民同声谴责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4日在北京表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背景下,针对抗疫机...

    时间:04-24
  • 北京教育考试院:今年北京市统一高考外语口试不再举行

      记者今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为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要求,切实保障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北京市今年不再举行全市统一高考外语口试,相关外语专业的录...

    时间:04-24
  • 浙江台州代市长:当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者、排头兵

      中新网台州4月24日电(记者 范宇斌)24日,浙江省台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海平在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时表示,台州将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全力当好...

    时间:04-24
  • 50年前,长征一号火箭如何托举中国航天梦?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50年前,长征一号火箭如何托举中国航天梦?   作者 郭超凯   4月24日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时间:04-24
  • 国务院扶贫办:已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

      (抗击新冠肺炎)国务院扶贫办:已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黄钰钦)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洪波24日在北京表示,为了更好地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