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构建符合国情的适宜公众健康体系

2020-04-24 11:17:46

来源:经济日报

  在党中央强有力领导之下,我国积极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在体制优势凸显的同时,也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公众健康体系。

  疫情防控展现了

  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雏形

  公共卫生本意为公众健康。公众健康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提升公众健康水平这一目标,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各尽其责、协作联动,综合运用法律规制、组织保障、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技术支撑等措施,向全社会提供适宜的公众健康服务的有机整体。维护公众健康体系有效运行是政府的责任。

  而体系“适宜”与否,取决于能否围绕共同目标,与所在国家(地区)的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与核心价值观等深度匹配;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之间能否有效协调有机结合;取决于能否曲突徙薪、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在于防控思路和措施均符合“适宜公众健康体系”所需的条件。

  第一,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强有力的社会环境支撑,即健康融万策。其中包括把健康作为国家(地区)的优先发展战略,且需要将优先发展战略衍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措施等,起到规范和引导效应;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及其他组织等依据优先战略划分职责任务;各方围绕公众健康目标,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健康优先战略及其任务切实得以落实;将公共卫生体系运行效果纳入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各相关方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这些理念均体现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第二,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政府主导、科学支撑、广泛认可和全社会参与。包括与时俱进地掌握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够转化为实践应用;社会各方尤其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和执行者,广泛认可公共卫生的价值;形成公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价值观和社会氛围,以促进健康素养的提升。本次疫情应对的所有措施,均紧扣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展开,且与时俱进,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并共同参与。

  第三,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适宜的人财物资源配置。包括规模适宜、能力胜任、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公众健康优先的筹资渠道和适宜投入量,且有制度保障的稳定增长;设施、设备和物资的数量适宜、品种齐全、质量保证、更新及时;信息的广泛收集、有效利用和互联共享,尤其是能实时分析利用各类信息,及时准确把握公众的健康需要与变化,提供预测与预警,并支撑快速反应和科学决策。疫情防控的效果展示了其中的重要性。

  第四,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完善且协调运转的组织体系。包括广泛覆盖公众健康需要,并能关注、回应且最大程度满足公众健康重点需要的完备子体系、完备的组织架构。拥有能以计划、行政、监督、指导等手段,统筹协调不同子体系、相关部门与专业机构等有效发挥作用的权威协调机构,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各子体系、专业机构等任务清晰、权责明确。

  第五,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完善的法规和制度、权威保障和刚性约束力,并能够严格约束与切实影响相关方的行为,确保有效落实。

  现有公共卫生体系具备优势

  为弥补公共卫生体系科学评价系统的空白,健康相关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的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历时5年开展了系统研究,在国内外首次研制和提出了“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理念与标准。

  运用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理念与标准,通过对10个代表性国家的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现有公共卫生体系,包括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精神卫生等,其适宜程度在国际上名列第4。

  在卫生应急领域,我国自2003年以来保持稳定优势。在新发传染病防治领域,居于首位。也就是说,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传染病防控及新发传染病防控等,我国均具有明显优势。由此,无论是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实践,还是系统评价都表明,我国正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公众健康体系。

  构建完善的适宜公众健康体系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公众健康体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石和必由之路。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实现全民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公众健康体系,建议从以下8个方面着力:完备并具刚性约束的法律规章、健全且职责明确的制度保障、完善而协调自如的组织体系、合格并有战斗力的专业队伍、适宜和有制度保障的投入机制、整体的绩效评估、有效且明确可考核的监督管理,以及赏罚分明的奖惩规则。

  当前,健康相关的系统性社会风险日趋常态化,健康治理能力和健康治理体系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健全适宜公众健康体系,在有效抵御健康风险、保障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政府公信力、提升国际形象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其核心价值在于“适宜”。若能坚定适宜公众健康体系的方向,对标适宜标准,并持之以恒地巩固优势、弥补不足,我国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用不了多久将创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宜公众健康体系道路。

  • 相关阅读
  • 从“东方红”到“天问” 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开启太空时代的标志——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时间:04-24
  • 北京今年6月起施行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邰思聪)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结合北京市实际细化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重要栖息地保护等制度,建立健全危害预...

    时间:04-24
  • 习近平: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他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

    时间:04-24
  • 联播+|习近平陕西行 这九句话说到群众心坎上

      “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

    时间:04-24
  • 在轨飞行50年 “东方红一号”点燃中国人造卫星的星星之火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在轨飞行50年 “东方红一号”点燃中国人造卫星的星星之火   作者 郭超凯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点燃了中国人造地球卫...

    时间:04-24
  • 两部门:切实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为切实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中国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通知指出,按照《指...

    时间:04-24
  • 外交部:文莱包机接运中国籍员工赴文复工充分体现两国携手抗疫的积极意愿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温馨)针对文莱皇家航空公司的包机22日接运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中国籍员工赴文莱复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4日表示,中文双方共同安排中国籍员工返文,充分体现了两国携手抗击...

    时间:04-24
  • 综合消息: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 一季度婚姻登记比去年同期下降46%

      (抗击新冠肺炎)综合消息: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 一季度婚姻登记比去年同期下降46%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中国国家卫健委24日通报,23日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例,其中2例...

    时间:04-24
  • 中国启动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改工作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据全国人大官方公号24日消息,全国人大日前正式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工作。24日下午,修法工作专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出席...

    时间:04-24
  • 李克强: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经济恢复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3日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视频座谈会,推动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座谈会上...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