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他们用50年时间,点亮了我们的星辰与大海!今天,一起来认识他们

2020-04-24 11:31:08

来源:光明网

  50年砥砺奋进

  50年风雨兼程

  50年群星闪耀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让我们一起回顾

  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星”之旅

  50年前的今天——

  1970年4月24日

  一曲《东方红》

  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卫星的声音

  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依靠自己力量

  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50年过去了

  今天中国航天的成就举世瞩目

  超过300次航天发射

  超过200颗卫星在太空运行

  这些“高大上”的中国卫星都有什么本领?

  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答案就在这里:

  中国拥有由通信、气象、

  导航、高分、空间科学等

  各类卫星组成的卫星大家庭。

  这些卫星“各显神通”,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看直播买买买没它不行——通信卫星

  没有它,

  我们每天看电视、视频通话、上网

  都将成为天方夜谭。

  说起通信卫星,人们并不陌生。

  这个卫星家族,

  就好像空中信使,

  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

  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通信卫星一般采用地球静止轨道,

  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约3.6万公里处。

  从地面上看,

  卫星像挂在天上不动,

  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方便多了。

  由于位置高,

  不受地理条件限制,

  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

  比其他通信方式更可靠,

  特殊情况下甚至是唯一的通信手段,

  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了它再也不会迷路了——北斗导航卫星

  现在,

  当我们打开手机或者导航仪使用导航服务时,

  并不是仅仅接收GPS的卫星信号,

  而是北斗、GPS等卫星定位系统的融合信号。

  卫星导航系统,

  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

  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

  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

  中国北斗独树一帜,

  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

  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

  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和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

  分别运行在距离地面2万公里、

  3.6万公里、3.6万公里的轨道高度上,

  既能覆盖全球,

  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今年,我国还将发射一颗北斗卫星,

  完成北斗三号全部组网卫星发射。

  今后,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

  人们都可以靠中国的卫星导航寻找到方向。

  出门带不带伞就靠它了——风云气象卫星

  我们平时收看天气预报,

  手机刷天气APP,

  背后都离不开风云气象卫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

  目前8颗卫星在轨运行,

  可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极端天气、

  气候和环境事件进行及时高效观测,

  成为国产卫星中应用最好的卫星,

  还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

  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

  是全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

  气象卫星目前主要分为

  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大类。

  静止气象卫星高度大约距离地面3.6万公里,

  因为它的运行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

  所以从地面上看卫星在空中是静止不动的。

  由于站得高看得远,

  静止气象卫星

  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连续气象观测。

  极轨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

  飞行高度约为距离地面600~1500公里,

  每天在固定时间内可以经过同一地区2次,

  每隔12小时就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资料。

  由于离得近看得更清,

  极轨气象卫星可以获得全球气象信息。

  两种类型卫星相互补充,

  协同观测,

  形成了1+1>2的气象观测效果。

  它能给地球拍“3D大片”——高分卫星

  高分简单说就是高分辨率的意思。

  我们手机上使用的导航地图,

  有了高分卫星后,

  可以更精准!

  以去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的

  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

  ——高分七号为例,

  大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规划、

  雄安新区的建设、冬奥会场馆的选址,

  小到住宅小区、学校、公园的选址布局,

  都需要大量高精度测绘数据作为决策依据,

  而这都有赖于高分七号提供的

  1:10000比例尺测绘数据产品。

  高分七号还有一项神奇的本领——

  能给地球拍摄“3D大片”。

  与一般光学遥感卫星只能拍摄平面图像相比,

  高分七号可以绘制立体图像。

  建筑物在地图上不再只是一个方格,

  而是一个个三维“模型”。

  因此,高分七号能够

  高效地绘制地面地形模型,

  甚至是城市三维模型。

  “千里眼”一样的高分卫星还能对

  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

  进行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

  通过灾前、灾后高分卫星的影像对比,

  可以直观展示灾害发生位置和

  灾区建筑物坍塌损毁情况,

  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它在替人类仰望星空——科学试验卫星

  仰望星空,

  大家是不是也会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好奇?

  那么,这些星际的秘密

  就交给科学试验卫星家族来解决吧!

  听听这些卫星的名字吧!

  “悟空号”“墨子号”“慧眼号”“张衡一号”……

  好像离我们很遥远,

  但名头可都不小。

  这些卫星都运行在高度约

  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

  技能非常“高大上”,

  专注研究发生在地球、行星际空间

  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各类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每有研究成果,

  都会引发颠覆性创新,

  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大动作”。

  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

  都凝聚着成千上万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是第五个航天日

  记住这些我们“追”过的“星”

  也记住这些造“星”的人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孙家栋、

  陈芳允、杨嘉墀、钱学森、赵九章、

  钱骥、郭永怀……

  星空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联合发布2019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史竞男)国家版权局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24日发布2019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涵盖新闻出版、影视、图片、文学、动漫等领域。   ——北京中兴华睿科技...

    时间:04-25
  • 王毅同东盟秘书长林玉辉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4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东盟秘书长林玉辉通电话。   王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东盟作为友好近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携手抗击疫情,充分显示出中国-东...

    时间:04-25
  • 扶贫项目开工率达74.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扶贫项目开工率达74.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邱超奕)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帮扶的情况。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有9300...

    时间:04-25
  • “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

      “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纪实   进入4月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境外疫情继续蔓延。如何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防控战果,加...

    时间:04-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三国军队提供抗疫物资援助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三国军队提供抗疫物资援助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李龙伊)应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国军队请求,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4日派空军飞机向上述三国军队紧急援助核酸检测...

    时间:04-25
  • 海关邮政运输企业三方合作开辟国际邮件运输新通道

      海关邮政运输企业三方合作开辟国际邮件运输新通道   本报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沈文敏)为保证国际邮件正常发运,我国海关、邮政和运输企业三方合作,携手开辟国际邮件铁路和海运服务新通道。   4月...

    时间:04-25
  • 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

    时间:04-25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冯华)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

    时间:04-25
  • 国家防办:防汛逐步进入关键期

      国家防办:防汛逐步进入关键期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办24日召开的北方省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由南到北陆续入汛,防汛工作逐步进入...

    时间:04-25
  • 坚定信念 携手抗疫

      坚定信念 携手抗疫(大使随笔)   只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齐心协力,国际社会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人类文明也将在经过洗礼后,朝着美好明天迈出坚实的步伐   2020年春天的希腊首都雅典,雄...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