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法官杨哲的执行三步曲

2020-04-26 10:58:10

来源:法制日报

  法官杨哲的执行三步曲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 本报通讯员 王晓丹

  文/图

  一副黑框眼镜、一张略显腼腆的学生脸、一口浓重的鲁西南普通话,这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杨哲的部分人物画像。有同事评价他是“最不像执行法官的执行法官”。不过,就是这股看似与一般执行法官不同的气质,造就了杨哲“平衡法与情、用心重沟通”的独特工作风格。年结千余案件的杨哲也因此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法官”。他说,这是对他9年执行工作的最大认可。

  执行法官是一项有较高危险系数的工作。没错,这里的“危险”,指的就是人身危险。坐地打滚、辱骂法官都是“小场面”,从房间里扔出菜刀、砖头等各式各样“武器”袭击法官的新闻也不少见。但是,你可能不知,妨碍执行的并不仅仅只有被执行人。在一次执行现场,杨哲曾被案外人反按到门上推搡。

  当时,杨哲正准备将查封设备转移,以陈某为首的几名案外人出现了。“你们那起案件的被执行人欠我房租,这套设备是他们公司抵债抵给我的,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你们动!”面对突发情况,杨哲并未慌张,指着设备上的封条解释道:“这套设备早就被法院查封了,你们个人的协议未经法院确认,不能对抗法院强制执行。”

  依照杨哲的工作习惯,他首先向干扰执行的陈某耐心解释,建议他通过法律途径另行主张权利。然而激动的陈某转身准备关闭院门,于是就有了杨哲被人反按到门上并推搡的情形。在多次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陈某被法警押上警车,后因妨碍执行被司法拘留。

  事实上,这并不是该案的全部。在陈某拘留期满被释放后,杨哲又主动找来了。杨哲认为,如果不处理好被执行人和案外人的纠纷,就很有可能产生“次生纠纷”,无法做到案结事了。在回访中,杨哲告诉陈某,解决纠纷要守法,他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申请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陈某最终采纳这一建议,心中长久难抒的郁结因此打开了。

  这起执行案件的处理有着典型的杨哲式风格——先耐心向被执行人讲法讲理;如果被执行人冥顽不化、阻碍执行,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但强制措施绝不是终局,案结事了才是目的。“法官要把该说的都说到,不能话都没说几句就把不配合的当事人带走。但是,如果法官都说到了,当事人仍然阻碍执行,该拘留就得拘留,一定要果断。同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被无视。总之,你替当事人着想了,他们总能知道。”杨哲这样解释。

  当然,作为执行法官,斗智必不可少。

  “我们今天是来腾房的。”

  “根本不可能!煤气罐在这呢,杨哲你跑不了!咱们同归于尽!”

  或许是信奉人多力量大,这次的执行现场,案外人叫来了七八个人,其中还有女性。他们打开房门,但防盗门仍紧紧关闭,有人抱着煤气罐作势要点燃,还有人上了房顶,声称要跳楼。

  执行现场的所有人都在等待杨哲的下一步指令。是进还是退?杨哲的大脑在飞速权衡——如果选择破锁进入,案外人情绪激动发生不可控的后果怎么办?而如果此时收队,岂不是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杨哲心生一计,他对里面的人说道:“你们派两个人出来谈谈吧,这么隔窗对话不会有结果,你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就这样,几名案外人一合计,派了两个人出来。

  然而,经过一番沟通,两人拒不退让,并动手阻碍法院执行、辱骂法官。杨哲果断决定,将两人带走拘留。没过几天。曾经威逼法官、扬言要同归于尽的案外人主动找上了门。经过他们商议,决定即刻腾空房屋。

  在杨哲看来,在当时那种危急时刻,既需要稳住对方,防止意外发生,也需要亮明司法态度,“当他们充分地意识到法律的意志不可动摇时,就会冷静下来慢慢配合,不再选择激进违法对抗的方式”。

  2019年7月,杨哲担任一支速执团队的队长。何为“速执”?“我们院一直面临着区域内民营企业及科研院校众多、人员结构多样的现状,导致执行案件总量大、种类庞杂。尤其是近年来,问题更加突出,执行工作急需提升工作质效。因此我们建立了3个速执团队来受理简易执行案件。”杨哲介绍说。

  “别以为案子简单,工作就容易。”杨哲介绍,执行局共有19个普通实施团队,其中包括3个速执团队。在速执团队人员基本与普通团队数量持平的情况下,其工作目标是要全年办理执行局60%的案件。对于自己的新任务,杨哲自去年7月接手速执团队以来,带领团队结案1102件,在该院3个速执团队中排名第一。

  “我赶上了执行最好的时代。”作为执行法官,杨哲有底气、有成绩,更有一种深深的职业尊荣感。“基本解决执行难”“切实解决执行难”,一场场艰苦战役打下来,杨哲没觉得辛苦,他始终认为——“无限风光在险峰”。

  • 相关阅读
  • 清华大学109周年云校庆办“云展览”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一场名为“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26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这场“云展览”也拉开了清华大学109周年云校庆系列活动的序幕。   为了让校庆前后无法“...

    时间:04-26
  •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法律实施拟暂作调整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安蓓、杨维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6日审议相关决定草案,拟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种子法、海商法的有关规定。  受国务...

    时间:04-26
  • 杭州:2019年共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5件

      中新网杭州4月26日电(王逸飞 应欣睿)2019年,杭州共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1033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5件。   26日开幕的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海鹰介...

    时间:04-26
  • 300余名学者线上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中新网昆明4月26日电 (陈静)连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带一路”合作受到阻力。为此,中国100多个高校300余名学者通过线上高峰论坛,畅聊疫情下“一带一路”合作的“危”与“机”。   ...

    时间:04-26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二审 进一步规范细化政务处分程序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对政务处分的程序进一步规范、细化,完善了听取被调查人陈述和申辩制度,增加了政务处分的办案期限,同时...

    时间:04-26
  • 从数据变化看疫情: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全球死亡病例破20万

      (抗击新冠肺炎)从数据变化看疫情: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全球死亡病例破20万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郭超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数据显示,4月25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1例,新增无...

    时间:04-26
  • 中国拟修法加强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医疗废物管理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稿26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三审稿切实加强了医疗废物特别是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过程中医疗废物的管理。   当...

    时间:04-26
  • 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26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草案按照全面提升动物卫生水平的目标,对动物防疫方针、防疫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监管体系等调整完善,构建...

    时间:04-26
  • 北京市全面启动律师行业党建引领发展“四大工程”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北京市律师行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推进党建引领发展“四大工程”落实落地。   会议宣布建立北京市律师事务所党委党建联盟并为13家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授牌。   北京市律师行业党...

    时间:04-26
  •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央视快评】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勉励新时代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