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何以年均减贫逾127万人——贵州精准扶贫工作法

2020-04-27 15:30: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4月27日电 题:何以年均减贫逾127万人——贵州精准扶贫工作法

  新华社记者杨洪涛、向定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省贫困人口从923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3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年均减贫超过127万人……

  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到“减贫人数最多”,贵州是如何做到的?在识贫、施策、啃“硬骨头”等方面有哪些“打法”?

  识真贫:人工看,云在算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发源于乌蒙山区毕节市威宁县的“四看法”,教会了全国无数扶贫干部如何快速识别贫困户。

  “四看法”主要探索者、时任威宁县迤那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李仁兵说,这看似简单却很实用,便于分析致贫原因,防止错评、漏评。

  一些地方进一步拓展,来评判贫困户是否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贫困户姜菊兰家里,水泥硬化的院子非常干净,客厅摆放着电视、冰箱等家电,卧室的被子整整齐齐。

  “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你看我的衣柜。”她说着便打开了衣柜,单衣、毛衣、羽绒服一应俱全,“我都不知道穿哪件好了。”

  “看群众生活好不好,不能只看房屋外表,还要看家里摆的、身上穿的、锅里煮的、柜里放的、床上铺的。”中华山村帮扶干部段凌睿说,贫困户是否脱贫要实地调研,做到“客观有的、系统录的、袋里装的、墙上挂的、嘴上说的”5个方面一致。

  除干部“多跑腿”,贵州还让数据“多跑路”提高识贫精准度。

  点开“贵州省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任意输入一个贫困户姓名,其家庭情况一目了然。

  “平台打通了民政、工商等17个部门数据。”参与开发系统的工程师任光伟说,通过数据横向比对,如贫困户名下登记有不动产、小轿车,系统都会显示异常,并推送给一线干部调查核实。

  扶真贫:断穷根,全面扶

  2015年底,贵州省有9000个贫困村、493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量排全国第1位。

  时间不等人,必须跳出深山找出路,以“空间”换“时间”!

  为彻底拔除穷根,贵州用4年多时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188万人搬出了大山。

  “只要有班上,心里就踏实。”遵义市正安县瑞濠街道办易地扶贫搬迁户蒲家红说,今年春节后还担心没工作,没想到家门口的吉他厂很快就复工了,只要正常上班,每月就有3000多元收入。

  瑞濠街道办安置点紧靠县工业园区,居住着1.7万名搬迁群众。2019年户均就业2.04人,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当地通过向外输出、内部拓展岗位等形式,实现户均就业1.8人。

  这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一个生动案例。

  在实践中,贵州摸索出了坚持建设资金由省级统贷统还、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城镇化集中安置、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等“六个坚持”做法;完成搬迁后,又全力构建基本公务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

  惠水县探索出“十问工作法”,即干部走访要“十必问”:问家庭人口信息、水电讯是否通畅、就业情况、经济收入、子女就学、政策享受、健康状况、邻里是否和谐、土地流转情况、是否满意。

  后续帮扶最关键的是就业。据贵州省生态移民局统计,目前全省40多万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实现户均一人以上就业。

  真脱贫:兴产业,防返贫

  产业兴,荷包鼓。聚力扶贫产业,提升了脱贫“成色”。

  最近,在榕江县车江万亩坝区,每天有数百群众忙碌着,将蔬菜源源不断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

  从“为吃而种”到“为卖而种”,是贵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2018年起,贵州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等“八要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19年,又确定由12位省领导领衔成立专班,推进茶、食用菌、蔬菜等12大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2019年农业产业带动全省111万余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为动态掌握脱贫进度和成果巩固情况,贵州还建立防贫监测预警保障机制,对“脱贫不稳的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之外的边缘人口”进行监测。

  “确保户均有1到2个产业,能通过分红、务工等方式稳定脱贫。”江口县县委书记杨华祥说,对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管理、多重保障,降低了返贫风险。

  目前,贵州还有贫困人口约占全国剩余贫困人口的1/9。今年2月,贵州对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和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摘帽县,分别由一位省委常委或其他省领导挂帅,省市县三级联动,挂牌督战到村、到户、到人。

  为确保深度贫困县沿河县如期摘帽,铜仁市从全市抽调95人组建督导组,从市直62家单位选派200名干部常驻沿河乡村,督导并参与脱贫攻坚。

  “大家带来了脱贫经验,加上超常规举措,我们一定能如期脱贫。”沿河县思州街道沙坨社区党支部书记崔永飞说。

  • 相关阅读
  • 驯火牧天问苍穹——记长五B火箭首发“两万公斤”航天器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 题:驯火牧天问苍穹——记长五B火箭首发“两万公斤”航天器   作者 郭超凯   落日映南海,晚风抚椰林。5月5日傍晚,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巍然矗立在发射平台...

    时间:05-05
  • 种地新姿势,无人驾驶拖拉机开过来了!

      种地新姿势,无人驾驶拖拉机开过来了!  新华社长春5月5日电(记者薛钦峰)正值东北地区春耕时节,在吉林省榆树市泗河镇双榆村,拓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牵引着联合整地机在田里耕...

    时间:05-05
  • 三年建成1000处!中国加快建设煤矿智能化工作面

      三年建成1000处!我国加快建设煤矿智能化工作面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姜琳)“刮板机准备启动,采煤机开始启动……”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按下启动钮,地下200米...

    时间:05-05
  • 10台主发动机助力长五B首飞

      中新网西安5月5日电 (记者 田进)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简称“航天六院”)提供全系列动力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新一代航天飞船试验船送入近地轨道。   据了解,这是航天六院独立自主...

    时间:05-05
  • 四川省发布2020年汛期首个灾害黄色预警

      中新网成都5月5日电 (杨予頔)5月5日,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办公室结合四川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情况,发布了四川省2020年入汛以来的首个地灾黄色预警。5月5日20时到5月6日20时,四川盆地南部和西北部有大雨,...

    时间:05-05
  • 中国铁路迎来“五一”假期返程客流回升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5日发布消息称,4日,全国铁路返程客流开始回升,预计发送旅客530万人次,铁路部门调整运力投放,加开旅客列车225列。   国...

    时间:05-05
  • 青年人,你们交出了合格答卷!

      青年人,你们交出了合格答卷!  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旧址   曾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的指挥部   一百多年前   这里见证了一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一批进步青年满怀   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谱...

    时间:05-05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

    时间:05-05
  • 解码长征五号B火箭:四大“黑科技”打造空间站“专属列车”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 (郭超凯 姜哲)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顺利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时间:05-05
  •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相继升级人员进出管控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西南边境地区相继升级人员进出管控   中新网昆明5月5日电(缪超)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蔓延,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省边境州市近日相继对边境地区人员进出进行管控,对无正当...

    时间:05-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