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一年 让全国“一网通办”渐行渐近

2020-05-31 10:37: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让全国“一网通办”渐行渐近

  写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一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卫婧

  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智能“秒批”,跨省开办或注销企业全流程上“云端”,刷脸提取公积金轻松到账,新生儿出生落户、办社保“一件事”办结……如此便捷顺畅的办事流程,现如今频繁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这得益于各地区各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就“一网通办”作出重要部署。

  作为实现全国“一网通办”的总枢纽,至5月31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已上线试运行满一年。一年来,平台自上而下着力打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壁垒,推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从“独唱”到“合唱”,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更大范围的“一网办”“跨省办”“异地办”。

  政务服务“一张网”逐步实现全覆盖

  推进全国“一网通办”,需要谋定而后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对“一网通办”进行全面部署和统筹规划。

  按照部署,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于2018年4月启动建设,标志着致力于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一网通办”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一体化平台的总枢纽,各地区各部门平台作为全国一体化平台的具体办事平台,政务服务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加快形成。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2019年5月31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含PC端、移动端和小程序)正式上线试运行。上线一年来,平台陆续接入地方部门360多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和1000多项高频热点办事服务,推出了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以及出入境、留学等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一网通办”服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陆续推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和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就业服务等15个服务专题,成为“保企业”“稳就业”的重要服务渠道。截至5月31日,平台实名注册人数超过1亿,访问人数超过8亿,累计浏览量达50亿人次。

  与此同时,国家平台不断推动与各地区各部门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全国横纵贯通的政务服务“一张网”局面逐渐打开。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平台实现了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0余个国务院部门平台互联互通。按照全国一体化平台统一标准规范,全国31个省级政府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三级以上政务服务平台,其中21个地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建设要求,实现了政务服务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全覆盖,政务服务“村村通”已不再是愿景。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基础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推进全国“一网通办”,规范标准是根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成了全国统一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等系统,有力支撑了各地区各部门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网上政务服务。

  统一身份认证是网上办事的第一张“通行证”。据浙江省大数据局有关人员介绍,依托国家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在浙江,1400万外省籍创业者和在省外的600万浙江籍创业者,不用在家乡与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就能在全国及各省政务服务平台上自由“漫游”。

  为解决企业、群众办事材料多、跑腿多的难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颁布30余项电子证照标准。在此基础上,全国多地大力推动电子证照应用,营业执照、社保卡等“电子亮证”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增加。

  自去年上线试运行以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累计为地方部门提供身份认证核验服务5.3亿次,提供电子证照共享交换服务8000万次。

  上下合力推动数据高效共享与治理

  推进全国“一网通办”,难在数据共享。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第一次实现地方部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需求统一受理和服务,推动实现政务数据“一网通享”。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的互通互认,就是政务服务大数据全国范围内共享利用发挥的功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会同卫生健康委、移民局、民航、铁路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推动疫情防控相关数据汇聚共享,供各地区各部门调用。

  为推动全国“一码通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码”服务,汇聚并支撑各地共享“健康码”数据6.23亿条,累计服务6亿人次,访问超过15亿人次,为推动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和“一码通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到2022年底前,全国政务服务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据了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将继续在现有成果基础上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让全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渐行渐近,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相关阅读
  • 六部委: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通知称,各单位要增强选聘科研助理工作的开放性,积极吸纳...

    时间:06-01
  • 最高检发布白皮书:近五年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续下降后有所回升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1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近五年,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在连续多年下降趋于平稳后有所回升。   ...

    时间:06-01
  •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工作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要求,对于辖区已开学复课的中小学校,全面检查...

    时间:06-01
  • 新疆加大财政投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新疆加大财政投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日电(记者张晓龙、李志浩)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统计,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投入约5.1亿元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资金...

    时间:06-01
  • 新华社受权播发《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新华社受权播发《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新华社受权于1日全文播发《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

    时间:06-01
  • 武汉黄鹤楼6月1日起全面“解封”

      武汉黄鹤楼6月1日起全面“解封”  新华社武汉6月1日电(记者冯国栋)武汉地标、国家5A级景区黄鹤楼6月1日起恢复常态开放。届时,黄鹤楼主楼内部以及周边展馆将面向游客重新开放。  据黄鹤楼景区管理方...

    时间:06-01
  • 学校教完,回家现形?劳动教育难入心

      学校教完,回家现形?劳动教育难入心  小学学生在进行叠衣服比赛 刘东岳 摄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动教育再次放到与德智体美并重的位置以来,劳动教育备受关注。今年3月下旬,《关于全面加强新时...

    时间:06-01
  • 土房换楼房乐居又致富

      “土房换楼房,冬天还不用自己烧煤了,能有这么好的生活,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4月30日,在河北省张北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义合美新城,59岁的刘常福在自己两室一厅的新居里却坐不住,一会儿拖拖...

    时间:06-01
  • 让红领巾更加鲜艳——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举办网上主题队日活动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王鹏)“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举办“让红领巾更加鲜艳”网上主题队日活动。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希望要求为主线,按照“树...

    时间:06-01
  • 最高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降多年趋稳后有所回升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最高检6月1日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披露,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在连续多年下降趋于平稳后有所回升、侵害...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