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0-06-02 19:17:0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题:加快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新华社记者安蓓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这一重大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有何重大意义?如何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竞争新优势?记者2日采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开放

  迟福林说,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特定背景下,发挥海南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是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以开放为先,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迟福林说。

  一是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推动货物、资金、人员、数据等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实行更加精简、透明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在告知、资格要求、技术标准、透明度、监管一致性等方面加快与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对标、对接,进一步规范影响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国内规制。

  二是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打造重要开放门户。充分发挥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等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拓展区域经贸网络,延长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打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率先在海南探索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服务能力。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为全世界投资者、创业者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加快形成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制度体系

  迟福林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充分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安排,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加快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政策与制度体系。

  一是以贸易自由便利为目标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在严格监管下实现自贸港内企业自由生产经营。

  二是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为重点的投资自由便利制度创新。“非禁即入”,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创新完善投资自由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平等待遇,公平竞争。

  三是以扩大金融开放为重点的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制度创新。扩大金融业开放范围,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四是以开放的人才政策为重点的人员进出自由便利的制度创新。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

  五是以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为重点的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探索建设更加开放的航运制度;加快建设“中国洋浦港”。

  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竞争新优势

  迟福林说,产业基础薄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突出掣肘。要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打造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洼地”,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集聚内外优质生产要素中形成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首先,以改善营商环境为重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推动自由贸易港的开放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优势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突出优势。

  其次,以“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获”。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当务之急是以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早期安排”,实现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以实施“零关税”的“早期安排”,取得制度创新的“早期收获”;以人才制度创新的“早期安排”,取得广揽人才的“早期收获”。

  第三,打好“健康海南”和“免税购物”两张牌,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这既是疫情下形成海南自贸港开局新亮点的重大举措,也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现实需要。

  • 相关阅读
  • 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开始全线铺轨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齐中熙)3日上午,在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铺轨施工现场,随着中铁十二局集团现场指挥人员一声号令,一组500米长钢轨平稳落在无砟道床上,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建设进入铺轨...

    时间:06-03
  • 山西将投入870多亿元修复汾河流域生态

      新华社太原6月3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获悉,为了守护好山西的“母亲河”,这个省将在15年内投入870多亿元进行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  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贯山西省6市...

    时间:06-03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好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工作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日前发布通知,要求扩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范围同时,做好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工作,使核酸检测既保“量”又保...

    时间:06-03
  • “减假暂”案件如何防止“灯下黑”?最高检回应

      中新网6月3日电 检察机关在办理相关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中如何防止“灯下黑”?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副厅长刘福谦3日提出四项举措:一是坚持线上办理全程留痕,二是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规定,...

    时间:06-03
  • 金句来了!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起来看金句!...

    时间:06-03
  • 数据折射未成年人保护缺口 中国如何以法“护苗”?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张素)从6月1日开始,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两日发布的检察工作相关数据,折射出未成年人保护缺口。   一份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其中指出,侵害未成...

    时间:06-03
  • 最高检:两年来纠正一批“有权人”减刑假释不规范案件

      中新网6月3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厅长侯亚辉3日指出,2018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对“减假暂”提请、决定(裁定)活动提出检察意见、发出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8.6万件,得到采纳8万件。监督纠正了一...

    时间:06-03
  • 郭允冲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郭允冲同志,于2020年5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郭允冲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时间:06-03
  • 最高检:将深刻汲取郭某思减刑案件教训 深入整改

      中新网6月3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厅长侯亚辉3日指出,对于前一段时间的郭某思服刑期间减刑的违法违规问题,5月9日,北京市联合调查组作出了通报:调查发现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执法不规范、违法工...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