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长白山下唱新篇——吉林延边州脱贫攻坚观察

2020-06-02 20:03: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春6月2日电 题:长白山下唱新篇——吉林延边州脱贫攻坚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俊、宗巍、金津秀

  春耕已过,长白山下,海兰江畔,树绿苗青山花红,处处生机盎然。50多年前,一曲《红太阳照边疆》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延边各族儿女建设边疆的昂扬斗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族群众接续奋斗,奋力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了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传统味道依旧 日子更加富足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道路干净,院落整洁。朝鲜族村民朴春子从一尘不染的厨房搬出小桌子,摆上一碟碟盛着辣白菜、大酱、牛肉、明太鱼的漂亮盘子。她说:“生活还是离不开大酱汤的味道,但日子早已翻天覆地,更加富足。”

  触动朴春子味蕾的记忆,也展现在延边博物馆内一张张历史照片上。牵着耕牛犁地、挽着裤腿插秧、手拿镰刀收割……历史记忆串联起开垦荒田到摆脱贫困的时代变迁。延边州214万多人口,朝鲜族占了36.3%。作为吉林省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延边州8个县市中曾有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29%。

  变化始于一项项精准扶贫措施的推进。汪清县桃源小木耳产业园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智能机器人忙着搬运菌包。汪清地处长白山林区,历史上有“黑木耳千担县”之称。然而,过去小作坊式生产多,质量参差不齐,好资源没有换回好收益。

  近年来,汪清一步步建立起45个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逐渐跻身国内黑木耳高端市场,木耳卖到北上广,村民人均年增收三四千元。在龙井市东盛涌镇勇城村,在当地龙头企业扶贫项目带动下,村民刘景义养的黄牛销售给酒店,每公斤黄牛肉能卖到150元;在安图县新合乡,“森林黄金”桑黄在热气蒸腾的大棚里生长,每公斤至少卖六七百元;在龙井市三合镇天佛指山,每到松茸采摘季,日本、韩国客商就纷纷涌入下单采购。

  暖阳照着透着富足的农家院。朴春子坐在大炕上,望着院子里棚膜下的一畦畦愈发油绿的蔬菜,盘算着又一个丰收年。

  歌声唱响50余载 接续奋斗更豪迈

  《红太阳照边疆》唱响50余载,“引水上山岗”就发生在今天的和龙市崇善镇上天村。当年,人们利用“倒虹吸”原理将图们江水引上高出水面60米的山顶平原,浇灌出肥沃稻田。村支书朴东变说:“上天村的大米近年来打响了品牌,卖上了高价。我们还不满足,正在探索农村电商、大酱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

  在和龙市南坪镇柳洞村,“85后”金浩大学毕业后主动回村,带领乡亲种植五味子、搞民宿旅游,为村里建起篮球场、门球场,使家家用上抽水马桶,让老年人中午也吃上营养餐;在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连续干了23年村支书的金光秀,在退休前的这个夏天,忙着稻田插秧,忙着为返乡村民谋项目,更忙着为村委会的年轻人手把手传授本领经验;在汪清县天桥岭镇天平村,一心想“做点事”的第一书记伊学义,索性把妻子接到村里,夫妻搭档助脱贫。

  地处祖国边疆的延边,脱贫不是孤军奋战。2016年10月,宁波与延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22家浙企陆续落户延边。以“共享稻田”消费扶贫项目为例,两年间宁波鄞州在和龙认领了1.4万块稻田,带动2000多贫困人口增收。

  2019年4月,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摘帽,今年4月安图县和汪清县摘帽。2016年以来,全州共有304个贫困村出列,2.9万户、4.9万人脱贫,各族群众站在了新的起点。

  花开别样红 “丝路”通天下

  冰雪中绽放、山砬上更艳的金达莱,象征着朝鲜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龙蒲高速公路大桥下,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朝鲜族村庄——“金达莱”民俗村,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炒年糕、冷面,长鼓舞、伽倻琴,这些朝鲜族特色项目去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超过40万人次。村民李月顺的家改成民宿,每年多挣四五千元。“种了大半辈子地,没想到如今成了‘房东’。”她说。

  和龙市城区还有一个名为“金达莱丝路”的电商平台,实体店里的货架上,桑黄、蜂蜜、木耳等“穿上”了印有朝鲜族元素的“外衣”,大米像月饼一样装进朝鲜族特色的礼盒,抱枕、草编等伴手礼上的朝鲜族符号也很抢眼。这些创意来自北京的一个年轻团队,他们将当地扶贫特产打造成朝鲜族文创产品,再通过电商平台卖向全国。看似“苦差事”的扶贫成了美丽产业和创业乐园。

  不仅有“金达莱丝路”,5月15日,满载220个集装箱玉米的“海丝路一号”靠泊青岛港。这是“珲春—扎鲁比诺—青岛”航线首航,也是继“珲春—扎鲁比诺—舟山”之后又一条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凭着“借港出海”新思路,曾经是开放发展“口袋底”的延边州,也踏上面向大海的新征程。

  • 相关阅读
  • 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开始全线铺轨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齐中熙)3日上午,在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铺轨施工现场,随着中铁十二局集团现场指挥人员一声号令,一组500米长钢轨平稳落在无砟道床上,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建设进入铺轨...

    时间:06-03
  • 山西将投入870多亿元修复汾河流域生态

      新华社太原6月3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获悉,为了守护好山西的“母亲河”,这个省将在15年内投入870多亿元进行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  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贯山西省6市...

    时间:06-03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好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工作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日前发布通知,要求扩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范围同时,做好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工作,使核酸检测既保“量”又保...

    时间:06-03
  • “减假暂”案件如何防止“灯下黑”?最高检回应

      中新网6月3日电 检察机关在办理相关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中如何防止“灯下黑”?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副厅长刘福谦3日提出四项举措:一是坚持线上办理全程留痕,二是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规定,...

    时间:06-03
  • 金句来了!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起来看金句!...

    时间:06-03
  • 数据折射未成年人保护缺口 中国如何以法“护苗”?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张素)从6月1日开始,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两日发布的检察工作相关数据,折射出未成年人保护缺口。   一份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其中指出,侵害未成...

    时间:06-03
  • 最高检:两年来纠正一批“有权人”减刑假释不规范案件

      中新网6月3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厅长侯亚辉3日指出,2018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对“减假暂”提请、决定(裁定)活动提出检察意见、发出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8.6万件,得到采纳8万件。监督纠正了一...

    时间:06-03
  • 郭允冲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郭允冲同志,于2020年5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郭允冲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时间:06-03
  • 最高检:将深刻汲取郭某思减刑案件教训 深入整改

      中新网6月3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厅长侯亚辉3日指出,对于前一段时间的郭某思服刑期间减刑的违法违规问题,5月9日,北京市联合调查组作出了通报:调查发现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执法不规范、违法工...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