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垃圾分类满月观察

2020-06-02 22:21: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题:民生“关键小事”就是政府“头等大事”——北京垃圾分类满月观察

  新华社记者骆国骏、王君璐、关桂峰

  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以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关键小事”撬动基层治理,一个月来桶站配置率、垃圾分类指导员覆盖率、家庭厨余日分出量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效果逐步显现的同时,仍存在部分社区桶站配置不齐全、垃圾清运不及时、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解决。

  “接诉即办”:瞄准群众关心、关切 做好政策落地

  “我们小区怎么还没动静?”“夏天到了,垃圾桶异味很大。”条例实施前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通过12345派单、社区居委会反馈等渠道接到多起有关垃圾分类的居民意见建议。

  “条例实施遇上疫情,推进确实有难度。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接诉即办’,根据居民诉求不断调整优化方案,打响垃圾分类持久战。”八角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春玲说。

  5月29日晚7时,记者在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区西片区看到,垃圾清运车载着4个垃圾桶,准时来到垃圾投放点。垃圾分类指导员手持垃圾分类钳,现场指导居民投放。

  “5月20日开始,西片区撤除原有垃圾桶,试点垃圾不落地模式。”八角中里社区党委书记李美红介绍,垃圾收运时间、点位设置等,都通过小区微信群、楼门长入户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

  这是北京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接诉即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北京市专门成立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每日调度,加强检查,查找问题,补齐短板。

  此外,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还与12345热线建立对接机制。5月1日至31日,12345热线共受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来电1.7万件。

  “诉求主要集中在混装混运现象依然存在、垃圾桶设置不合理等具体问题。”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冯颖义介绍,12345热线快速派单并加强督办。

  效果显现: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显著增强 家庭厨余日分出量不断提升

  条例实施一个月来,桶站配置率、垃圾分类指导员覆盖率、家庭厨余日分出量不断提升,北京市垃圾分类效果逐步显现。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显著增强

  通州区中仓街道北人家园小区里,旧轮胎做成花盆、桌椅,“垃圾”变身新景观。“它们像是在无声地提醒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居民李阳说。

  为方便居民参与,北京市侧重服务端发力,不强制破袋、不强制撤桶、不强制定时定点,各街道社区广泛发动党员、楼门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加大宣传引导。

  2万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人盯桶”;1400余名挂牌责任督学对16区所有中小学校垃圾分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热心居民脱下疫情防控红马甲,穿上垃圾分类志愿者绿马甲……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氛围正在形成。

  ——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明显增加

  厨余垃圾是垃圾分类的重点、难点。数据显示,5月1日至25日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均分出厨余垃圾622吨,比4月日均量增长118%。

  “尤其是5月中旬以来,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明显增加。”北京市城管委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说。

  ——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立案处罚力度

  “责令立即整改,并立案调查予以处罚。”北京城管执法人员近日在朝阳区霄云路35号院检查时,发现一起清运单位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倾倒在一起运输的违法行为。

  据统计,5月份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6.45万家,发现存在问题单位9911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330起。

  “下一步,继续紧盯混装混运、泄漏遗撒等突出问题,促进垃圾分类主体落实责任。”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民参与:提高精准投放率 市场化力量来助力

  记者走访发现,部分社区仍存在桶站配置不齐全、垃圾清运不及时、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精准投放率有待提高,这是下一步要重点做的工作。”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说。

  市场化力量为垃圾分类助力,“爱分类”“绿猫”等再生资源公司除上门回收外,还将业务拓展到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等方面。

  “通过公众号预约上门回收很方便,一公斤还给0.8元环保金奖励。”家住金隅嘉和园小区的张先生说。

  “现在一天能接40多单,明显感觉大家的分类积极性提高了。”“爱分类”回收员李万海说。

  5月份,东城区东花市北里西区分出的厨余垃圾同比增长10%至15%。负责该小区垃圾分类的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权介绍,通过定期公布每个桶站的厨余垃圾分出量,老百姓看到成效,增强了分类信心。

  “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同向发力,有利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通过反哺机制降低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成本。”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王灏说。

  • 相关阅读
  • 端午节假期可以摘口罩吗?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回应

      (抗击新冠肺炎)端午节假期可以摘口罩吗?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回应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端午节将至,中国官方已明确6月25日至27日为端午节假期。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举行的一场新...

    时间:06-07
  • 国家卫健委“掌门人”:公卫服务体系将从五方面“补短板”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国家卫健委“掌门人”:公卫服务体系将从五方面“补短板”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防疫斗争中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

    时间:06-07
  • 正式批准!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进入临床试验

      6月5日,记者从中科院微生物所获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该所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试验申请,I期临床试验将在健康人体内进行安全和剂量测试,这也是全球首个已...

    时间:06-07
  • 王志刚:待国产新冠疫苗可以应用 中国将向全球提供

      (抗击新冠肺炎)王志刚:待国产新冠疫苗可以应用 中国将向全球提供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疫苗仍然是当前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病毒的根本之策。”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7日表示,在完成研制...

    时间:06-07
  • 中国新冠肺炎累计治愈率94.3%

      累计治愈率94.3%!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张佳星 刘园园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分享中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有效做...

    时间:06-07
  • 白皮书:新冠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2.3万 由国家承担

      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

    时间:06-07
  • 目前已有4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并于当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白皮书介绍,目前已有4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开...

    时间:06-07
  • 白皮书:3至5月中国出口口罩706亿只 防护服3.4亿套

      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3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

    时间:06-07
  • 北京市民能摘口罩了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这样说

      今天(6月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并召开发布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的发布会上表示,平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是常态...

    时间:06-07
  • 徐麟:中国媒体关于抗疫的报道是实事求是、真实客观的

      今天(6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关于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原因和责任,西方媒体和中国官方媒体之间,似乎...

    时间:06-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