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细菌感染加剧新冠肺炎患者肺损伤? 新“合影”技术从免疫细胞中找到线索

2020-06-03 08:30:51

来源:科技日报

  细菌感染加剧新冠肺炎患者肺损伤? 新“合影”技术从免疫细胞中找到线索

  提及新冠肺炎及其治疗方案,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抗病毒治疗。然而,临床中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大肆破坏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引发多器官功能衰退,此时细菌也会趁虚而入,在免疫细胞和病毒的“混战”中“渔翁得利”。

  细菌感染如何让新冠肺炎患者的肺脏雪上加霜?会因个体不同产生特异性结果吗?近日,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德喜教授团队分析了两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肺组织样本,对肺组织浸润免疫细胞类型及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肺损伤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致力于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内科学纪事》(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

  用金属元素作“标签” 为不同类型细胞“合影”

  此前,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一直强调重视“病毒继发细菌感染”,降低新冠肺炎重症率、死亡率,关键在于治好继发的细菌感染,这也是“武汉协和治疗方案”的核心。

  “有些危重症病人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继发细菌感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也曾呼吁医务人员关注新冠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危害性。

  陈德喜与这些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基于此,陈德喜带领团队甄选了两例患者的样本,分别是感染新冠病毒但未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以下简称第一例患者),以及新冠病毒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以下简称第二例患者),分别对他们的肺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分析以上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组织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研究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成像质谱流式技术。

  陈德喜介绍,传统的免疫组化分析测试技术往往一次只能检测一种标志蛋白,其中常用的免疫荧光技术最多也只能同时检测几种蛋白,成像质谱流式技术则在同期检测量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成像质谱流式技术采用金属元素作为“标签”,可以实现同一视野下几十个标志物的同时检测,从而判别出细胞的种类或功能,就像是给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合影”,比传统方法的“单人照”更加准确而简便。迄今为止,将这种新型技术用在新冠肺炎免疫学研究的案例十分少见。

  合并细菌感染 CD4+T细胞或为肺部损伤“祸首”

  众所周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冠肺炎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第一例患者的肺组织样本呈现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泡隔水肿、上皮细胞增殖等典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织形态学特征。除了表现出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弥漫性浸润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NK细胞的局部浸润。

  CD4+T细胞是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辅助手”,能指挥身体对抗病毒等外侵微生物。与之不同,NK细胞则是一类无需预先致敏就能非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的出现,表明第一例患者体内进行了一场病毒与免疫细胞的惨烈之战。

  “第二例患者具有细菌性肺炎的典型组织学特征,并伴有肺泡损伤。”陈德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患者组织样本中存有嗜中性粒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的簇状浸润,成熟T细胞(CD45RA和CD45RO)的弥散性浸润,以及NK和DC细胞的散布性浸润,并伴有局部I型胶原蛋白的过表达。

  嗜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抗细菌的主力,常见的伤口化脓实际上就是嗜中性粒细胞“牺牲”后的产物。因此,第二例样本中大量存在嗜中性粒细胞实属意料之中。“不同的是,与第一例患者相比,合并细菌感染者肺组织中,CD45RO+T细胞募集更加明显。这表明,一旦发生细菌性肺炎,CD4+T细胞募集的某些吞噬细胞可能在肺损伤中起主要作用。”陈德喜表示。

  此外,陈德喜团队还发现,危重症患者外周血中巨噬细胞增加,B细胞和T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然而肺脏却显示出不同的结果,T细胞数量增加,表明人体抵抗新冠病毒时,血液和肺脏内部的免疫细胞可能存在重新分配的过程。

  研究还表明,两名患者免疫细胞的浸润分布不同,I型蛋白的表达也不同,具有相互独立的细胞亚群分布,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不同病人对于病毒的免疫反应存在个体性差异。

  “我们期望通过分析两类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免疫学特征,能够对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提示。当然,后续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反应过程。”陈德喜说。

  • 相关阅读
  • 2020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全国范围同步举行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6月6日,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烟台联合举办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大泷六线鱼、黑鲷和许氏平鮋等重要经济物种77万余尾。当日,全国“放...

    时间:06-07
  • 【每日一习话】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习近平: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这段话出自2020年5月24日习近...

    时间:06-07
  • 一个都不能少: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

      编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挂在嘴边、朴实无华而又掷地有声的话语。这句铿锵有力的庄严承诺,昭示着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炽热、隽永绵长的人民情怀,是中国...

    时间:06-07
  •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这些话字字千钧

      联播+|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这些话字字千钧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也是百姓最...

    时间:06-07
  • 四川举行2020年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 检验各级应对能力

      中新网宝兴6月7日电(记者刘忠俊)6月7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四川2020年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举行,此次主演练场设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同时在雅安市宝兴县、芦山县、石棉县和甘孜州应急管理...

    时间:06-07
  • 王志刚谈新冠病毒溯源:科学地应对人类共同威胁是其唯一目的

      (抗击新冠肺炎)王志刚谈新冠病毒溯源:科学地应对人类共同威胁是其唯一目的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病毒溯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科学地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也就是新冠病毒。”中国科学技...

    时间:06-07
  • 吉林市最后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现有确诊病例清零

      6月7日14时,吉林市最后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出院。   这两名患者分别为5月12日确诊的舒兰市本地病例和5月18日确诊的丰满区本地病例,分别为新冠肺炎轻型和普通...

    时间:06-07
  • 白皮书:中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

      (抗击新冠肺炎)白皮书:中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

    时间:06-07
  • 马晓伟回应“中国隐瞒疫情论”:这种说法严重违背事实

      (抗击新冠肺炎)马晓伟回应“中国隐瞒疫情论”:这种说法严重违背事实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面对中国隐瞒新冠肺炎疫情的论调,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7日向中外媒体表示,这种说法...

    时间:06-07
  • 中外关系因疫情变消极?外交部副部长:我们的朋友圈更大了

      (抗击新冠肺炎)中外关系因疫情变消极?外交部副部长回应:我们的朋友圈更大了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我们的朋友更‘铁’了,我们的朋友圈更大了,这是事实。”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7日表...

    时间:06-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