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半个世纪、一方棉田 陈学庚用技术创新改变传统植棉模式

2020-06-08 15:54:28

来源:人民日报

  陈学庚用技术创新改变传统植棉模式——

  半个世纪 一方棉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陈学庚:1947年4月生,江苏泰兴人,新疆石河子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扎根边疆,从事农机研究和推广工作52个年头,突破地膜植棉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克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技术装备难题,推动了新疆棉花生产水平的大幅提升;研发了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机具,在新疆、山东、河北等棉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主导的3项技术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植棉模式,用机械化方式实现棉花生产种植的精耕细作。

  “棉花植株有点偏高,要控制在1米以下……”一大早,73岁的陈学庚就坐在电脑前打开了摄像头,在视频会议中,对河北、山东等地的棉田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在他的推动下,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机械化近两年来已颇见成效,2019年河北省南宫市新增示范区籽棉达到了每亩382.3公斤,并且实现了机械化采收。

  “前几年,每年都要在棉花生长收获的关键节点来回‘飞’个五六次,今年情况特殊,没能去现场,我们就通过互联网沟通。”陈学庚有点遗憾地说。

  “一个人一生中应该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

  在新疆农业机械化领域,一提起陈学庚,大家都熟悉。但没人知道的是,他最初的动力,竟源自一台损坏的压面机。

  1960年,陈学庚随父母支援新疆建设。后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农机学校读了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一家机械厂工作。

  刚刚上班,有同事拿来一台压面机:“你现在没啥事,就来修修压面机吧,修好了,工人就有面条吃了。”

  学的就是机械专业,修个压面机还不是小菜一碟?殊不知鼓捣了半天,也没修好,当时,陈学庚感觉颇下不来台。“看来实践与理论的距离很远啊”,他暗下决心,要趁年轻多学习、多实践。

  经过大半年用工考察,厂里决定派他当派工员,这本是个美差。

  “我不去,我要进车间!”他说。

  “放着舒服的工作不干,非要自己找累受。”有人背后这么说。

  可他心里明白,当了派工员,自己离技术就远了。

  进了车间,陈学庚买了一大摞机械书籍,悉心钻研,在老师傅带领下,慢慢成长为技术骨干。

  在车间干了一年,车钳洗刨等基本技能,陈学庚就已经全部学会了,不甘现状的他,干起了技术革新,带着团队研制出磨缸机、水力测功机、缸套离心浇注机、大型顶车机等设备。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陈学庚已小有名气,带动了当地农机具修理设备的革新。

  荣誉越来越多,陈学庚的职务也不断提升,从机械厂技术员、副厂长、厂长,到团机务科科长、副团长兼总工程师、师农机服务中心主任。1992年2月,原本可以继续担任业务领导职务的陈学庚,选择到新疆农垦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我喜欢做业务,就想坚持干下去,一个人一生中应该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

  “不跟着到地里走一走,就研制不出好农机”

  陈学庚研制出的农机,因为十分好操作,被团场干部职工亲切地称为“傻瓜机子”。“要让农机往地上一放,就能干活,不能在演示会上操作没问题,到了职工手里就玩不转了。”

  要想生产出便于操作的农机,必须深入生产一线。每逢机械作业高峰季节,陈学庚就带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农机实际使用情况,把反映的问题和使用机具的经验记录下来。回去后修改图纸,在下一批农机具生产时,就把之前的缺陷全部弥补并加以改进。

  有一年,农机户陈继华发现自己买的精量播种机上的开沟固定杆焊接工艺有缺陷,准备过几天再反映这个问题。没想到没过多久,新批次的农机已经将这个问题解决了。陈继华惊讶地说:“这样的更新速度,真是想到我们农户心坎里了!”

  2006年春天,有农户反映,播种机覆土花篮在设计上有问题。陈学庚马上带技术人员去地里察看,连夜制定修改方案、更改图纸,把新农机赶做出来。怕耽误了春耕生产,第二天,他又亲自送去。“我们就是为农业服务的,你心里装着农户,农户心里必定装着你,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陈学庚说。

  陈学庚研制的农机不仅好用,还便宜,曾有外国专家听说他研发的一种播种机售价只有4万元,说什么都不相信,这么大的机器,在国外价格得贵好几倍。

  为了给团场农机户省钱,陈学庚经常把零配件放在团场,随时为农户改装机器,大大缩减成本、提升劳动效率。

  每当新机型设计出来,他都和大伙一起去地里试验。在观察样机运转情况时,陈学庚经常忘了自己已经70多岁了,趴在地上察看,一趴就是半个小时。在试验中,陈学庚还习惯跟着农机边走边观察,作业现场,尘土飞扬,常常弄得土头土脸。他满不在乎,“搞农机研究就要深入一线,不跟着到地里走一走,就研制不出好农机”。

  “既然干了这行,就得留下点什么,否则会遗憾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新疆棉花生产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1982年新疆棉花面积仅占到全国的4.9%,总产量占全国的4%,平均单产低于全国水平18%。

  1979年,兵团石河子垦区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在7.5亩地上试验种植棉花,结果增产35%,但人工铺膜一天只能铺4分地。铺膜后,要靠人工在地膜上点种,进度慢、劳动强度大……

  看到职工铺膜时的辛苦,陈学庚心疼不已……经过几个月集中攻关,陈学庚团队研制出可进行联合作业、实现膜上打孔穴播的铺膜播种机,日工效120亩至150亩。地膜覆盖技术得以推广,促成新疆棉花产量第一次提升。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疆棉花种植又遇到瓶颈,亩播种量4公斤至6公斤,大水漫灌,肥料利用率不到30%,加之人工成本高,使得利润更微薄了。

  “每到4、5月的定苗期,全员定苗,棉花地里人山人海。”陈学庚看到种棉花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困扰,就开始琢磨定苗问题。

  看场地、采数据,陈学庚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一次作业完成8道工序的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形成11个系列新产品。很快,精播机在南北疆打开了局面,201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36.6%,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随后几年,棉花种植在新疆形成全程机械化生产局面。

  有人说,他就像一个“主攻手”,看到机会来了,就会冲上去抓住。现在,陈学庚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残膜回收机具的研制中,“既然干了这行,就得留下点什么,否则会遗憾的。”

  一生执着 乐在其中(记者手记)

  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一个中专毕业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并当选工程院院士,靠的是什么?我们在陈学庚执着坚守、一生奉献中,找到了答案。

  有人问陈学庚,搞农机研究苦不苦、累不累?他回答:“从事农机研究工作既苦又累,但是为农业发展解决了问题,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我乐在其中。”

  半个世纪以来,陈学庚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大田里、实验室里、车间中。如今年过古稀,他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正是这样一种对事业的执着,支撑着他一路不断攻坚克难、永不懈怠。

  陈学庚将对事业的执着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脚踏实地,奋勇前行,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也是对社会做出的一份贡献。

  李亚楠

  • 相关阅读
  • 王毅:希望英国尊重中国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权利

      王毅:希望英国尊重中国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权利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6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英国首席大臣兼外交大臣拉布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英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两个大国...

    时间:06-09
  • 杨家沟巨变(决胜2020)

      杨家沟巨变(决胜2020)   一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艄公呦呵来把船来搬?   ……   陕北...

    时间:06-09
  • 楼房搬得进 饭碗端得稳 广西平南县易地扶贫搬迁做好后续扶持

      广西平南县易地扶贫搬迁做好后续扶持  楼房搬得进 饭碗端得稳   吃过早餐,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陆荣泽和父母出门上班。这种城里生活,3年前他想都不敢想。   变化来...

    时间:06-09
  • 坚持绿色发展 绽放生态之美

      西安浐灞生态区实施多项治理工程——  坚持绿色发展 绽放生态之美   今日浐灞不一般。   自2004年成立之初,西安浐灞生态区便确立了“生态立区、产业兴城”的发展思路。十几年来,浐灞从曾经的...

    时间:06-09
  • 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新知新觉)

      使命越艰巨越要汇聚合力 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新知新觉)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实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70多年...

    时间:06-09
  • 城市会“思考” 管理更高效

      北京海淀区提升数据采集与应用水平  城市会“思考” 管理更高效   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一排排大屏幕跳动着各种数字。居民小区周界、消防通道、停车场、电梯轿厢、地下管网、充电...

    时间:06-09
  • 课从“云”中来 互联网改变着西藏的教与学

      互联网改变着西藏的教与学  课从“云”中来(解码·网络扶贫)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提出,把网络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把信息基础打得更...

    时间:06-09
  • 让“新就业形态”茁壮成长(人民时评)

      让“新就业形态”茁壮成长(人民时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批新技术新业态脱颖而出,也催生了新就业形态。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制定规范“新就业形态”的相关法律。对此,习近平总...

    时间:06-09
  • 南方暴雨,北方炙烤,网友:急需“南水北调”!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郎朗)最近的天气让南北方的小伙伴们都不太好过。   南方上空的“水龙头”进入6月份以来就没关上过,暴雨不断;北方则骄阳似火,最高气温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网友形容:“你...

    时间:06-09
  • 北京将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 完善监测站

      本市将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  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赋予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监测职责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就本市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

    时间:06-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