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回望母亲河

2020-06-09 08:53:1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黄河,从世界屋脊出发,九曲蜿蜒,奔流入海,不舍昼夜。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养育了无数炎黄子孙,也哺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

  万里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过青铜峡,到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全长397公里。8日下午,在宁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吴忠市城区段,了解当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

  黄河在宁夏境内虽然不到其总长的十四分之一,但历史上早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千百年来,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历代开凿的引黄古渠千秋流润、惠泽至今,造就了宁夏平原丰富而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也成就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称号。

  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也是黄河干流上的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灌排委员会称赞它为世界灌排工程的典范,代表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宁夏中卫,浩瀚无垠的腾格里大沙漠与一泻千里的黄河相会,成就了王维的千古名句。中华黄河坛、中宁枸杞博物馆、灵武黄河书院、青铜峡黄河楼、银川黄河小镇,一批标志性建筑先后开工建设,为古老的黄河增添了新的风景。

  黄河造就了宁夏平原,至今仍然以充沛的水源、肥沃的泥沙、丰盈的文化哺育着这块土地。

  治理黄河一直是历代安民兴邦的大事。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萦绕于心、谋划于胸。

△2019年8月14日,朝霞下的黄河乾坤湾景色。

  2019年8月,习近平来到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视察,他语重心长地说:“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对于“生病”的母亲河,习近平一直念兹在兹。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对于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沿黄省区考察调研时尤为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满怀对母亲河的赤子之情,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黄河治理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掌舵领航。

  “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从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本能冲动,到尊重规律、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黄河治理的实践背后,体现出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之变。

  “70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他深刻指出:“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就像滚滚东流的黄河一样,奔腾不息。

  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易经》《道德经》,到四书五经,这些中华文化元典大都产生于黄河流域。在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夏儿女的血管里,都奔流着一条黄河。

  从二七大罢工到西路军西渡黄河,从大别山到桐柏山,从转战陕北到淮海战役,从焦裕禄的兰考到红旗渠的林州……中华儿女在拼搏奋斗中,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正如习近平所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跟着总书记一起回望母亲河,从“三年两决口”到70年岁岁安澜,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从拼搏奋斗中坚定文化自信,黄河,必将成为一条永远造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 相关阅读
  • 宁夏向哥伦比亚卡萨纳雷省捐赠防疫物资

      中新网银川6月9日电 (李佩珊 石羽佳)6月9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向哥伦比亚卡萨纳雷省捐赠的500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1000只医用颗粒物防护口罩、15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从银川启运,助力当地新冠...

    时间:06-09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180件代表建议统一交办 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办会9日在北京召开。今年大会期间代表们共提出建议9180件,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比去年增加1020件,增长12.5%...

    时间:06-09
  • 高校疫情防控研讨会在京召开 已有近7000名毕业生返校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陈杭)今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共约24万人。6月6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在京高校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自愿返校,截至6月8日,已有30所高校的6888名毕业生返校。   记者9日从“常态...

    时间:06-09
  • 南方的雨还要下10天!这大水中的一幕幕画面让人揪心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9日电 (郎朗) 最近几天,南方暴雨如注,由此引发的灾情也牵动人心。   据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消息,灾害已造成江西、湖南、广西等8省(自治区)45市(自治州)200个县(市、区)176.3万...

    时间:06-09
  • 中方高度赞赏菲外长多次表态支持涉港国家安全立法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9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赞赏菲律宾外长洛钦多次表态支持涉港国家安全立法。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洛钦6月8日就中菲建...

    时间:06-09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 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

    时间:06-09
  • 中国七举措力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办公厅9日通过官网专门发布通知提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试验田,是促进科技...

    时间:06-09
  • 天津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天津市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6月9日6时至14时30分,天津市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为中国籍),累计21例(境外输入20例),其中解除医学观察9例、尚在医学观察10例、转为确诊病例2...

    时间:06-09
  • 切实把政策“含金量”变成发展“生产力”

      切实把政策“含金量”变成发展“生产力”  实现“最大政策效应”,才能做到“心里有数,脚下有路”。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在投向群众和企业,这是“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作者:腾扬阳...

    时间:06-09
  • 民航局: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

      中国民航局: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周音)记者9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民航局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实施方案》。民航局表示,按照积极稳妥、有...

    时间:06-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