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呼伦贝尔阜丰助力脱贫攻坚

2020-06-19 13:44:13

来源:新华网

  六月的呼伦贝尔,满眼绿色,25岁的张丽娜心情格外高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她负责的商务接待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忙。在她心里,“忙”就是对公司最好的回报。

  一年前,是贫困户的张丽娜在青岛打工。而自返乡后到家门口的公司上班,一年间,她不仅帮家里把欠债都还了,还脱了贫。

  张丽娜在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公司里像张丽娜一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职工近700人,目前他们都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家企业一个产业

  2010年,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呼伦贝尔阜丰公司”)在扎兰屯市建成投产。

  彼时,紧挨着厂区的高台子村没有多少人种玉米。因为当地没有加工企业,种出来的玉米要么做了青贮饲料,要么卖不上好价格。不挣钱,村民们没有种植积极性。

  呼伦贝尔阜丰公司入驻后,开始大量收购玉米,价格有保障,种植玉米的农民越来越多。

  高台子村农民张广臣曾是贫困户,生活主要靠种地维持,一家几口人挤在小土房里,日子过得拮据。呼伦贝尔阜丰公司落地后,张广臣看着村里种植玉米的人家都逐渐富起来,也四处借钱承包100多亩地种玉米,收入有了保障。后来,张广臣妻子进入呼伦贝尔阜丰公司工作,有了稳定收入。2017年,他家顺利脱贫。

  通过10年发展,呼伦贝尔阜丰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玉米全产业链条。

  数据显示,扎兰屯市的玉米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70万亩,玉米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也由年不足4%达到50%以上,玉米种植业成为扎兰屯市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呼伦贝尔阜丰公司总经理赵兰坤说,公司在扎兰屯市累计投资达110亿元,年精深加工玉米220万吨,带动扎兰屯市6.9万户农户种植玉米,其中1.1万户是贫困户。公司针对贫困户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收购,对家中无劳动力的采取上门收购,并且收购价高于市场价,粮款即时结算。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3061万元,户均增收2780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6月7日,在呼伦贝尔阜丰公司包装车间里,彭宇和十几名同事在流水线上忙碌。32岁的贫困户彭宇是近郊村民,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后来返乡承包土地搞种植也没挣到钱。2018年,他进入呼伦贝尔阜丰公司工作,每年工资5万多元,工作稳定后,他结婚生子,家里也顺利脱贫。

  彭宇说,厂里除了按时发工资,对贫困户职工还有额外帮扶和福利,生活上也提供很多便利,例如员工宿舍每个人每月只收10元。

  赵兰坤介绍,目前公司岗位有5850个,本地化率已超过80%。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公司开辟了绿色通道,降低用工标准,强化学习培训,除极特殊情况基本全员接收。已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659人,年人均工资收入50000余元,基本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另外还有10000多人直接或间接受益。

  2019年4月,扎兰屯市正式退出内蒙古自治区级贫困县序列。扎兰屯市扶贫办副主任刘兴旺说,扎兰屯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能顺利脱贫,产业扶贫起到很大作用。呼伦贝尔阜丰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拉动和带动作用非常大。

  刘兴旺认为,呼伦贝尔阜丰公司通过对玉米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带动当地玉米种植产业发展,让农民增产增收。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经过多年探索,呼伦贝尔阜丰公司走出了一条助农致富路径,打造了产业扶贫样本。

  赵兰坤说,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呼伦贝尔阜丰公司将继续发挥产业扶贫的功能和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几年,公司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预计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他表示,公司力争在扎兰屯市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玉米加工能力超过300万吨,工业总产值超过120亿元,上缴税收超过7亿元,出口创汇超过6亿美元,职工人数超过1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超过60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发挥更大作用。(郝芳芳)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欧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

    时间:06-23
  • 强降雨引发多地洪水 长江水利委员会部署防洪应对工作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受近期持续降雨影响,长江流域多条支流多站发生超警及以上洪水,其中,岷江大渡河上游发生超保洪水,乌江下游发生较大洪水过程。6月22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召开会商会...

    时间:06-23
  • 后疫情时代,孩子的艺术培训班还在吗

      后疫情时代,孩子的艺术培训班还在吗  5月2日,“HAPPY MOMA儿童美术馆“的孩子们在北海公园上户外绘画课。大周供图  孩子是重点保护对象,艺术也不像语数外那样“刚需”。  ----------------  ...

    时间:06-23
  • 重庆沙坪坝区:“清水绿岸”整治带来城市精管善治

      新华社重庆6月23日电 题:重庆沙坪坝区:“清水绿岸”整治带来城市精管善治  新华社记者周凯  小桥流水、草木葱翠,清晨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清水溪畔,几只白鹭翱翔其间,两岸打太极、散步...

    时间:06-23
  • 国家防总检查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6月17日至21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率国家防总检查组检查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检查组实地检查了江西、湖南两省长江干堤及湖区重点堤防、重要城...

    时间:06-23
  • 北京: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全力做好患者救治

      蔡奇到地坛医院检查时强调   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全力做好患者救治   本报讯(记者 祁梦竹 高枝)昨天上午,市委书记蔡奇到地坛医院检查并慰问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他强调,救治患者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

    时间:06-23
  • 中国北斗全球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窗口重新确定

      我国北斗全球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窗口重新确定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任务推迟后,重新发射的窗口确定为6月23日9时43分。(李国利、杨欣)...

    时间:06-23
  • 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已半年,好政策如何可持续

      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已半年,好政策如何可持续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目录公布已经半年了,各地落实情况如何?如何通过医保进一步撬动“三医联动”改革(即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让老百姓吃上更加放心、...

    时间:06-23
  • 教育行政执法,从“一阵风”到“常态化”

      教育行政执法,从“一阵风”到“常态化”  2019年1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权责清晰、权威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政府统筹、部门合...

    时间:06-23
  •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新发地暴露人员发病已进入尾声

      薯片还能吃吗?吃东西会感染新冠吗?白岩松提问疾控专家详解   6月21日,百事公司通报北京一家工厂有员工确诊新冠肺炎后,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当晚,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出现8名确诊病...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