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2020-06-19 14:45:25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由此,我国国家安全体系涵盖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太空、生物等多领域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国家等行为体有效防范由各类生物因子、生物技术误用滥用及相关活动引起的生物性危害,确保自身安全与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全球化时代各国在生物威胁面前,脆弱性和不安全感是普遍存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更加凸显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强调准确评估安全形势,更强调安全能力建设,要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完善顶层设计,尽早出台国家生物安全法。2019 年 10 月,国家生物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明确了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总体要求,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根本目的,以及保护生物资源、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防范生物威胁等主要任务。要从法律和战略的高度,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机制;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部门、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的职责。

  建设生物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从源头检测和遏制生物威胁。要大幅度提高生物预警和防御能力,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定期开展国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信息平台体系建设,确保及时通报疫情,保障全社会知情并能迅速采取行动。此外,需要强化公共卫生素质教育,提高全民应对意识与行动自觉。

  动员所有力量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要统一各方面力量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优化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同企业、医务工作者、科学家、教育工作者、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国际合作伙伴等不同主体间的协调,采取协作、多部门和跨学科的方法共同开展生物安全工作。加强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发挥企业在生物医疗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强有力作用。建立重要公共卫生资源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确保供应链的弹性和稳定性。

  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基础研究,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要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有计划地超前部署生物技术前沿尖端技术研究。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关键作用。加强我国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的创新研发,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加强生物安全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加强公共卫生教育的国际合作,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人才队伍建设要围绕专业化发力,要为人才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土壤和养分。

  生物安全关系到人民福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国际关系,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面临现实而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因此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作者:赵磊,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关系与“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教授)

  • 相关阅读
  • 文旅部:中高风险地区暂缓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和《...

    时间:06-23
  • 中国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胡煦劼 摄   中新网6月23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胡煦劼 摄...

    时间:06-23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欧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

    时间:06-23
  • 强降雨引发多地洪水 长江水利委员会部署防洪应对工作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受近期持续降雨影响,长江流域多条支流多站发生超警及以上洪水,其中,岷江大渡河上游发生超保洪水,乌江下游发生较大洪水过程。6月22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召开会商会...

    时间:06-23
  • 后疫情时代,孩子的艺术培训班还在吗

      后疫情时代,孩子的艺术培训班还在吗  5月2日,“HAPPY MOMA儿童美术馆“的孩子们在北海公园上户外绘画课。大周供图  孩子是重点保护对象,艺术也不像语数外那样“刚需”。  ----------------  ...

    时间:06-23
  • 重庆沙坪坝区:“清水绿岸”整治带来城市精管善治

      新华社重庆6月23日电 题:重庆沙坪坝区:“清水绿岸”整治带来城市精管善治  新华社记者周凯  小桥流水、草木葱翠,清晨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清水溪畔,几只白鹭翱翔其间,两岸打太极、散步...

    时间:06-23
  • 国家防总检查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6月17日至21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率国家防总检查组检查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检查组实地检查了江西、湖南两省长江干堤及湖区重点堤防、重要城...

    时间:06-23
  • 能力显著提高!北斗三号卫星全面国产化

      能力显著提高!北斗三号卫星全面国产化 助推国产芯片发展   北斗系统是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

    时间:06-23
  • 北京: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全力做好患者救治

      蔡奇到地坛医院检查时强调   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全力做好患者救治   本报讯(记者 祁梦竹 高枝)昨天上午,市委书记蔡奇到地坛医院检查并慰问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他强调,救治患者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

    时间:06-23
  • 中国北斗全球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窗口重新确定

      我国北斗全球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窗口重新确定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任务推迟后,重新发射的窗口确定为6月23日9时43分。(李国利、杨欣)...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