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90后”航天新人逐梦苍穹:多一分严谨就多一份底气

2020-06-23 15:37:1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董淑云 通讯员 高崇芮):6月23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发射指令的发出,山谷中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飞冲天,直奔苍穹。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北斗导航工程的全部发射任务,标志着北斗导航工程具备向全球开通导航服务的能力。

  “来发射场之前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指挥岗,又是北斗组网的最后一发。”1994年出生的许哲琪,是长三甲研制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

  “90后”新人站上指挥岗位

  这一次发射,是许哲琪第一次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

  测量系统指挥岗是一个协调统筹的角色,要求担任指挥的人员根据日程工作安排,与相关岗位及技术负责人沟通后发布每天工作,调动系统人员配合,时刻关注前后端工作情况,向发射队及时汇报。

  “来到发射场以后,还是会紧张,”入职不到一年的她坦言,“每天必须加班看测试细则和操作规程,觉得自己多熟悉一些细则和规程,就多一份底气。发射队的很多老师和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在成为一名航天人之前,许哲琪对火箭最大的印象就是新闻报道中雷霆万钧、一飞冲天的瞬间。“当时就觉得,这么大的火箭,要飞起来,还要把卫星精准送入轨道,太不容易了。”她说。

  “毕业时,火箭院在我们学校没有宣讲会,我跑了三个不同的学校,同时在网上也投了简历,才成为航天人中的一员。”

  许哲琪的航天梦想,还要从一次宣讲会说起。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了一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宣讲会,航天人一代代接续奋斗的故事,让她深受感动和鼓舞,从此她就认定干航天工作能实现人生价值,下定决心要成为火箭研制队伍中的一员。

  把严慎细实落到实处

  参加工作第一年,许哲琪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步工作都要严慎细实,而这种意识正是在反复试验中不断加深的。

  “严慎细实不是光说说的,也不是假大空的,要正儿八经做到实处!”入职以后,许哲琪也逐渐学会了火箭研制人员的认真执着、严慎细实。她的师父黄皓,就是身边的榜样,激励着她不断成长。

  刚入职时,为了学习与火箭相关的知识,下班后许哲琪会在办公室看看设计图,学习相关文献。她发现几乎每天黄皓都在加班,他一定要把当天的工作做完才下班,从不拖到第二天。

  在许哲琪心中,黄皓是一个耐心的好师父。但有一次,因为自己对待试验不谨慎,师父差点发了脾气。

  刚接触综合试验时,许哲琪还没有树立产品把控的概念。在一次接线时,她从线上削下来一段3毫米左右的胶皮,由于胶皮比较小,就没有及时扔进垃圾桶,而是随手放在了桌上。

  黄皓看见后,严厉地对她说:“这属于人为制造多余物,桌上很多插孔、插头,这么小的胶皮随手放在桌上,极可能造成堵塞!”

  通过这件事,许哲琪更加明白,每一次发射成功,都离不开每个人对细节的把控,但凡有一个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所以以后在做试验时,要更加关注细节,更加严谨。

  6月23日9时43分,长三乙遥六十八火箭点火升空,看着屏幕上的发射直播画面,测试间里的许哲琪不禁眼噙热泪。而初次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的经历,更让她感受到自己要学的“真的是不是一般地多,尤其是来基地之后”。

  在火箭院的研制队伍中,像许哲琪这样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还有很多。正如火箭院团委书记、长三乙遥六十八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副书记李迪克所说:“北斗发射任务持续20年,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离不开航天精神的传承。要问航天精神是如何传承的?就是像一线的航天人一样,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 相关阅读
  • 税务总局:将加大对冒用个人身份信息涉税非法行为打击力度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孙韶华)《经济参考报》6月23日刊发题为《税务总局:将加大对冒用个人身份信息涉税非法行为打击力度》的报道。文章称,22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为维护正常...

    时间:06-23
  • 国务院紧急发布2020年第3号令

      国务院紧急发布2020年第3号令  6月2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第3号预警》: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

    时间:06-23
  • 青海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全面保护天然林

      中新网西宁6月23日电(李江宁 文思睿)23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青海省出台《青海省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该省天然林保护从周期性、区域性的工程措施逐步转...

    时间:06-23
  • 全球首个“隔音隧道”贯通于京雄高铁

      ◎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甘辛   6月21日,位于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区段,全球首个适用于时速350km/h全封闭声屏障工程的“隔音隧道”建成。   据悉,该声屏障工程全长847.25米,主体结构采...

    时间:06-23
  • 山西出台一揽子政策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新网太原6月23日电 (吴琼)“今年山西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233045人,毕业生总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山西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稳就业...

    时间:06-23
  • 广东78个地块土壤污染超标 将设省级防治基金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3日在广州召开,审议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间:06-23
  • “无人驾驶塔吊”亮相广州最大在建安置区安全生产观摩会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 (郭军 严定佳 许仲毅)6月23日,广州市2020年房屋建筑(含管廊)“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羊城行”现场观摩会在中建四局一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北站安置区项目举行。观摩会上,“无人...

    时间:06-23
  • 交通运输部:逐步推动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应用

      交通运输部:逐步推动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应用  人民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乔雪峰) 23日上午,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也就是第55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的部署圆满...

    时间:06-23
  • 飞天

      6月23日9时43分   北斗导航全球组网收官之星划破长空   发射成功   人民托举北斗   北斗服务人民   时光流转   50年前   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缓缓划破夜空...

    时间:06-23
  • 中国法院如何以“严”禁毒?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中国法院如何以“严”禁毒?   中新社记者 张素   近五年来,全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3万多起,打掉制贩毒团伙3万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8万名,缴获各类毒品406吨。“总的看...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