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来自这里——“希望的田野”上的全国土地日报告

2020-06-25 21:11: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来自这里——“希望的田野”上的全国土地日报告

  新华社记者王建、宋晓东、周楠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在第30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新华社记者深入黑龙江、河南、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发现,各地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希望的田野上,生机盎然,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土地整治,薄地变“宝地”

  盛夏时节,在黑龙江垦区前进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大户盛军的400亩水稻连成一片,绿油油的稻苗长势喜人。前些年,这个地块有4亩多水泡子,不仅连不成片,还影响粮食产量。

  地块的变化,得益于前进农场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盛军说,土地整治后,水泡子被填平,不但增加了耕地,还实现了土地平整、水渠相通、稳产高产的目标,亩产达到1000多斤。

  黑龙江省宾县坡耕地面积大,侵蚀沟较多,黑土流失严重。当地通过秸秆填埋覆土等技术,实现侵蚀沟填埋再造复垦。目前,宾县利用这项技术,已完成5条、1602.6延长米、面积9.66亩的坡耕地侵蚀沟秸秆填埋复垦,为治理侵蚀沟走出一条新路。

  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说,去年玉米生长季节,雨水较大,复垦耕地的作物不但没有受到内涝灾害,还喜获丰收。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丁宏权说,通过土地整治项目,仅去年全省就增加约6万亩耕地,同时还把一些薄地变成了高产良田。

  今年,河南省商水县张庄乡种粮大户邱守先种的小麦迎来丰收,亩产达到1300斤。前些年,农田基础设施不好,有的年份遇到旱情,亩产只有五六百斤。

  这些年,商水县投入大量资金对农田进行改造和提升,建成了5万亩旱涝保收高产农田。当地农业部门数据显示,改造后的高产农田,比改造前亩产量提高230斤左右。

  耕地保护,守好沃土良田

  近些年,一些地方耕地退化,土壤板结,患上“化肥依赖症”。河南省西华县西华营镇种地“老把式”曹自堂种了几十年地,从一亩地化肥用量10斤到100多斤,耕地“越吃越馋”。

  “耕地越来越板结,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保护耕地,曹自堂开始尝试使用生物制剂对土壤进行修复。他进行了试验,同样的高温天气,土壤修复地块玉米籽粒饱满,亩产达到了1400斤,其他地块则出现减产。

  为推动土壤修复和农业绿色发展,西华县拿出专项资金,开展“减肥”行动。通过种子肥料同播,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不少农民化肥用量减少20%,土地更绿色健康。

  有的地方还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守好沃土良田。湖南省华容县三封寺镇泰和村种粮大户敖文华对绿肥作物紫云英的好处深有体会。

  敖文华说,紫云英富含有机质,还田后改善了土壤结构,产出的稻谷、芥菜先后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被当地专业合作社高价收购,收入增加了两成。

  耕地是农业之基。针对黑土地退化现象,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耕地轮作休耕、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黑土地保护措施,让黑土地更黑更“有劲儿”。

  高标准农田,端稳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省庆安县东禾农业有机水稻高标准农田基地,“方田化”的稻田规整有序,沟渠相连,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蔚为壮观。田间竖立着一个个微型气象观测站,显示着当前的温度、降水等数据。

  “这些数据对水稻生长极其重要,如果某些数据超过正常值,就会发出预警,田间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该基地负责人杨晓萍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改善提升了黑土地生产条件,增强了土地产出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说,黑龙江省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等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中国饭碗”里装上更多“龙江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藏粮于地”的重要手段。截至去年,黑龙江省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548万亩,今年将再建设843万亩高标准农田。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2020年底,我国将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让中低产田实现高产稳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

  • 相关阅读
  • 广西大化:联建联养 特色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四个极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当地的特色品种七百弄鸡的养殖和深加工,给当地的贫困户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在广西河池...

    时间:06-27
  • 广西罗城:“双高”甘蔗基地“加减法”助力脱贫

      甘蔗是广西不少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冲洞村有着50年的甘蔗种植历史。近几年,政府在那里做起了甘蔗“双高”基地的“加减法”,帮助冲洞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眼下,正是糖料蔗快速生长的季节,在罗城...

    时间:06-27
  • 江西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系中国籍留俄学生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系中国籍留俄学生   中新网南昌6月27日电 (吴鹏泉)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7日通报,26日0-24时,该省新增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例,系...

    时间:06-27
  • 河南出台意见 依规依纪依法履行监督专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红艳   6月18日,在接受河南省荥阳市纪委监委派出五龙产业集聚区纪检监察工委的提醒谈话后,被监督单位执法人员张某某说道,“感谢组织提醒,我一定吸取教训,坚决严格要求自...

    时间:06-27
  • 北京新增17例确诊病例 16天累计增加297例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新增17例确诊病例 16天累计增加297例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6月2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北京市卫生...

    时间:06-27
  • 应急管理部: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应急管理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从全面掌握情况、畅通信息渠道、有...

    时间:06-27
  • 中美科研人员联手揭秘5亿年前节肢动物头部口板特征

      中新网昆明6月27日电 (记者 刀志楠)记者26日从云南大学获悉,北京时间25日,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以报道形式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刘煜研究员、...

    时间:06-27
  • 特色产业助力 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助力 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

    时间:06-27
  • 全面小康 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这是一首幸福之歌   踏上幸福桥 道路越走越宽阔   这是一首奋斗之歌   古城雄姿 五彩缤纷披新装   这是一首梦想之歌   一个都不能少 追梦圆梦在今朝   《阿佤人民唱新歌》   ...

    时间:06-27
  • 上海报告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6月26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2例,其中来自巴基斯坦1例,来自新加坡1例。   病例...

    时间:06-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