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祁连山国家公园首个荒漠猫专项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0-06-29 17:58: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6月29日电 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该局委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的一项调查初步确定,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分布着较高密度的荒漠猫种群,是现阶段我国较容易目击荒漠猫的区域。

  该科研团队历时30多天,采用晨巡、夜巡,采集粪便、布设红外相机、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荒漠猫种群分布、结构、生态学行为和威胁现状研究。调查范围涉及国家公园内门源回族自治县老龙湾、祁连县油葫芦、天峻县苏里等区域,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据了解,这次调查中18台相机9天内共探测荒漠猫13次,工作人员共目击荒漠猫7次;采集到粪便样品133份、荒漠猫尸体样品3次。“长期以来,荒漠猫活动隐秘,种群数量较少,如此高的遇见率可以初步确定,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范围内荒漠猫分布较广。”科研团队野外调查工作负责人刘炎林表示。

  团队成员严频发回忆,5月17日22时左右,调查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夜巡时,发现一个黑影出现道路左侧的沙棘林中。“我们赶紧停车拍照观察,这种酷似猫的动物盯着我们看了几秒钟就迅速跳上土坡,钻进灌木丛了。”经过工作人员分析辨认,确定这是一只荒漠猫。

  下一步,该团队将通过为荒漠猫佩戴颈圈,深入研究其活动规律、家域面积、种群结构、繁殖等行为学及威胁现状,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后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荒漠猫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猫科动物中唯一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目前我国关于荒漠猫相关记录有限。严频发表示,此次专项调查不仅开启了祁连山国家公园荒漠猫的系统调查,同时还发现白唇鹿、马鹿等有蹄类,高原鼠兔等小型哺乳动物及鸟类数量丰富,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良好。(记者周喆、沐铁城、史彧)

  • 相关阅读
  • 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发通知 公布高考相关安排和日程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消息,北京教育考试院29日下发《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工作的通知》,对今年高考考试时间、评卷和成绩发布等作出...

    时间:06-30
  • 福建进一步放宽放开落户限制 两城市取消连续居住年限要求

      福建进一步放宽放开落户限制 福州、厦门取消连续居住年限要求   福建公安部门消息,近期,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措施》,提...

    时间:06-3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这是《习近平谈治...

    时间:06-30
  • 王毅同埃塞俄比亚外长格杜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9日同埃塞俄比亚外长格杜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国同埃塞俄比亚是好朋友,好伙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同埃塞一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双...

    时间:06-30
  • 两部门向3省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3省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支持地方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6月29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四川、贵州、湖南3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受...

    时间:06-30
  • 两部门向3省紧急预拨1.5亿资金支持地方抗洪抢险救灾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公号消息,6月29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四川、贵州、湖南3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受灾地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资料图:6月27日,四...

    时间:06-30
  • 第一报道|面对全球新挑战 习主席的这些论述启迪世界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2019年6月 习近平主席接连四次出访 创造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纪录 繁忙“外交月” 习近平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亲自开展双多边外交 为国际合作和全球...

    时间:06-30
  • 诋毁中非关系的任何企图都是徒劳的

      诋毁中非关系的任何企图都是徒劳的(钟声)  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富成果,彰显关键时刻中非“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却对此耿耿于怀,时隔一周竟然煞有...

    时间:06-30
  • 太空采矿,第一铲该从哪挖

      太空采矿,第一铲该从哪挖  本报记者 金 凤   此前,据外媒报道,美国发布了一份名为《太空资源开采和使用的国际支持保障》的文件,为将来美国进入太空,尤其是前往月球和小行星开采太空资源正式确立...

    时间:06-30
  • 单细胞组学技术施“援手” 人类巨噬细胞的基因全貌有望呈现

      单细胞组学技术施“援手” 人类巨噬细胞的基因全貌有望呈现  本报记者 叶 青  一直以来,对人类巨噬细胞起源和发育的研究困难重重,因为在发育早期巨噬细胞不但极其稀少,更无法示踪标记。暨南大学基...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