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对战病毒,陈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20-06-29 19:25:06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6月2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陈薇团队关于新冠病毒抗体研究的又一项重磅成果。

  此时,距离她受命率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赶赴武汉,展开应急科研攻关还不到5个月时间。

  陈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她开始与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0日,完成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

  4月12日,疫苗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速度不可思议,但熟悉陈薇的人却知道这是常态,也是必然。

  还记得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凭着科研直觉,她预判自己正在攻关的ω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判断,她主动请缨,率课题组第一时间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

  身着厚重防护服,一般人在这个实验室里待上五个小时,就会缺氧头痛,但陈薇坚持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不仅如此,为了能在实验室多工作一会,她在进去之前不吃不喝,还要穿上成人纸尿裤。

  最终,她带领团队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鼠疫、炭疽、埃博拉……陈薇的研究对象称得上“可怕”。她却觉得,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为国家铸造“生物盾牌”的强烈愿望,促使陈薇在生物防控战场开展前瞻性研究,愈战愈勇。

  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

  2014年初埃博拉疫情暴发引起全球恐慌。当年12月,陈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同时也是首个冻干剂型埃博拉疫苗。次年,陈薇团队就走进了塞拉利昂,在当地开始了Ⅱ期临床试验。

  这样的速度令人振奋!

  究其缘由,早在2006年,大多数国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敏锐地认识到,“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为此,她对这个烈性病原体提前展开相关研究,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

  有人问她“埃博拉是什么?”“你做埃博拉疫苗有谁用?”当时陈薇没有回答。

  疫情暴发后又有人问,“如果没有埃博拉疫情的暴发,你们做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

  陈薇回答:“如果疫苗没有应用,我觉得很庆幸,至少全世界人民都是安全的。这种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常态。很多前辈、老一辈科学家,我不知道他们一辈子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一旦国家或军队需要,他们总能拿出并展示出军队的力量,无论是SARS、禽流感、汶川地震、奥运安保,还是埃博拉疫情。”

  当地医务工作者兴奋地把陈薇抛向空中,庆祝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开展临床试验取得成功(2015年11月10日 张学文摄)

  正因如此,新冠肺炎疫情袭来,陈薇带领团队再次创造奇迹。

  “作为军人,只有两种状态,一个是打仗,一个是准备打仗。在疫区,就是要打仗的。而准备打仗,就是此前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积累,包括技术方面的储备。在当前这种关键时刻、危难时刻,我们一定要把以前‘养兵千日’所有的‘兵’动员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眼下这场特殊的战争之中,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陈薇!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 相关阅读
  • 在厦台企侨企疫后按下复产“快进键”

      (抗击新冠肺炎)在厦台企侨企疫后按下复产“快进键”   中新社厦门6月30日电 题:在厦台企侨企疫后按下复产“快进键”   作者 李睿 杨伏山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受益政策精准助...

    时间:06-30
  • 司法部发布第三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公共法律服务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司法部发布第三批公共法律服务典型案例,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该批案例主要涉及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维权...

    时间:06-30
  • 世界七大航天组织负责人在线筹备太空“达沃斯论坛”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张素)北京时间29日晚,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等8个国家的航天组织负责人在线共商第三届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的筹备工作。   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

    时间:06-30
  • 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44.7万吨

      中新网客户端6月30日电 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截至6月6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245.4吨/天,自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44.7万吨,全国医疗污水处理平稳有序。...

    时间:06-30
  • 四部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

      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国...

    时间:06-30
  • 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9%

      中新网客户端6月30日电 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1月20日至6月6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9%,优良天数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4.7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

    时间:06-30
  • 环渤海三省一市生态修复项目开工率已达88.5%

      中新网6月30日电 生态环境部6月30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刘友宾在会上表示,环渤海三省一市生态修复项目开工率已达到88.5%。7月初,生态环境部将开展生态恢复修复进展现场调查核实工作,并对进展...

    时间:06-30
  • 北京市郊铁路初具规模 城市副中心线西延及通密线开通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杜燕)6月30日,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西延和通密线(原称“京承线”)同时开通运营。至此,北京市郊铁路运营线路达到4条,市域内运营里程353.5公里,车站22座,北京市郊铁路...

    时间:06-30
  • 外交部:美方抹黑中非团结抗疫 用心险恶

      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6月24日发表声明,对中方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作出的承诺进行指责,声称中共向世界隐满新冠肺炎真相,造成非洲国家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

    时间:06-30
  • 外交部:奉劝澳大利亚一些人少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

      据报道,澳大利亚安全情报部门长期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包括在华设立情报站、在中国驻澳使领馆安装窃听器、以外交官身份从事间谍活动、针对华人开展策反活动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对此,中国...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