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澎湃社论:用法律的力量,守护公共安全边界

2020-06-30 15:02:44

来源:澎湃新闻

  【地评线】澎湃社论:用法律的力量,守护公共安全边界

  刑法修正案又有新动向。

  据报道,6月28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拟从六个方面修改补充刑法,规定从高空抛掷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夺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等。

  走在大街小巷,谁也不愿“祸从天降”,比如类似花盆、哑铃、电脑等杂物掉在脑袋上。同样,坐在公共汽车上,谁也不愿意被“殃及池鱼”,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争斗,导致行驶的车辆失控。

  面对相关事故案件频发,最高法《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两高一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等司法解释,明确了这些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具体法律责任。而司法实践中对此类行为的严惩,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空抛掷物品、暴力抢夺方向盘等乱象。

  既然有了司法解释为何还修改刑法,主要是基于前者的“先天不足”。尽管司法解释被称作“准立法”,具有指导各级司法机关的效力,但毕竟不是法律,不具有法律的规范性与普适性,也不能突破法律的框架。

  在司法实践中,对高空抛掷物品、抢夺方向盘等行为,法院通常以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按照刑法的规定,一般来说起刑点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只有属于过失且情节较轻,才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锅煮”式予以严惩,并不符合罪责刑相一致、谦抑性等刑法原则。

  通过刑法修正案,将高空抛掷物品、暴力抢夺公共汽车方向盘等单独入刑,并适当降低量刑幅度,跳出了将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作为“兜底”,量刑尺度“水涨船高”的窠臼,有利于以更精准、更合理的量刑,惩治有关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不仅如此,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修缮刑法,也有利于克服司法解释“零敲碎打”的不足,以更系统、更权威的国家立法“亡羊补牢”。

  公共安全是立法保护的咽喉要地,需要构筑一张立体全面的法律防护网。从出台司法解释,到制定民法典,再到酝酿中的刑法修正案,包括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司法解释的法律体系,回应了公众对公共安全法律保护的疾呼,体现出国家对保护公民“头顶上的安全”、“公共出行安全”的决心态度,也释放出严惩高空抛掷物品、暴力抢夺公共汽车方向盘等乱象的强烈信号,有利于震慑不法分子、教育公众知法守法。

  公共安全在哪里,法律就应延伸到哪里。进入立法程序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用法律的力量拓展、守护公共安全的边界,公众也将吃下一颗定心丸。

  • 相关阅读
  • 6月有6地调整区划:“江西南大门”龙南撤县设市获批

      本月已有六地官宣区划调整:“江西南大门”龙南撤县设市获批   进入6月以来,各地密集公布县一级区划调整获批情况。   江西龙南撤县设市成为最新一例。   6月30日,江西省政府官网发布《江西省...

    时间:07-01
  • 中方代表观点相近国家在人权理事会发言

      当地时间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陈旭,代表观点相近国家在人权理事会“与人权高专互动对话”上发言,陈旭表示观点相近国家欢迎人权高专同各国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   陈旭表示,当前...

    时间:07-01
  • 各地政府玩起“谐音梗”:不仅不扣钱 还被疯狂点赞

      当各地政府玩起“谐音梗”,不仅不扣钱,还被疯狂点赞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所在地区的政府办事平台的“大名”,并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纷纷跟帖,因为大家发现,这其中竟然很有“梗”。...

    时间:07-01
  • 青海省长刘宁调任辽宁省委副书记  

      中新社沈阳6月30日电 辽宁省委常委会30日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辽宁省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二局局长张光军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刘宁同志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副...

    时间:07-01
  • 中国同菲律宾成立“一带一路”政党共商机制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中国共产党同菲律宾主要政党30日成立中菲“一带一路”政党共商机制并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促经济民生”。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时间:07-01
  • 千秋伟业照初心——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

      新华社评论员:千秋伟业照初心——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千秋伟业照初心——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   新华社评论员   坚守脱贫攻坚一线,抓实疫情...

    时间:07-01
  • 评论:这3.8公里是脱贫攻坚路的一个缩影

      新华时评:这3.8公里是脱贫攻坚路的一个缩影  新华社成都6月30日电题:这3.8公里是脱贫攻坚路的一个缩影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胡旭  6月30日,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阿布洛哈村第一次迎来...

    时间:07-01
  • 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新华社银川6月30日电题: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新华社记者何晨阳、马丽娟、许雪毅  山与海相遇,会有怎样的“化学...

    时间:07-01
  • 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人民日报7月1日社论: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

    时间:07-01
  • 一线奋战是迎接“七一”的最好礼物——湖北宜昌一名电力党员的抢修68小时

      一线奋战是迎接“七一”的最好礼物——湖北宜昌一名电力党员的抢修68小时  新华社武汉6月30日电题:一线奋战是迎接“七一”的最好礼物——湖北宜昌一名电力党员的抢修68小时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   ...

    时间:07-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