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2020-07-05 20:49:29

来源:新华网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 题: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新华社记者杨丁淼、孙雯骥

  近年来,一场围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绿色实践在江苏南通展开,黑臭水体变河畅水清,岸线腾退后还江于民,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河畅水清

  除濠河为IV类水外,其余河道普遍为劣V类水,黑臭水体遍布全城。2018年,一份水质调查报告让南通人难以释怀。

  从事治水工作30多年的赵瑞龙是南通特聘的专家,水质情况令他意外:城外滔滔长江,城内千年濠河,水系丰富的南通怎会一潭死水?

  “107条黑臭河道,治理各自为政,缺少系统方案和有效推进机制是症结所在。”赵瑞龙了解到,中心城区存在大量断头河,治理陷入“九龙治水、就河治河”碎片化治理的困局。

  病症确诊还需靶向治疗。南通为此确立了“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治水新思路,从2018年开始,在濠河周边45平方公里、78条河道范围内开展治水试点。此外,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也整合主城区44个涵闸泵站,实现统一调度、联动联调。

  如今的文峰河畔花香阵阵,景观栈道修葺一新;濠东河水质清澈,岸边少儿嬉戏玩耍,老人散步健身。两年前,这两条还都是断头河,水体黑臭,杂草丛生。能有这番变化,一道500多米长且种满绿植的水中挡墙——拓扑导流墙功不可没,这一新技术让两个片区水系贯通,死水“活”了。

  短短8个月,濠河周边44条断头河全部接通大水系,45平方公里内水系畅活,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赵瑞龙没想到,自己的团队可以“带着问题进门,带着答案出门”。

  经过两年的努力,南通中心城区1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水过之处皆风景,成为系统治水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

  岸绿景美

  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但对于这条母亲河,“90后”樊芃芃的印象却很模糊,直到近几年,长江壮美的轮廓才渐渐清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南通主城区的长江岸线上,筑起围墙、拉起铁丝,老港区、旧厂区、破小区犬牙交错,隔断了人与大江的联系。虽是“江海之城”,南通人总有“滨江不见江,近水难亲水”的遗憾。

  樊芃芃家住崇川区狼山镇街道,就在临江的五山脚下。五山地区是南通市区南部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及周边长江岸线腹地的统称。曾经的五山互不联通,也没有滨江生态廊道。不仅如此,港口企业及临江产业众多,扬尘、污水、噪音等污染使生态容量日趋吃紧,“黄金岸线”一度成为“生态伤疤”。

  “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2016年以来,南通启动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先后拆迁“散乱污”企业203家,退出港口货运功能,修复腾出沿江岸线5.5公里,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

  “把生产岸线打造成生态岸线,让城市后巷变成城市客厅。”南通市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邵文建说。

  如今,临江五山已完全打通,修复的14平方公里土地,超过三分之二向市民免费开放。樊芃芃周末经常带着家人来到全新面貌的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既可乘车游览滨江廊道,看江上碧波,也能骑车或漫步林间,听山中鸟鸣。

  不仅百姓更亲水,港口潜力也进一步释放。在新建的通海港区记者看到,码头上工人有序作业,一排现代化集装箱岸桥满负荷运行。“2018年,原南通港集团集装箱分公司整体搬迁,不仅面积翻了一倍,运输也不用再穿过城区了。”南通港集团董事长施渠平介绍,今年上半年,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96万标箱,同比增长38%。

  以绿生金

  赶上嫁接的时节,顾庄社区居民王广明忙得闲不下来。在他家的庭院中,大大小小的盆景或铁干虬枝,或盘根错节,姿态万千,不一而足。

  他所在的如皋市顾庄社区,是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的如派盆景发源地。这一盆盆不起眼的小树苗,却是当地人眼中的“绿色银行”。“今年卖不掉,明年长得丰满了,收益反而更高。”王广明告诉记者,他每年盆景种植的收益在150万元到200万元。

  “‘百万不算富,千万才起步’是顾庄人的追梦标配。”顾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松辉说,盆景是顾庄人小康路上的“摇钱树”。4年前,社区“以奖代补”鼓励农户对门前的自留地开展景观改造,将苗木提档升级,打造特色农家庭院,把“盆景”变成“风景”。2019年顾庄社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5亿元,日均接待游客500多人。

  如今,顾庄核心区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特色庭院有近300户。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庭院形成了亭台假山、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微缩景观,有的庭院侧重盆景展示,精选的苗木或凌空探海,或妩媚玉立……走在一个个私家花园中,真是“一院一景,移步易景”。

  朱松辉说,未来要继续以产业为抓手,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小康。

  近年来,南通的花木盆景、湖桑、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面积超百万亩,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11亿元,比上年增长5.93%。

  • 相关阅读
  • 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入新阶段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大湾区建设...

    时间:07-06
  • 习近平给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复信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复信。习近平在信中愉快地回忆了2018年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时出席布图卡学园启用仪式的情形,肯定学园办学成绩,对学园近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复课...

    时间:07-06
  • 全国草地贪夜蛾见虫786万亩 已防治951万亩次

      新京报讯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推进落实视频会议,总结前期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做法和成效,分析研判下一步发生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监测防控重点工作,推进各...

    时间:07-06
  • 从普通农民到致富带头人——江央措成的创业路

      新华社拉萨7月4日电题:从普通农民到致富带头人——江央措成的创业路   新华社记者 格桑边觉   昌都市类乌齐县吉多乡达孜村位置偏僻,这是江央措成的家乡。   从围着十几亩地劳作的农民,到身...

    时间:07-06
  • 新疆莎车:推进产业化扶贫

      新疆莎车:推进产业化扶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  新疆莎车县恰热克镇电子产业园内,贫困户在工作。 高 强摄(中经视觉)  “2018年是30万只,去年达到120万只,今年预计超过200万只...

    时间:07-06
  • 高考防疫家长怎么做?国家卫健委发布10条关键提示

      人民网北京7月5日电(李依环)2020年全国高考将于7月7日起举行。国家卫健委今天在官网发布《2020年高考防疫家长关键提示10条》,包括考前及高考期间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帮助孩子准备好口罩、手套、速干手...

    时间:07-06
  • 陕西西咸新区发现隋代王韶家族墓园

      陕西西咸新区发现隋代王韶家族墓园  新华社西安7月6日电(记者杨一苗)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韩家村发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园——隋...

    时间:07-06
  • 中日韩空管部门合作提升空域运行效率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齐中熙)记者从民航局空管局获悉,近日,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流量管理指导组第10次(网络)会议召开,民航局空管局与日本民航局空管局、韩国交通部空管局共同提交了“东北亚地...

    时间:07-06
  • 你冲刺梦想 我接力守护

      你冲刺梦想 我接力守护(解码·高考2020)  核心阅读  7月来临,2020年高考如约而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复习备考格外不寻常。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考生克服种种困难,为梦想冲...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