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成功对接 6万吨重沉管的“海底之吻”

2020-07-08 10:00:29

来源:工人日报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成功对接,将世界跨海通道施工技术提升到新高度——

  6万吨重沉管的“海底之吻”

  6月17日,历经4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业,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节沉管成功沉放海底,与西人工岛实现“海底之吻”。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成功对接,采用的是世界首创的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作业方式,体现了建设者们高质量、高标准的施工能力,标志着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也将世界跨海通道施工技术提升到新高度。”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王启铜表示。

  深中通道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过江通道,全长约24公里,其中沉管隧道长约6.8公里,由32节沉管组成,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沉管浮运安装,是深中通道技术难度最高的控制性环节。本次对接的首节沉管长123.5米,宽46米,高10.6米,重约6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

  担负沉管施工的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杨润来介绍,单个管节由2500多个独立仓格构成,数量大、规格多,工艺参数控制及施工组织难度大。

  本次沉管浮运安装,面临超长距离浮运、浅水区航道搁浅风险、大径流海水表层流速高、回于强度大、导流堤作业空间狭窄等作业难题。中交一航局为深中通道量身定制了一整套沉管隧道施工船组,更自主研发了世界首艘运安一体船“一航津安1”,有效化解了“卡脖子”难题。

  “一航津安1”历时三年研发,集沉管浮运、定位、沉放和安装等于一体,具有DP定位和循迹功能,是当今世界安装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业最高效、性能最先进的专业沉管施工船舶。

  为保障沉管成功对接,一航局经过两年多的科研攻关,梳理出13类205个风险点,每个风险点都制定了相应措施。安装前,“一航津安1”进行了3次空载演练和1次重载演练,实操演练时长近350小时。

  沉管浮运安装作业窗口条件苛刻,安装前恰逢台风“鹦鹉”来袭,为有效保障工程要求,一航局利用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最先进自升式碎石基床整平船“一航津平2”,克服恶劣天气影响,仅3天完成基床整平,为沉管如期对接抢抓了最关键窗口期。

  首节沉管需历经出坞、浮运、系泊、安装四个环节。用技术人员的话讲,就像是在打游戏,只有通关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6月16日凌晨2时,提前完成船管连接的自航式浮运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在桂山牛头岛出坞,依靠自身动力进入浮运航道,14艘随行船舶组成编队实时护航。

  浮运是一大难点。从桂山牛头岛到西人工岛,长达47公里的航程中,需经过1.5公里的预制场支航道、5.5公里的榕树头航道、19.2公里的伶仃航道等7次航道变换。往日繁忙的航道,这天特意为深中通道的重要节点开了绿灯,确保“一航津安1”在航行期间不受干扰。

  新建浮运航道中滩是一大考验。此处航道狭窄,且沉管底部距海底仅有两三米,稍有不慎就有搁浅风险。操作人员协同配合,一体船稳稳经过。

  经潜水员水下探摸确认,17日6时,沉管开始分步骤沉放。10时,随着一体船对E1管节缓慢下放和水平绞移,不断调整管节坡度,首节沉管成功着床于基底,完成沉放作业。期间,潜水员不断下水进行探摸,确认沉管对接端无异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指挥室里,每个人都屏息凝神。

  12时许,首节沉管经过拉合、水力压接等作业工序,与西人工岛隧道暗埋段成功实现对接。

  船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每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都激动不已。为了啃下深中通道建设过程中的这块硬骨头,他们已经连续数日没有好好睡觉了。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该项目团队有序复工复产,如期实现了西人工岛钢圆筒拆除、沉管舾装、一体船空载重载演练等重大节点突破,提振了士气。

  蒋菡

  • 相关阅读
  • 闻汛而动,凝聚起战胜灾害的无穷力量

      水情即是国情,水患亦是命令。近期,长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

    时间:07-14
  • 未来网评:不惧防汛大考 无畏洪水滔滔

      7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

    时间:07-14
  • 英国将宣布是否允许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 中方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中新网7月14日电 针对“英国将宣布是否允许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能否为在英中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是脱欧...

    时间:07-14
  • 报告显示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状况有所提升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高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14日在京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显示,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状况总体有所提升。  2018年6月,生态...

    时间:07-14
  •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倡议共同促进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梅世雄、孙少龙)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全国工商联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共同促进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的倡议》,号召广大国有企业、金融机构...

    时间:07-14
  • 新华网评:全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战

      “齐心协力打好这一战”系列网评之一:   “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不备。”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汛情、灾情严重。当前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长江和太湖流域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后期雨带将会北...

    时间:07-14
  • 华龙两江评:用好“三种力量”为应变局开新局涵养厚实底气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用好“三种力量”为应变局开新局涵养厚实底气  “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

    时间:07-14
  • 大洋网评:筑牢防汛“生命线”,守好民生“水位线”

      【地评线】大洋网评:筑牢防汛“生命线”,守好民生“水位线”  习近平总书记12日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时间:07-14
  • 东湖评论:游子逆行归乡抗洪,防汛一线诠释家国情怀

      【地评线】东湖评论:游子逆行归乡抗洪,防汛一线诠释家国情怀  “江洲儿郎,汛情紧急,家乡盼你回家支援。”江西九江江洲镇这封特殊的“家书”火了。《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发出后,在江洲镇乡亲...

    时间:07-14
  •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二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6月以来,南方出现持续强降雨,累计雨量大,覆盖范围广,地区重叠度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7月14日,根据《农业重大自然...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