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2020-07-22 22:45:29

来源:新华网

  人民日报评论员:增强信心 迎难而上 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人民日报7月23日评论员文章:增强信心 迎难而上 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深刻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充分肯定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各类市场主体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调我们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

  越是风险挑战,越能检验成色、底色,越能凸显深层优势、发展后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企稳回升、由负转正,增长3.2%,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6%,总体情况比预料的要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都由负转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降幅都大幅收窄……从趋势看,二季度各项指标均呈现出边际改善,为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国际人士称赞:“中国经济复苏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给全球经济带来信心和希望”。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关键是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面向未来,我们的信心来自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在风雨中站稳脚跟的基本盘;来自于澎湃的发展新动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些新产业形成了新的增长极,既为经济回升继续提供有力支撑,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来自于充足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将更加稳健灵活,宏观政策将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已经出台的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将更好落地见效,下半年会根据形势发展,根据“六稳”的实现情况和“六保”任务落实情况作出适度调整,这将为我国经济保持复苏态势提供政策托举。

  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要求我们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同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经济一路走来,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发展,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壮大。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 相关阅读
  • 时评:探火因穷理而不凡

      新华时评:探火因穷理而不凡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王琳琳、胡喆)今天,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向着浩瀚苍穹出征了!尽管7个月、最远4亿公里的长途布满荆棘,但任何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

    时间:07-23
  • 乌鲁木齐核酸检测已累计采样超百万人份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我市核酸检测已累计采样超百万人份   本报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7月22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

    时间:07-23
  • 为了去火星,你知道天问一号有多努力吗?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沅湘之地仰望星空,将满腹忧思化作千古名篇《天问》,阐发了对宇宙万物的哲思。   两千多年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

    时间:07-23
  • 火星你好!我叫天问一号,来自中国

      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行星探...

    时间:07-23
  • 工信部:我国现有13家企业开展新冠疫苗产能建设

      中新网7月23日电 在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透露,我国现有13家企业陆续开展了新冠疫苗产能建设,其中9家企业已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黄利斌介绍,工信部密...

    时间:07-23
  • 揭秘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火箭座驾”:一枚好“箭”四个帮

      揭秘“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火箭座驾”:一枚好“箭”四个帮   中新网上海7月23日电 (郑莹莹 郭超凯)中国23日开启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作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座驾”,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

    时间:07-23
  • 五大看点!这份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观赏指南”请收好

      新华社海南文昌7月23日电 题:五大看点!这份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观赏指南”请收好  新华社记者胡喆、张建松、周旋  世界首次一步实现火星探测“绕、着、巡”,最远距离达4亿公里如何实现超远...

    时间:07-23
  • 沈阳援鄂医生的“抗疫日记”在沈出版首发

      新华社沈阳7月23日电(记者于也童)没有华丽的文笔,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沈阳援鄂医生贾佳每天利用换班间隙写下的“战地日记”曾感动万千网友。这些真实记录武汉抗疫前线点滴的日记被结集成书,命名为《...

    时间:07-23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新华社海南文昌7月23日电(记者胡喆、周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

    时间:07-23
  • 交通运输部:北斗海事领域应用年内实现100%覆盖

      中新网客户端7月23日电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23日表示,交通运输部全面启动海事公务车、船、导助航设施北斗设备的安装应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长江干线1641艘船舶已安装应用北斗终端,...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