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胖五”:长征火箭家族的实力担当

2020-07-24 03:32:06

来源:科技日报

  发射高轨大卫星 发射载人飞船试验船 发射深空探测器——

  “胖五”:长征火箭家族的实力担当

  姜 哲 本报记者 付毅飞

  2020年7月2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意味着被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掌握了新的“绝技”。至此,“胖五”已经先后执行过发射高轨大卫星、发射载人飞船试验船以及发射深空探测器三类任务。

  科技日报记者从一院了解到,后续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计划于年内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为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作出贡献;2021年一季度,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还将执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作为长征火箭家族的实力担当,“胖五”将力助中国航天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助力深空探测器穿越星际

  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随着航天技术发展,我国有序部署推进深空探测计划,不断探寻太空奥秘。

  此前,我国深空探测的主要目标是月球,相继用有着“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了“嫦娥一号”至“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然而如果要将更大重量的探测器送上月球,或者将探测器送往更遥远的火星,需要有运载能力更大的火箭,目前长征火箭家族中只有“胖五”可以担纲。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了解到,承担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装有该院研制的4型共30台发动机,分别是8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2台9吨级膨胀循环发动机和18台姿控发动机。它们为火箭提供了上千吨的起飞推力。

  据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党委书记宗文波介绍,以8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为动力的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低温液体助推器。它们是“胖五”起飞的主要动力源,所提供的起飞推力占90%以上。

  “胖五”出色的运载能力,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相比此前我国实施的月球探测任务,此次“胖五”发射火星探测器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入轨速度更快,火箭与探测器分离时的速度将快于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二是探测器更重,我国火星探测器重约5吨,比“嫦娥四号”探测器重1吨多,是目前我国发射最重的深空探测器;此外,此次火星探测任务在环绕探测的同时,还要实现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多样性对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胖五”还将助力中国深空探测器飞向更遥远的木星、土星等。

  给高轨卫星发射提供更多选择

  “胖五”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首个立项研制的型号,始终以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为己任。除了面向深空,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4吨,可为满足未来我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此前,我国发射高轨卫星的主力军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其中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为5.5吨,可满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轨卫星的发射需求。

  随着技术发展,更大卫星平台相继问世,其具备更强能力、更多功能,可以携带更多有效载荷,同时重量也更大,对火箭的运载能力有着更高要求。例如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实践二十号卫星,基于我国最新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研制,重量达到8吨。如果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无论如何也是发射不了的,而“胖五”完成此类任务则游刃有余。

  据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胖五”的出现不仅提升了我国高轨卫星的发射能力,也为不同任务带来了更多选择。例如发射重量在5吨左右的高轨卫星,既可以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实现较高性价比,也可以通过长征五号火箭搭配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更快速地完成多星部署。

  为空间站提供“私人订制”发射服务

  同属于长征五号系列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首个采用一级半构型的新一代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也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火箭。它将为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提供“私人订制”般的发射服务。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其独有的大推力直接入轨技术和大直径舱箭分离技术,可实现只用一级火箭直接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它拥有国内最大的整流罩,其高度20.5米、直径5.2米,如同一幢6层小楼,足够容纳空间站舱段。为满足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要求,它还具备“零窗口”发射能力。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有着“神箭”美誉的长征二号F火箭,承担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以及所有“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任务。而接下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建造空间站,这对火箭运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全长16.6米,重量超过22吨,目前我国只有“胖五”能完成发射任务。

  今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圆满完成首飞任务,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为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回应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中美当前局面责任完全在美方

      7月24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并对该总领事馆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有媒体问及为何选择成都总领事馆,是否要求其72小...

    时间:07-24
  • 独家V观丨鉴往知来 吾辈当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追忆历史的红色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四平战役纪念馆参观,这里承载着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一段“四战四平”的红色历史。   四平位于东...

    时间:07-24
  • 中外科学家发现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造迹生物对极端环境的响应机制

      中新网南京7月24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4日发布消息称,该所罗茂副研究员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LuisA.Buatois教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石光荣教授,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中...

    时间:07-24
  • 再赴“红色圣地”,习近平国内考察的初心足迹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既为广大中国民众所普遍认同,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

    时间:07-24
  • 习近平谈社区治理:提高社区效能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谈社区治理:提高社区效能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并考察了依托社区而建的吉林长春社区...

    时间:07-24
  • 天问一号踏上“奔火”旅程 中国深空测控网全程护航

      中新社海南文昌7月24日电 (郭超凯 吕炳宏)中国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探测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后,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组成的中国深空...

    时间:07-24
  • 中科院人工智能领域15个项目签约落户武汉

      中新网武汉7月24日电 (李珍 曹广戈)“第三批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人工智能专场”24日在线上举办。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带来的人工智能教育系统等15个项目签约落户武汉,总签约金额逾6亿元人民币。   此...

    时间:07-24
  • 贵州高考分数线出炉:文科一本548分 理科一本480分

      中新网贵阳7月24日电 (周燕玲)记者24日从贵州省招生考试院了解到,贵州省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各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出炉,文科一本548分,理科一本480分。文科二本463分,理科二本384分。   贵州...

    时间:07-24
  • 湖北襄阳:千余名高层次人才拎包入住人才公寓

      中新网襄阳7月24日电 (胡传林 卫星宇 张梦洁)湖北襄阳市东津世纪城人才公寓24日迎来一批新的住客,方立志等3名高层次人才如愿领到房屋钥匙,拎包入住。 人才公寓配备有空调、电视等常用家电 胡传林 ...

    时间:07-24
  • 江西深化工程、农业职称制度改革 激励基层一线人才

      中新网南昌7月24日电 (李韵涵)24日,记者从江西省人社厅获悉,江西出台措施深化工程技术人才、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激励基层一线人才。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时间:07-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