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关于亚投行发展,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2020-07-30 16:29:48

来源:新华网

  外交习语丨关于亚投行发展,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7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新型发展实践平台、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1000余字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以四个“新”字道出对亚投行未来发展的期待。

2020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0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3年年底,我代表中国提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的话,让人们忆起这一首个由中国倡导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的成长史。

  发起创建亚投行是中国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创举。2013年提议筹建、2015年年底成立、2016年1月正式开业……短短几年间,亚投行多次扩容、成员“破百”,已为成员提供近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多边开发体系重要一员。亚投行始终保持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给予的最高信用评级,并保持稳定的评级展望。

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人们犹记得,2016年1月,亚投行开业仪式上,习近平主席以一句“有志者事竟成”,表达中国与世界共创未来的真诚意愿。4年后,习近平主席再次为亚投行发展做出指引。

  看自身发展,亚投行走过携手起步阶段,开始稳步前行。看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让人们对“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亚投行如何破浪前行?

  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新”期待:

  ——聚焦共同发展,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

  ——勇于开拓创新,把亚投行打造成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

  ——创造最佳实践,把亚投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

  ——坚持开放包容,把亚投行打造成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

  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聚焦区域,又放眼全球;既着眼自身,又兼顾推动完善国际体系……习近平主席从倡导多边主义、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述对亚投行未来发展的期望,对于推动亚投行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多边主义和促进区域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供更多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既要支持传统基础设施,也要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理念、业务模式、机构治理”……习近平主席同时提出务实建议,为促进亚投行发展造福所有成员注入新动力。

  “亚投行应该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一番话语,道出习近平主席对亚投行“不负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众托”的殷殷期盼。

2018年,孟加拉国达卡专区的帕德玛巴瑞村在亚投行首批项目资金支持下实现电力接入,结束了这个村自孟加拉国1971年独立后一直没有电的历史。这是在帕德玛巴瑞村拍摄的电表。 新华社记者 刘春涛 摄 2018年,孟加拉国达卡专区的帕德玛巴瑞村在亚投行首批项目资金支持下实现电力接入,结束了这个村自孟加拉国1971年独立后一直没有电的历史。这是在帕德玛巴瑞村拍摄的电表。 新华社记者 刘春涛 摄

  亚投行是一个奉行多边主义的机构,已经拥有遍及六大洲102个成员,在本届年会期间又吸收了第103个新成员。事实证明,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不仅是中国的选择,而且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人心所向。

  疫情肆虐之际,亚投行成立应急基金,支持成员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行动力可见一斑。截至今年7月,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受疫情影响的多个国家得到了紧急融资。经此一疫,“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亚投行大家庭中得到进一步淬炼和升华。

  “谋创新才能谋未来”“应该顺势而为、应势而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彰显中国作为亚投行最大股东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2019年10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暨亚洲金融大厦竣工。该建筑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采用全钢结构体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由5座写字楼组成。 新华社发(任超摄) 2019年10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暨亚洲金融大厦竣工。该建筑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采用全钢结构体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由5座写字楼组成。 新华社发(任超摄)

  放眼未来,习近平主席坚定承诺:

  ——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

  ——中国将继续同各成员一道支持亚投行、办好亚投行,为国际社会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监制:刘华

  统筹:杜宇

  文字:孙奕、王宾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相关阅读
  • 教授夫妇拆祖宅建书院:山水就是最好的课堂

      湖南邵阳隆回县小沙江镇江边村,高寒山区的瑶汉杂居村,神秘的花瑶世代生活在这里   去年年初,黄勇军、米莉夫妇拆了祖宅,在海拔1300多米的江边村“黄家院子”,建起一座书院,取名“归与”   归...

    时间:07-31
  • “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智慧港口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这是武汉花山港内利用北斗定位的5G智能无人集装箱转运卡车。(资料图片)   北斗组网,星耀全球。   7月29日,记者从中国卫星导...

    时间:07-31
  • 政务平台“谐音梗”为啥这么火

      政务平台“谐音梗”为啥这么火(云中漫笔)  “新湘事成”“粤省事”“浙里办”……最近,一批政务服务平台的“大名”火遍全网。这些政务平台一改严肃高冷的作风,变身“为民办事”的小帮手,从侧面折...

    时间:07-31
  • 医养结合探新路

      医养结合探新路(人民眼·老有所养)   引子   2000年至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至近2.54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8.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

    时间:07-31
  • 推动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

      推动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人民时评)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擎,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既直接又基础的重要意义。日前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明确了新...

    时间:07-31
  •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重大考验,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依然薄弱,重...

    时间:07-31
  • “北斗时代”到来,我们的生活将怎样的改变?

      “北斗时代”,我们的生活将怎样改变   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全球组网成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

    时间:07-31
  • 别让“推荐”变相加重中小学生阅读负担

      【光明时评】   近日,有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图书,封面使用“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教育部新课标指定书目”“中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系”“教育部重点推荐”等名称,传递有关图书是教育部推荐的虚...

    时间:07-31
  • 熊丙奇:发展研究生教育须保障质量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突破300万。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服务了国家发展的需要,提升了教育对经济社会发...

    时间:07-31
  • “国家队”入驻知乎,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破圈”

      “国家队”入驻知乎,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破圈”  玉渊杂谭  前几天,政务机构号“我们的太空”在知乎的关注者突破了百万。用过知乎的人都会知道,超过百万是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概念。“我们的太空”自...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