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144.79米!中国获青藏高原湖泊最长岩芯

2020-08-05 01:37:33

来源:科技日报

  144.79米!我国获青藏高原湖泊最长岩芯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8月4日电 (刘晓倩 记者陆成宽)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首次在青藏高原纳木错中心湖区近百米水下成功获取144.79米岩芯,钻探深度达153.44米。超长岩芯的获取有望重建近15万年连续气候环境记录。

  此前,我国高原湖泊最大钻探深度为114.9米,本次钻探首次将我国湖泊岩芯钻探深度推进到150米级别。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纳木错湖,湖面海拔约4730米。面对纳木错水深浪大的环境,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联合钻探公司进行技术攻关,逐一解决了水上钻探平台不稳定、套管难固定等关键技术难题。

  通过4个200多公斤的加重锚和卷扬机拉紧锚绳,最终将81平方米的大型钻探平台在湖面牢牢固定。8月3日18时45分,本次纳木错钻探完成既定目标,表明我国已经能够利用自主研发技术在深水区域获得长尺度、高取芯率的湖泊岩芯。

  纳木错钻探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王君波说:“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我们以纳木错、色林错等藏北高原的深水大湖为主要研究区域,依托纳木错站,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湖泊观测资料,开展了亚洲水塔水资源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气候变化背景下亚洲水塔变化趋势及古环境变化等观测和研究,其中纳木错长岩芯钻探是我们的重点攻关课题。”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负责人朱立平研究员表示,本次144.79米岩芯的成功获取,为实施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积累了经验,不仅从技术上提高了钻探水平,也为今后高水平研究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科学家在合作项目中的话语权。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