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么 七成受访家长认为是品德

2020-08-06 06:11: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么 七成受访家长认为是品德  受访家长会注重培养孩子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和勤奋好学等品德

  “第一粒扣子要在家庭开始扣。要注重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懂得孝敬父母,有所敬畏。”专家认为,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贯穿一生的教化功能。从社会层面来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曾勉励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是关系他们未来的成长成才。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对1992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8%的受访家长认为应该给孩子扣上的第一粒扣子是“品德”。在生活中,受访家长会注重培养孩子礼貌待人(61.9%)、尊老爱幼(59.9%)和勤奋好学(54.5%)等品德。

  受访家长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1.7%,二线城市的占50.4%,三四线城市的占16.1%,县城或城镇的占1.7%,农村的占0.2%。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么?

  在重庆工作的杨萍(化名),孩子在上小学,她觉得品行应该成为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品要好吧。这也是一个人今后走向社会,能不能立足、能不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

  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柯龙(化名),儿子11岁,他觉得在少年时期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立志向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如果有远大的理想,他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发向上”。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小学生家长鼓杉(化名)认为,思想观念、为人处世态度是年少时最应注重培养的。“比如爱国,国庆节小区里会悬挂国旗,我会告诉女儿这是国家的象征,以及国旗设计的含义。再比如孝敬长辈,具体到平时给长辈端茶、摆碗筷,对老人有耐心等。大的方向不走错,未来发展就不会差”。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应该扣什么?数据显示,72.8%的受访家长认为是品德。其他依次是:知识(54.1%)、理想(51.2%)、身体素质(47.7%)、劳动(35.2%)和生存技能(28.6%)等。

  “第一粒扣子要在家庭开始扣。要注重孩子的生活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懂得孝敬父母,有所敬畏。”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杨雄认为,从人的发展来看,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初始场所。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贯穿一生的教化功能。从社会层面来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柯龙说,孩子小的时候有些体弱、经常生病,为了强身健体,课余时间他就送孩子去武术馆练习武术。“现在他身体强健多了。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他的意志品质”。

  家住山东的全职妈妈林娇娇(化名),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她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独当一面的气质,“我还特别看重孩子的劳动教育,反对不劳而获的观念。像平时收拾房间、安装桌椅这些家务、手工活,都会让孩子们参与。店员多找钱了,我会告诉儿子把钱还回去,不占小便宜”。

  在生活中,你注重培养孩子哪些品德?数据显示,礼貌待人(61.9%)获选率最高,然后是尊老爱幼(59.9%)、勤奋好学(54.5%)、尊师重道(53.2%)等。受访家长注重培养的还有:诚实守信(46.2%)、家国情怀(44.9%)、勤俭朴素(42.9%)、独立自主(42.4%)、强健体魄(39.1%)、明辨是非(38.6%)和热爱劳动(36.3%)等。

  74.1%受访家长认为引导儿童扣好第一粒扣子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

  柯龙觉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可以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三观,还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

  调查中,74.1%的受访家长认为,引导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69.0%的受访家长认为可以为少年儿童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基础,61.8%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助于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2.4%的受访家长认为会决定未来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

  “给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核心点不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引导孩子学会做人,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儿童价值观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副教授任宝菊认为,如今很多父母都很重视早教,这可以说就是培育孩子价值观的开始,“《易经》里有一句‘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个‘蒙’代表天地初开,万物都还很脆弱,这时候要好好保护、好好养育它。引申到孩子的教育,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养他的浩然正气,培养正确的处事待人态度”。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郑云天认为,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少年儿童肩负着祖国未来,应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初心印记|“木桶理论”蕴含的协调发展理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六盘山和贺兰山分别矗立其南北两端。宁夏南部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北部同时被三片沙漠包围,穿行而过的黄河孕育出富庶的“塞上江南”。   在几十年接续奋斗的历...

    时间:08-06
  • 新华网评:自我革命永不停步

      “选择”系列网评之三:   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自我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永葆初心、勇担使命,靠的...

    时间:08-06
  • 中新时评:围猎Tik Tok 美国失去的更多

      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题:围猎Tik Tok 美国失去的更多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以“记录美好生活”为口号的抖音或将记录一段并不美好的历史。在美国拥有约1.65亿注册用户的Tik Tok(抖音海外版)正面...

    时间:08-06
  • 新华网评:同心筑牢防汛抗洪“堤坝”

      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面对汛情,各地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这些在狂风暴雨中傲然挺立,在洪水激流中奋勇向前的身影,构筑起防汛抗洪的坚固“堤坝”,守护...

    时间:08-06
  • 《民法典》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编纂法典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件盛事,在系统总结制度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

    时间:08-06
  • 大连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

      本报大连8月5日电 (记者王金海)截至8月4日24时,大连累计确诊病例89例,其中轻型病例12人,普通型病例75人,重型病例2人。8月4日,大连3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大连全市疫情防控呈现趋稳向好态势。  ...

    时间:08-06
  • 北京:加强入境国际航班管控 提早谋划秋季开学工作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王君璐)记者从北京市了解到,8月5日下午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八十一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三十八次会议要求,常态化疫情防控决不能放...

    时间:08-06
  • 云南:逾17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获产业帮扶

      新华社昆明8月6日电(记者林碧锋)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6日发布最新调查显示,云南省通过消费扶贫、产业帮扶、稳岗保就业等举措,有效助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目前,全省共有176.1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得...

    时间:08-06
  • 新华时评·食为政首:守住粮食安全的命根子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题:守住粮食安全的命根子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食为政首,地为粮本。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说到底是要稳住耕地特别是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并不断...

    时间:08-06
  • 财政部部长刘昆详解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财政部部长刘昆详解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新华社记者申铖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的财政政策...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