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线教育莫“越线” 对违法违规平台从严打击

2020-08-13 07:26: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线教育莫“越线”

  向网课乱象开刀

  本报记者 刘 峣

上海市一名初中学生观看在线教育课程视频。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各类网课陪伴中国大中小学生度过了“停课不停学”的难忘时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4.23亿,较2019年6月增长了82%。

  面对挑战与机遇,在线教育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近日,针对在线教育行业存在的种种乱象,多部门展开整治行动,目标直指在线教育平台的有害信息、盗版网课等突出问题。

  对违法违规平台从严打击

  在线教育市场的持续升温不只体现在用户规模的增长,相关企业同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共有2.5万家在线教育企业注册成立,平均每天新增120家。

  试水者众多,平台内容却参差不齐。一段时间来,一些网站平台无视社会责任,屡屡利用网课推广网游、交友信息,甚至散布色情、暴力、诈骗信息,危害广大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此,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近日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聚焦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不同环节开展治理。

  对于网课平台的规范发展,专项整治提出了明确要求:开设未成年人网课的各类网站平台,必须切实承担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要对课程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开设评论互动功能要建立信息内容“先审后发”制度;要加强网课页面周边生态管理,不得出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不得利用弹窗诱导点击不适宜未成年人的页面;不得推送与学习无关的广告信息;不得利用公益性质网课谋取商业利益。

  事实上,在此前的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中,已有多个在线平台因推送低俗色情等不良信息,故意利用暴力恐怖、八卦秘史等有害内容引流等行为遭到网信部门查处,其中不乏网易、爱奇艺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教育平台及频道。

  “孩子平时用电脑或iPad上网课,我都会在旁边陪伴观察一会儿,以免平台上跳出不良信息来。”浙江杭州家长林建霞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她同数亿名中国家长一道,陪伴孩子度过了两个多月的网课旅程,但她认为,还不能完全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在线教育平台。

  “身边有同事发现上网课的孩子玩起了游戏,一问才发现有的平台上竟然有游戏推广链接,令人防不胜防。”林建霞说,从此以后,自己也会对上网课的孩子格外留意。

  林建霞的担忧并非过虑。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多个直播平台的网课页面中“安插”有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将不少上网课的孩子“拉下了水”,有的孩子甚至为购买游戏装备和打赏花去数万元。

  对于种种网课乱象,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利用网课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不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在专项整治期间,各地网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处罚力度,按照露头就打、从严从重原则,依法处置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和相关机构,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

  向盗版网课“宣战”

  据艾媒咨询预测,到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4800亿元。随着在线教育的市场红利见长,盗版网课问题近来频繁出现。据多家版权服务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盗版侵权事件大幅增加,在线教育首当其冲。

  目前,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群组已成为盗版网课的常见交易平台。记者在闲鱼、微博、百度贴吧等搜索发现,其中存在不少售卖盗版网课的信息。很多盗版课程的售卖者通过“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打着课程咨询、账号租借等名义或是用更改产品标题的方式,低价出手盗录的网课视频。

  为何盗版网课屡禁不止?有业内人士表示,盗版网课背后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网课代理”模式。不法分子在网课平台上翻录课程后,存放在网盘之中,在网络上售卖。一些盗版组织还会发展代理,以扩大销售规模。这些发展而来的代理商,有不少是购买过网课的学生。

  与此同时,面临盗版危机的在线教育行业,却存在着知识产权维权意愿低、维权成本高的现状。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初期阶段,平台之间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对于打击盗版缺乏动力。

  盗版网课直接侵害企业合法权利,严重侵蚀社会创新动力,更给消费者造成损害,持续加大打击盗版网课力度已成共识。

  近日,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在线教育版权专项整治”位列其中。据了解,专项行动将大力整治在线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侵权盗版乱象,切断盗版网课的灰色产业链条。

  不少在线教育企业和平台也行动起来,向盗版网课“宣战”。新东方在线近日在各大社交平台、网络购物平台上进行排查,联合平台管理方对盗版网课的店铺、账号及频道进行封禁,并保留索赔的权利。

  把好教师和课程质量关

  除了外部环境,在线教育的本身也面临着“自强”的压力。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正在向头部企业倾斜。业内人士预计,在线教育市场饱和之后,一些中小机构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将面临淘汰危机。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何处?关键在于内容,在线教育要赢得未来,要实现长远发展,就更要把好质量关。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日前发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网络课程教学目前处于“适应性冲突”阶段——网课开设率与参与度较高,但教学效果仍待进一步提升。课题组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普及试验中,网课教育为弥合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对各级教育机构治理能力提出全新挑战。

  此前,诸多在线教育机构出现了系统不稳定、服务能力不足、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例如,根据教育部要求,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接受社会监督,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但一些在线教育机构教师“无证上岗”的问题依然存在。

  线上线下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在线教育绝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搬上网络。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王本中表示,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手段,改造教学模式,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真正使在线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针对在线教育的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尽快制定出台全国在线教育规范,构建在线教育标准体系。同时建立全国在线教育协同管理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相关阅读
  • 2020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网络直播走进山东平度

      8月11日下午,2020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第三站,走进山东省平度市沙北头村,用全景式网络直播讲述脱贫故事,分享山东省精准扶贫经验。   直播期间,山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组长宋民,青岛市扶贫协作...

    时间:08-13
  • 石光银:“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

      核心提示: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治沙。为了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沙海“愚公”石光银带领...

    时间:08-13
  • 国铁集团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系统化顶层设计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中国铁路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首次提出到2035年将率先建成服务安全...

    时间:08-13
  • 好干部派进村 新气象在眼前

      好干部派进村 新气象在眼前(干部状态新观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核心阅读  为解决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山西今年在全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返乡进村任职行动。干部返乡进村任职,...

    时间:08-13
  • 沉下去听意见 实打实解难题

      沉下去听意见 实打实解难题  一到下班点,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街华荫南里社区门口便车水马龙。  8月6日傍晚,人群中多了三位街区干部。进入社区后,他们直奔义顺里7号门。  “庞姨,我们又来啦。”...

    时间:08-13
  • 5位交通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讲述交通扶贫故事

      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交通先行。近年来,我国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方便了百姓出行,也让广大乡村因路而兴、因路更美。8月12日,国新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交通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

    时间:08-13
  • 各地抢收抢种 保粮食安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各地产粮区抓农时、抢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全力做好秋粮抢种工作,确保粮食生产。   在广东清远横石水镇群丰村,两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金黄饱满的稻...

    时间:08-13
  • 一起行动起来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这两天,记者走访安徽合肥多家饭店和餐饮街区时发现一些餐桌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光盘”。   一些餐饮从...

    时间:08-13
  • 交通扶贫:改善出行条件 聚人气添财气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8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来自交通领域的五位代表讲述交通扶贫故事,介绍扶贫成就。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徐文强介绍,西藏是全国“三区三...

    时间:08-13
  • 奏响“黄河大合唱”的“开封强音”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焦宇炜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站在河南开封黄河大堤黑岗口黄河台上凭栏眺望,满眼都是绿色的海洋,雄浑壮...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