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天津海河英才计划降低了落户门槛?市人社局回应

2020-08-13 09:02:4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王俊

  天津市出台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运行两年以来成效如何?相对较低的落户门槛吸引到的是否是天津市需要的人才?

  针对网友近日提出的上述疑问,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月12日给出了答复。

  天津市人社局表示,“政策运行两年以来成效明显,是推动发展的一剂良方”,“从横向上看,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外,我市现行户籍政策与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地基本相当,门槛并没有降低,门槛的提高会丧失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优势。”

  天津市人社局在回复中还表示,将持续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持续完善优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

  疑虑

  8月6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天津市市长张国清以“关于海河英才的疑虑和建议”为题留言称,“我是一名天津土著,近年来天津发展遇到很多困难,海河英才应是政府为破解发展困局而出的一剂良方,但我个人对此有些疑虑。”

  具体而言,这名网友称,“首先落户门槛过低,很担心如此低的门槛吸引到的是否一定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建议应当提升落户门槛。再有就是申请落户人的落户原因,坦率地讲人家是来分蛋糕的,尤其是高考,他们当中很多人可能对天津的贡献仅是消费而不是创就业等方面,比如有一种情况,一个一家三口的北漂,妻子是家庭主妇,海河计划发布之后妻子办理了天津户口,带着孩子在天津生活,她的丈夫继续北漂,妻子本来就是不工作的,来到天津后也没有创就业的打算。这个案例等于说我们吸引来的是一位消费者而不是人才,而她及孩子能享受包括高考在内的天津户口福利,我相信这并不是海河计划的初衷和天津本地市民愿意看到的。做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天津人,我非常希望天津大有发展,我们欢迎来天津切实发展的人,但不欢迎投机倒把的人,最后希望天津越来越好。”

  天津市2018年5月启动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降低了学历型、资格型、技能型、创业型、急需型等人才落户天津的门槛,仅2018年当年就引进各类人才13.3万人。

  今年1月,张国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累计引进人才24.8万人,平均年龄32岁,其中资格型和技能型人才占比45.1%。”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天津市将持续强化人才支撑,“升级‘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优化放宽‘企业提名单、政府接单办’人才引进政策条件。”

  随后,天津市今年6月出台新政,对“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人才引进落户全流程网上办理工作作出安排,大幅优化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才落户流程。

  “一剂良方”

  针对上述网友的疑虑和建议,天津市人社局8月12日答复称,“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集聚优秀人才,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政策运行两年以来成效明显,如您所言,是推动发展的一剂良方。”

  随后,天津市人社局从四个方面给予了回复:

  一、“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统计部门公布数据看,近年来我市人口规模及增长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出台“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用2年多的时间引进人才近30万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型人才均占到四分之一左右,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实了人才底盘。

  二、“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的户籍政策符合本市发展定位。从横向上看,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外,我市现行户籍政策与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地基本相当,门槛并没有降低,门槛的提高会丧失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优势。“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设定的学历型、资格型、技能型、创业型和急需型人才的引才结构完全符合“一基地三区”的发展定位,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人才落户经办严格规范。非常认同您留言的观点,“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的实施目的就是为加快集聚人才,为实现政策目标我们在规范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一方面,通过加强引进人才落户办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学历技能水平、社保缴费等信息互通,便于审批人员获取申报人有关信息,加强对审批过程的监管;另一方面,本市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违规中介机构和申报人员依法打击力度,全力维护人才引进良好秩序。

  最后,天津市人社局在回复中还表示,“对于您提出的部分办理落户人员没有在本市就业的问题,我们始终高度关注,并且着手开展大量工作,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强跟踪了解、开展就业撮合等有关工作,确保让更多的人留在天津,为天津发展作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广泛听取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提出的意见建议,持续完善优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

  • 相关阅读
  • 中国专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 可提前5年至7年预测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侠克)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记者日前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获悉,该院贾建平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可在症状出现前5年至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

    时间:08-13
  • 【每日一习话】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习近平: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这段话出自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

    时间:08-13
  • 生态环境这个短板 我们能补上吗?

      这个短板,我们能补上吗?  今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是如何认识理解“全面小康”的?今天,我们听权威专家来说说生态环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成效在“全面”,艰巨也在“...

    时间:08-13
  •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 未来提升质量是重点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未来提升质量是重点   科技日报记者 唐婷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如何?科研人员流动呈现哪些特点和趋势?……日前发布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

    时间:08-13
  • 2035年中国高铁将拥有“超级大脑” 达到7万公里

      北斗+5G!2035年,中国高铁将拥有“超级大脑”,达到7万公里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科技日报记者12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国铁集团于近日出台《新时代交通强...

    时间:08-13
  • 导弹“筑巢人”沙子呷:中国火箭军工程部队要向“智慧工兵”转型

      中新网北京8月13日电 题:导弹“筑巢人”沙子呷:中国火箭军工程部队要向“智慧工兵”转型   记者 李纯   为导弹“筑巢”18年,中国火箭军某工程旅彝族营长沙子呷却告诉中新网记者,他从未亲眼见...

    时间:08-13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可订购”等传闻不实

      中新网8月13日电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13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澄清公告 :关于新冠灭活疫苗“接受订购”等不实传闻的回应》,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公告称关注到近期网上出现了关于新...

    时间:08-13
  • “行云二号”完成双向通信 中国卫星物联网实现星间激光通信零的突破

      中新网北京8月13日电 (郭超凯)记者13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近日,“行云二号”01星、02星之间实现了建链流程完整、遥测状态稳定的双向通信,这意味着“行云二号”卫星搭载的激光通信载荷技术得到成...

    时间:08-13
  • 通讯:深圳,这座城市的法治精神

      中新网深圳8月13日电 题:深圳,这座城市的法治精神   中新网记者 郑小红 索有为   法者,治之端也。40年来,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深圳,在创造城市奇迹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以改革推进法治发展、以...

    时间:08-13
  •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智慧蓝图”轮廓渐明

      新华社石家庄8月13日电 题:雄安新区:“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智慧蓝图”轮廓渐明  新华社记者杜一方、高博、曹国厂  8月,骄阳似火。7万多名雄安新区建设者与时间赛跑,热火朝天地奋战在塔吊“丛林...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