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强调 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王沪宁韩正出席

2020-08-24 23:37: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4日下午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9位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专家学者们做了很好的发言,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任务、举措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请有关方面研究吸收。

  习近平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习近平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习近平强调,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习近平指出,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指出,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反映实际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国际视野,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

  丁薛祥、刘鹤、黄坤明、肖捷、何立峰出席座谈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 相关阅读
  • 因水结怨到联手治水:一条跨区河流变迁史带来哪些启发

      从因水结怨到联手治水:一条跨区河流的变迁史带来了哪些启发   “曾经黑臭的清溪河变干净了,现在小鱼小虾又回来了。”   66岁的严田介,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圣塘村村民。他家就住在清溪河...

    时间:08-25
  • 观察:倒计时开始 中国脱贫攻坚战“进度条”如何?

      (经济观察)倒计时开始,中国脱贫攻坚战“进度条”如何?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 李晓喻)2020年已过去近三分之二。作为中国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脱贫攻坚战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喝不...

    时间:08-25
  • 人间重晚晴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早晨9点钟,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东方综合养老院小剧场里,十余位老人两两结对,伴着悠扬的歌声走起了“模特步”。   观众席上,...

    时间:08-25
  • “90后”香港姑娘到贵州贫困村创业,还真成了!

      短短两年多时间,紧邻“贵州屋脊”韭菜坪、气候高寒的中井村如今已是花海一片。   放眼远眺,一个个现代化花卉大棚矗立其间,曾经荒草灌木的单一景象正被满目绚丽所装点,“山地花海”的雏形呼之欲出...

    时间:08-25
  • “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在海南启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海口8月25日讯 8月25日上午,“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肖莺子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

    时间:08-25
  • 纽约时报告诉美国人:中国开始恢复正常生活了

      美国《纽约时报》8月23日文章,原题:在最早经历新冠疫情之地中国,生活看起来开始恢复正常   在上海,许多社区的餐馆和酒吧挤满了人群。在北京,成千上万的学生返回校园准备秋季开学。在8个月前暴发...

    时间:08-25
  • 联播+丨他们的婚事,习近平牵挂在心

      8月25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漫的七夕节总是与美好的爱情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谈及、关心过一些普通人的“婚事”。从叮嘱当年第13集团...

    时间:08-25
  • 开门问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4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清华大学公共管...

    时间:08-25
  •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最高支持一千万元

      中新网长沙8月25日电 (付敬懿 瞿辰)对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院士领衔的成果转化项目,通过政策补贴、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多种形式,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支持;建立大科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库,为创新...

    时间:08-25
  • 书写追赶和引领时代的伟大传奇

      新知新觉:书写追赶和引领时代的伟大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

    时间:08-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