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产业加速落地,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前景几何?

2020-09-03 20:35: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题:产业加速落地,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前景几何?

  新华社记者胡喆

  计划实现年产百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产能的工厂开工建设,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单轮融资再创最高纪录……一段时期以来,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受到各方关注,相关产业建设正加速落地。卫星互联网将如何便利人们的生活?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关?

  卫星互联网成“新宠”

  视频连线、追剧购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4G、5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正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然而在偏远的山区或者大漠深处、大洋深处,由于技术限制,仍无法畅享互联网服务。

  因此,覆盖广、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具备信息广播等独特优势的卫星互联网,正作为地面通信的有益补充手段,成为各方关注的“新宠”。

  此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鸿雁星座”成功发射试验星。2020年1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通信能力达16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范畴。

  2020年7月7日,国内首架由高速卫星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航班圆满完成飞行任务。作为国内机上互联网产业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核心专业子公司中国卫通可为客户提供天地一体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在航空、航海、应急、能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了大量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此外,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所属行云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我国首个自主投资建设的低轨窄带物联网卫星星座“行云工程”,计划在2023年前后建成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星座,以期解决物联网业务因地面蜂窝通信网络覆盖不足导致的通信盲区难题。

  目前,行云工程第二阶段建设已经启动,计划明年发射12颗卫星,届时天基物联网的全球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工艺师符志民表示,航天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的天基物联网建设,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的网络,一是对于通信容量需求越来越高,二是覆盖能力越来越高。”银河航天合伙人、卫星技术专家张世杰认为,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可能就是卫星互联网。

  卫星上天不再难

  面对动辄成百上千乃至上万颗的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如何将这么多颗卫星送上天,找到合适的“太空班车”,是摆在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作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快舟”“捷龙”等主要用于商业航天发射的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进入太空的成本也不断降低。

  另一边,以星际荣耀、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翎客航天等为代表的民营航天公司,也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近日,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亚轨道概念飞行器正式亮相,这是国内首款民营公司发布的亚轨道太空旅游概念飞行器,为太空旅行的实现提供可能。同时,星际荣耀宣布完成11.92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创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单轮融资最高纪录。

  星际荣耀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迈过“入轨”这一运载火箭技术门槛的民营企业。今年秋天,星际荣耀将执行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第二次发射任务。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也将成为国内首个产品化民营火箭型号,具备规模化、持续化发射能力。

  批产卫星不是梦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约为2218颗,未来10年内预计数量将扩大10倍,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低轨通信卫星。

  2020年至2030年是卫星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目前,以九天微星、银河航天为代表的一批卫星互联网企业正蓄势待发。

  2020年9月1日,九天微星智能卫星工厂在河北唐山市路南区开工建设。据悉,作为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基地,这一工厂将于2021年初步建成投产,届时计划实现年产百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

  此外,银河航天卫星超级工厂即将落户江苏南通,规划具备日产一颗卫星的产能,最终将朝着年产500颗卫星的产能迈进。

  卫星需求的增长必然带来生产模式和产业链的变化。有专家指出,在此背景下,卫星批量化生产是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关键,针对我国卫星产能相对不足的现状,卫星工厂模式是满足行业刚需的必然选择。

  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表示,卫星工厂不仅是卫星整星总装生产基地,还是卫星技术与应用研发实验室。此次将智能化、脉动式的工业生产线引入卫星制造领域,将改变传统卫星制造模式,以批量化生产方式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需求。

  “卫星互联网发展的商业价值和公共应用价值非常广阔。”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关照宇表示,未来,随着5G商用的逐步推进和太空云计算资源的部署,卫星互联网的无地域差异网络、低成本和高效等优势将更为凸显。

  • 相关阅读
  • 上海高标准打造高水平环境治理体系 多元参与、刚柔并济、源头严防

      中新网上海9月4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4日获悉,上海多措并举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当日对记者表示,将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实现从被动治污到主动防治、从做到守法合规向主动...

    时间:09-04
  • 中央财政对受灾困难群体予以倾斜和优先保障

      中央财政对受灾困难群体予以倾斜和优先保障 防汛救灾工作有力有序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今天(9月3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防...

    时间:09-04
  • 外交部:望印方坚持独立自主 不因为一时短视损害两国长远利益

      在今天(3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昨天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封禁118个中国应用程序,你有何评论?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印方宣布封禁一些中国先进、好用、广受欢迎的应...

    时间:09-04
  • 熬夜后睡得更“香”?研究发现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神经元

      中新网上海9月4日电(郑莹莹)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时间用于睡眠。熬夜之后睡得更“香”并且时间更长、喝咖啡“阻断”睡意促进清醒,这些睡眠现象背后都有原因。北京时间9月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

    时间:09-04
  •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生物细胞操控与三维组装领域取得突破

      中新网沈阳9月4日电 (王景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简称:沈阳自动化所)9月4日发布消息,该所微纳米课题组在生物细胞操控与三维组装领域研究取得突破。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

    时间:09-04
  • 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第二集《生死阻击》

      对手,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冠状病毒。   反复在烧,发热发烧,浑身酸痛。   这个病起病很隐匿,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这个病。   逆行,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战“疫”。   你只有往前冲,没有后...

    时间:09-04
  • 山西下达超70亿元资金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新华社太原9月4日电(记者王劲玉)记者从山西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山西通过按月发放补助资金、启动价格临时补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等措施,加大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对象的救助保障力度,截至目...

    时间:09-04
  • 公安部要求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犯罪活动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张子扬)记者4日从公安部获悉,近日,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依托“昆仑2020”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时间:09-04
  • 中国国防部向厄瓜多尔援助抗疫物资

      新华社基多9月3日电(记者郝云甫)厄瓜多尔国防部3日在厄首都基多举行中国国防部援厄抗疫物资线上交接仪式。厄瓜多尔国防部长哈林、中国驻厄大使陈国友等出席。  陈国友在致辞时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厄瓜多...

    时间:09-04
  • 以历史关照现实,习近平提五个“绝不答应”有深意

      (近观中国)以历史关照现实,习近平提五个“绝不答应”有深意   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 (张蔚然 张素 李京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9月3日在北京举行。鉴往知来,针对...

    时间:09-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