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印证

2020-09-07 12:01:20

来源:求是

  福建宁德下党乡的山路,见证了一段动人的往事。

  30多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冒着酷暑,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步行2个多小时到达下党,并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他后来回忆那次下党之行,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

  那时的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辖区9个县中有6个是贫困县。一边挨着福州,一边挨着浙江温州,都是富庶之地,到宁德这儿却“短路”了,所以又被称为东部沿海“黄金断裂带”。

  在宁德期间,习近平同志用脚步丈量闽东的山海川岛,关心和思考着如何“摆脱贫困”。今天,宁德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清零,曾经的“弱鸟”羽翼渐丰,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领跑全省”的良好态势。

  弱鸟先飞,久久为功。“山高路长用肩挑,半世光阴路上忙。”路,是下党人苦涩的记忆。这里的人,世世代代守着难以逾越的大山,也守着无法摆脱的贫困。村里人回忆,过去的下党,仅靠峭壁岩石上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从外村嫁过来的姑娘,能愁得直掉眼泪。

  要想振翅高飞,必须在路上下功夫。习近平同志第一次下党之行后没几个月,下党公路动工。1991年1月,进乡公路建成。此后几十年,下党人在绝壁上修道路、在大山中谋发展,埋头苦干,滴水穿石。

  王光朝,当年为习近平同志一行挑解暑凉茶的志愿者,虽年岁已高,仍干劲儿十足。2016年,他修缮了老屋、创办起“幸福茶馆”。问及茶馆名字渊源,王光朝感慨地说:“幸福下党,难忘习总。没有总书记当年来下党,没有他牵挂着下党,下党的幸福从哪里来?下党人知恩、感恩。”

  如今,下党路畅、茶香、新房多,这个曾给习近平总书记留下深刻记忆的贫困山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现在“鸾峰桥上沐春风,茶叶香里说丰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186元增至2019年的14777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回信:“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有首歌谣道不尽这里曾经的无奈:“长天下山溪,日头照半边;种薯山猪吃,种豆无粮收;终年砍毛竹,不足换油盐;野菜加笋干,难度半年荒。”赤溪之苦,皆因14个自然村散落在大山褶皱里,土地资源被挤压到最低限度。村民们一年忙到头,出不了几担谷子。

  

  图为下党新貌,这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调研时走过的山路上拍摄的。从昔日不通公路的“穷困之地”,到现在“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30多年来,下党的乡亲们不忘总书记嘱托,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1988年,在闽东九县深入调研后的习近平同志,重新梳理“山”与“海”的辩证法:要摆脱贫困,就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带有产业特色的精准扶贫。针对赤溪所在的福鼎市,他曾专门指出: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

  当地积极响应习近平同志号召,把“挂”在山上的自然村陆续迁至现在行政村所在地,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难题。同时把森林当作“水库、钱库、粮库”,在生态优势和山地资源上做足文章,使整个村庄变成旅游景点。2019年,游客人数达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8元。

  “90后”年轻人杜赢,是土生土长的赤溪人。毕业时,他主动回家乡创业,从事白茶加工与销售,并用各种方式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农村已今非昔比,人人大有可为。我们的梦想是,把未来的赤溪打造成‘中国自强第一村’。”杜赢自信满满地说。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赤溪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视频连线时深情地说,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

  调研手记:

  时间是万物生长的尺度,也丈量着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的脚步。

  把宁德脱贫史放在更大的时空坐标中观之: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弱鸟先飞”,首先解决思想和观念上的贫困,今天是“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当年倡导“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今天是脱贫攻坚“决不能松劲懈怠”;当年推广“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今天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年强调“必须有个好支部”,今天是“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人们不难在时空交错中完成各种“连线题”。

  春耕夏耘,时节如流。曾为闽东大地指明前进方向的科学力量和智慧光芒,经过时间洗礼和实践检验,催生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扶贫奇迹。你会感慨,你会叹服,你会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作者:本刊记者 周昭成 柴潇凡

  • 相关阅读
  • 走进贵州平塘天文小镇:慕名来的研学行访客越来越多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全景,在日光照耀下,“中国天眼”呈现出别样美丽。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天眼绣娘”彭先群(右)向游客展示其最新绣花工艺品。本报记者 陆培法摄...

    时间:09-08
  • 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滇越故地,极边名城云南腾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模式,留住了绿水青...

    时间:09-08
  • 红树林生态保护纳入“一张图” 5年营造修复1.88万公顷

      红树林生态保护纳入“一张图”   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5年营造修复1.88万公顷   ● 近20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稳中有升,红树林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生境退化、面临严重的破碎化以及少量的人为...

    时间:09-08
  • 区域警务协作模式立功 斩断盘踞3年的捕运销非法捕捞犯罪链

      长航苏州分局斩断捕运销非法捕捞犯罪链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5月4日凌晨,夜色如墨,江风呼啸,芦苇摇曳。对于正处禁渔期的长江江苏常熟段水域,这是野生鱼类季节性洄游、繁殖的寻常夜晚。盘踞...

    时间:09-08
  • 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鄂尔多斯制定全国首部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地方性法规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 本报通讯员  郭君怡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

    时间:09-08
  • 哈尔滨市道里区:“不一样”的共青团与青年心心相印

      共青团基层改革进行时   哈尔滨市道里区:“不一样”的共青团与青年心心相印   “我是志愿者,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这个夏天,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年轻人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忙...

    时间:09-08
  • 让战“疫”精神在青年心中高扬

      中青评论让战“疫”精神在青年心中高扬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时间:09-08
  • 加快大广高速扩容建设 助力原中央苏区振兴

      加快大广高速扩容建设 助力原中央苏区振兴   本报讯(雷书振 陈雪梅)近日,由中建路桥集团承建的大广高速公路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C2标首片T梁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施工进入全新阶段。   该项...

    时间:09-08
  • 活力中国吸引八方宾客

      活力中国吸引八方宾客   绚丽的印度尼西亚传统舞蹈,欢快的伊朗民族乐器表演,多国民族服装走秀……浓浓异域风情将正在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嘉宾吸引至4号展馆。这里是第五届“炫彩世界——...

    时间:09-08
  • 完善协调机制 提升治理效能(深度关注)

      完善协调机制 提升治理效能(深度关注)   基层治理难,不少难题是因为条块分割造成的。   要解开一些盘根错节的老大难问题、破解新问题,都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做法是...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