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

2020-09-07 14:01:5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共厦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在福建调研时指出,希望福建“抓住机遇”“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厦门已经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一高度评价,既是肯定褒奖和有力鞭策,更是对厦门新时代发展目标定位的形象描绘和清晰擘画,为厦门履行新时代经济特区使命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寄予更高期许。厦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按照中央关于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的新要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2014年以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2015年获批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持续加快跨岛发展,率先推进转型发展,制定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致力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经济发展进入了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的新阶段,各领域发展协调均衡推进,进一步发挥了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作用。

  1.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厦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自身发展遇到多大困难,厦门始终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自觉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城市发展战略、跨岛发展战略等宏伟蓝图接续奋斗,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自觉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下找准工作定位、主动作为,充分彰显优势特色,致力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努力发挥服务全局的战略支点作用,用实际行动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沿,向世人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勃勃生机和光辉前景。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留下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当作做好各项工作的最大优势,一以贯之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宏伟蓝图接力奋进,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2.不断解放思想,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厦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厦门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紧紧围绕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这一关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始终牢记特区使命,坚持以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己任,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框框套套,以开放胸襟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以海纳百川的虚心态度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极大激发了发展生机与活力,探索形成了许多具有自身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改革创新成果,为全国范围内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较好发挥了改革“试验田”和开放“窗口”作用。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滞,致力改革开放不止步,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不断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就一定能够不断激发发展新动力,在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3.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厦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经济特区的最强生命力和说服力所在。厦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以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改善人民生活,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适应发展环境变化,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了从海防前线、海岛小城发展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嬗变,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契合新发展理念精髓的发展之路。实践启示我们,只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路径,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时代厦门经济特区就一定能够率先闯过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发展路子

  厦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我党的有力思想武器,具有强大生机活力和旺盛创造力。厦门注重发挥区位、口岸、对台、华侨、生态等鲜明优势,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厦门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始终着眼于实现城市永续发展,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不盲目求全、求大、求快,而是注重做精、做强、做特,创造性地谋划和探索符合市情条件和城市发展规律、具有厦门特色的发展路径;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较好保持了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协调、均衡、可持续的鲜明特征。实践启示我们,只要牢牢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锐意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立足厦门实际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发展的思路举措,提高工作的创造性和实效性,厦门经济特区就一定能够永葆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创造发展新经验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5.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厦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初心使命。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全市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厦门发展翻天覆地的壮阔历史画卷,共同培育塑造了真心热爱厦门、齐心共建厦门的深挚家园情怀。实践启示我们,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一定能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特区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一定能够赢得最广泛的支持,厦门就一定能够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7日 06版)

  • 相关阅读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0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中新网9月8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9月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四川5例,广东2例,天津1例,福建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

    时间:09-08
  • 中国五大资源环境类税种立法全部完成 让发展更“绿”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对矸石山开展全方位治理和生态修复,曾经的城市“疮疤”正在逐步消失。图为峰峰矿区新三矿矸石山治理区。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近年来,山西省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

    时间:09-08
  • 走进贵州平塘天文小镇:慕名来的研学行访客越来越多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全景,在日光照耀下,“中国天眼”呈现出别样美丽。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天眼绣娘”彭先群(右)向游客展示其最新绣花工艺品。本报记者 陆培法摄...

    时间:09-08
  • 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滇越故地,极边名城云南腾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模式,留住了绿水青...

    时间:09-08
  • 红树林生态保护纳入“一张图” 5年营造修复1.88万公顷

      红树林生态保护纳入“一张图”   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5年营造修复1.88万公顷   ● 近20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稳中有升,红树林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生境退化、面临严重的破碎化以及少量的人为...

    时间:09-08
  • 区域警务协作模式立功 斩断盘踞3年的捕运销非法捕捞犯罪链

      长航苏州分局斩断捕运销非法捕捞犯罪链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5月4日凌晨,夜色如墨,江风呼啸,芦苇摇曳。对于正处禁渔期的长江江苏常熟段水域,这是野生鱼类季节性洄游、繁殖的寻常夜晚。盘踞...

    时间:09-08
  • 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鄂尔多斯制定全国首部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地方性法规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 本报通讯员  郭君怡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

    时间:09-08
  • 居住权“入典”保障弱势群体住有所居

      居住权“入典”保障弱势群体住有所居  访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全方位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其中,...

    时间:09-08
  • 北京警方“昆仑2020”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北京警方“昆仑2020”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一百天查破食药环和涉野生动物犯罪刑案216起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今年5月中下旬,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会同昌平公安分局,在浙江、山东、江苏...

    时间:09-08
  • 大连一起虚假诉讼案经抗诉被改判 涉案双方分别被罚30万元

      大连一起虚假诉讼案经抗诉被改判  撤销原审判决和调解涉案双方分别被罚30万元   □ 本报记者  韩 宇   □ 本报通讯员 王立云 杨茜淳   为逃避履行债务,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企图利用生效...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