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有好邻居 也有好远亲

2020-09-07 13:40:0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命运与共丨中国有好邻居 也有好远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目前,全球确诊病例已超两千万,多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人类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与世界命运与共,携手抗疫,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坚定选择。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推出六集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第五集《命运与共》9月6日播出,讲述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与“远亲”“近邻”携手战“疫”之情。

  近邻:最特别的礼物

  中国抗疫,从磨难中奋起。举国上下艰难战斗之时,世界多国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其中,蒙古国送来的礼物,颇为特别。

  2月27日,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访华,专程表达对中国的慰问和支持。这是情发生后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

  “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巴特图勒嘎总统说,蒙古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会谈后,他向习近平主席递交了蒙方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特殊时期的这份特殊礼物饱含深情。

  蒙古国国内的各界民众、企业和地方政府掀起了“捐羊热潮”,该活动通过网络发起,被称为“绵羊行动”。短短几天,便有来自蒙古国21个省的两万多只羊被捐出,3万只羊很快便筹集到位。

  牧民韩德苏荣看到新闻后,与家人商量决定捐出9只羊,表达自己的心意。

  蒙古国中央省牧民 韩德苏荣:羊是我们蒙古国人民的珍宝,邻国出现了疫情,我们拿出最珍贵的东西给予帮助,如果能帮到他们我们会非常高兴。

  远亲:最温暖的守护

  他叫弗雷德,是一名法国人,8年前随爱人来到武汉,在武汉理工大学做法语教师。

  疫情暴发后,弗雷德选择留了下来做一名志愿者

  法国志愿者 弗雷德:我看到有人在招募志愿者,需要给医院送去医疗物资和食品,我就报名了。我自己有车,人在武汉,能帮就帮了。

  弗雷德说,他是中法交流的受益者。这次疫情暴发后,中法两国互相支持帮助,体现了两国友谊,而他留在武汉做志愿者,也丰富着这份友谊的内涵。

  普通人的举手之劳中,蕴藏着国与国相交的大道理。

  这是危难之际,最实在、最坚定的命运与共。

  心相通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份温度与力量。

  • 相关阅读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0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中新网9月8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9月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四川5例,广东2例,天津1例,福建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

    时间:09-08
  • 中国五大资源环境类税种立法全部完成 让发展更“绿”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对矸石山开展全方位治理和生态修复,曾经的城市“疮疤”正在逐步消失。图为峰峰矿区新三矿矸石山治理区。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近年来,山西省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

    时间:09-08
  • 走进贵州平塘天文小镇:慕名来的研学行访客越来越多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全景,在日光照耀下,“中国天眼”呈现出别样美丽。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天眼绣娘”彭先群(右)向游客展示其最新绣花工艺品。本报记者 陆培法摄...

    时间:09-08
  • 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滇越故地,极边名城云南腾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模式,留住了绿水青...

    时间:09-08
  • 红树林生态保护纳入“一张图” 5年营造修复1.88万公顷

      红树林生态保护纳入“一张图”   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5年营造修复1.88万公顷   ● 近20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稳中有升,红树林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生境退化、面临严重的破碎化以及少量的人为...

    时间:09-08
  • 区域警务协作模式立功 斩断盘踞3年的捕运销非法捕捞犯罪链

      长航苏州分局斩断捕运销非法捕捞犯罪链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5月4日凌晨,夜色如墨,江风呼啸,芦苇摇曳。对于正处禁渔期的长江江苏常熟段水域,这是野生鱼类季节性洄游、繁殖的寻常夜晚。盘踞...

    时间:09-08
  • 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鄂尔多斯制定全国首部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地方性法规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 本报通讯员  郭君怡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

    时间:09-08
  • 居住权“入典”保障弱势群体住有所居

      居住权“入典”保障弱势群体住有所居  访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全方位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其中,...

    时间:09-08
  • 北京警方“昆仑2020”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北京警方“昆仑2020”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一百天查破食药环和涉野生动物犯罪刑案216起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今年5月中下旬,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会同昌平公安分局,在浙江、山东、江苏...

    时间:09-08
  • 大连一起虚假诉讼案经抗诉被改判 涉案双方分别被罚30万元

      大连一起虚假诉讼案经抗诉被改判  撤销原审判决和调解涉案双方分别被罚30万元   □ 本报记者  韩 宇   □ 本报通讯员 王立云 杨茜淳   为逃避履行债务,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企图利用生效...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