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筑牢根基,赢得未来”——访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

2020-09-09 11:24:56

来源:新华网

  “筑牢根基,赢得未来”——访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

  新华社哈尔滨9月9日电 题:“筑牢根基,赢得未来”——访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强勇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先后经历两轮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受影响时间长,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压力大。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新情况、新特点?新华社记者专访了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

  经济走出低谷向好态势明显

  记者:两轮疫情给哈尔滨经济复苏带来很大压力,目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取得的进展如何?

  王兆力:今年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极不寻常的开局,前后两轮的疫情冲击,作为市委书记,可以说有一段时期我是睡不好觉的。

  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积极落实纾困惠企和激发市场活力一揽子政策,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上半年全市经济复苏步伐逐步加快,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季、逐月收窄,二季度明显好于一季度,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哈尔滨市是重要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今年上半年,哈尔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62.1亿元;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4.2%;在减税降费达到138亿元的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4.1%。

  生产方面,截至7月末,工业生产连续4个月正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带动经济企稳向好。就业方面,累计发放稳岗补贴2.1亿元,截至8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8%,低于控制目标1.82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方面,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15条等系列惠企政策,归集30亿元建立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受益企业1.8万户(次),减免企业养老、失业保险费等33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6.7万户。

  投资方面,上半年全市开复工省市重点产业项目236个,开复工率由一季度22.4%提高到70.4%。签约省外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个。

  基层运转方面,受减税降费、疫情影响预计全口径财政减收100亿元左右,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日子过得去。我们坚持该花的钱舍得花,该投的钱不能省,截至7月末,全市用于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需求支出达510.7亿元,取消、压减预算支出14亿元。

  当前疫情影响还没完全消除,面对复杂内外部环境,要保持战略定力和韧劲,坚决守住“六保”底线,筑牢“六稳”根基,稳住经济基本盘,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用制度管住“看得见的手”

  记者:营商环境是拉动经济的“软实力”,哈尔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为“六稳”“六保”提供保障?

  王兆力:哈尔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支持企业复产达产、突破难关的重要手段,作为夯实“六稳”“六保”的长远保障,推动“投资争过山海关”向“投资必过山海关”迈进。

  哈尔滨打破思维定式,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强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方案》,制定项目清单,明确问题协调办理途径,建立“首席服务员”机制,协调解决开复工困难和问题。加速项目前期工作进程,通过网上办、预约办、电话办,加大项目“远程调度、不见面审批”力度,对审批环节能简则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批复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1-2个工作日。

  不仅在疫情期间,近年来哈尔滨持续整顿作风、优化环境,营商环境不断好转。比如,2017年不动产转移登记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2019年压缩到2个工作日,改革经验在全国推介。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委托开展的全国32个重点城市网上服务能力评估,哈尔滨排第6位。

  优化环境没有完成时,全市将持续用力不停步,进一步用制度规范管住政府“看得见的手”,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标准,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营商环境成为哈尔滨金字招牌。

  我们坚信,改善营商环境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只要我们真抓实干动真格,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面对风险挑战端牢“中国饭碗”

  记者:哈尔滨的粮食产量约占黑龙江省1/5,今年哈尔滨市如何保障粮食生产?

  王兆力: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哈尔滨是省会城市,也是农业大市,抓好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副食品供应安全,是我们落实“六保”任务的一个重点。

  2019年,哈尔滨市粮食产量285亿斤,生猪出栏量322万头,相当于为全国人均提供约20斤粮食和0.4斤猪肉,农业发展贡献、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在经济总量占比,均居省会城市前列。

  今年备春耕生产时期,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劲关键阶段,人员流动、物资运输、农资下摆一度受阻。我们坚持科学防疫,加强调度,加大对农业信贷支持,高效组织农资货源,加快农资下摆到户,及时开展农技指导,确保适时播种,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131.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997.6万亩,比上年增加51.6万亩。

  五谷丰登粮为先,六畜兴旺猪为首。我们狠抓生猪产能恢复,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量达226.6万头,出栏量达207.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0%和9.6%。在保障本地市场供应同时,加快建立冷鲜肉品流通配送体系,积极向省外支援外销生猪及猪肉产品,截至8月底,外销生猪20.3万头、猪肉产品11.8万吨,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做出贡献。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勇前进 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勇前进 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人民日报9月10日评论员文章:奋勇前进 在新征程上创...

    时间:09-09
  • 与世界同频共振——写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题:与世界同频共振——写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骆国骏、孔祥鑫、吉宁  与中国服务贸易共同成长,与世界经济脉搏同频共振。  从诞生于2012年的京...

    时间:09-09
  • 【战“疫”说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核心密码

      【战“疫”说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核心密码  作者:罗永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时间:09-09
  • 如果婚姻要“考证”,你觉得自己配结婚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9日电(郎朗)婚姻就是一座围城,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城》里的这句话口口相传了几十年,依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对婚姻最形象的描述。   近日,民政部和全国妇联...

    时间:09-09
  • 通讯: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帮助泰国果农渡过疫情难关

      新华社曼谷9月9日电 通讯: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帮助泰国果农渡过疫情难关  新华社记者汪瑾  曼谷东部的罗勇府和庄他武里府是泰国著名水果种植基地。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当地果农感受到了巨大的威...

    时间:09-09
  • 吉炳轩:加快建立法治化长效机制系统解决粮食浪费问题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9日上午在京召开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动员部署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武维华出席。  在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吉炳轩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

    时间:09-09
  • 中马联办微视频大赛记录两国携手抗“疫”情

      中新社吉隆坡9月9日电 (记者 陈悦)由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主办、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局联办的“爱”微电影大赛及MV音乐视频大赛9日正式启动。   主办方介绍,此次赛事将面向马来西亚公民和在马中国...

    时间:09-09
  • 松花江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 中国主要江河已发生20次编号洪水

      中新社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松花江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至此,中国主要江河已发生20次编号洪水。   受近期台风带来降雨影响,松花江中游干流佳木斯水文站9月9日8时水...

    时间:09-09
  •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

      中新社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马海燕)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9日启动全球人才招聘计划,期待能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医学及相关学科人才。   本次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面向海内外优秀学者诚聘教研系列教师,期待通...

    时间:09-09
  • 天津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成立 张伯礼任首席科学家

      中新社天津9月9日电 (记者 张道正)天津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9日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资料图:张伯礼。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当日,天津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揭...

    时间:09-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