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展现负责任大国历史担当——专家解读《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

2020-09-11 00:20:47

来源:新华网

  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展现负责任大国历史担当——专家解读《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展现负责任大国历史担当——专家解读《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

  新华社记者孙奕、曹嘉玥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外交部9月10日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就联合国作用、国际形势、可持续发展、抗疫合作等问题阐述了中方立场和主张。

  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中方在这一背景下发布相关立场文件,彰显了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和弘扬多边主义,共同推动联合国重整行装再出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心。

  75年来,得益于联合国的努力和推动,世界总体保持和平与稳定,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看待世界未来发展,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说。

  她认为,这份立场文件一大亮点是更加强调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凸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践行联合国的崇高理想,不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苏晓晖表示,75年来,中国对联合国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不仅将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通过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尽己所能为各方共同发展搭建平台、共享机遇。

  百年变局叠加全球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冲击。着眼“后疫情时代”,人类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联合国?

  对此,专家认为,立场文件强调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振兴的大势没有改变,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大势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的大势也没有改变”等重要判断,厘清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勾画人类未来的美好蓝图发出了中国声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认为,一直以来,联合国在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疫情肆虐的当下,国际社会更应同舟共济。但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抬头,个别国家的某些政客急于“甩锅”“脱钩”“退群”,破坏了国际合作。

  “中国以这样的形式发声,尤显重要。人们必须要意识到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性,要继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陈凤英说。

  “哪怕现在有个别国家反对多边主义,甚至肆意践踏多边主义,但中国支持联合国、支持多边主义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我们支持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苏晓晖说。

  “联合国要顺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提高自身运行效率”“增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立场文件中,中国赞赏并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年来推动联合国系统改革的努力,还呼吁国际社会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重要契机,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新的出发点,重温联合国的初心使命,凝聚世界各国的共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立场文件强调了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许多重要议题,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苏晓晖说,“从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多个减贫项目,再到疫情期间积极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全球人道应对计划……中国通过加强同联合国的合作、互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倡议和立场,对于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的共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阅读
  • 大国重器郑州造 “穿山下海”浑不怕

      【中部崛起势正劲:河南篇】大国重器郑州造 “穿山下海”浑不怕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9月1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部六省...

    时间:09-13
  • 中老铁路唯一跨境隧道友谊隧道13日贯通

      央视网消息:今天(13日)早晨,我国与周边国家首条跨境铁路隧道——中(国)老(挝)铁路友谊隧道顺利贯通。   友谊隧道位于中老边境,全长9.59公里,两国交界点就在隧道内部,地理位置特殊,是由1200多名...

    时间:09-13
  • 广东肇庆:“金饭碗”端在技术工匠手里

      新华社广州9月13日电 题:广东肇庆:“金饭碗”端在技术工匠手里   新华社记者壮锦   在肇庆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手把手带徒弟的陈万年,就要在肇庆市技师学院老师的指导下重新当学徒了。...

    时间:09-13
  • 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地理标志助力精准扶贫

      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地理标志助力精准扶贫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张泉)“桑植白茶”“炎陵黄桃”“张家界菊花芯柚”……这些既是地方特产,也是受保护的地标产品。记者日前随国家知识产权局调研了...

    时间:09-13
  • 坑底向上——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坡道起步

      坑底向上——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坡道起步  新华社辽宁阜新9月13日电 题:坑底向上   ——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坡道起步   新华社记者郑直 树文 李铮 张逸飞   深达百余米的矿坑里,越...

    时间:09-13
  • 专访:欧盟期待与中国加强多领域合作——访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

      新华社柏林9月13日电 专访:欧盟期待与中国加强多领域合作——访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   新华社记者张远 任珂   “欧中关系现阶段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欧盟正期待...

    时间:09-13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美国防部发布2020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发表谈话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梅世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9月13日就美国防部发布2020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发表谈话。他说,这是美方抹黑污蔑中国和中国军队的又一例证,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

    时间:09-13
  • 4.2万余张援鄂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的背后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4.2万余张援鄂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刘硕、施雨岑   “这场‘战役’,摄影不仅以其直击现实的独特力量参与其中,更以其强烈深刻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巨大...

    时间:09-13
  •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总书记这样阐释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做了深入阐释。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9...

    时间:09-13
  • 藏传佛教界戮力同心 助力抗疫

      中新社拉萨9月13日电 (记者 路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西藏自治区各地寺庙逐步恢复开放。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介绍...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